上阙

    • 上阙的事件随时间推移步步展开一一词人饮酒消愁,恍惚间到了半夜。回到家后,发现家童早已入眠,奸声如雷。敲门不应,词人只得在门外依靠着手杖听江水涛涛。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 开篇看似平易,实则苦闷
    • 醒复醉:先醒后醉
    • 醒:暗示词人先前已经处于醉酒的状态,饮酒时间之长以至于从酒中醒来。

    • 词人为什么会一再饮酒呢?这表现出了他什么样的心境?

      • 词人被贬黄州,空有一腔报国之志,但却无处施展,倍感苦闷和凄凉,只能借酒浇愁,通过喝酒来麻痹自己,来暂时忘却现实的苦痛。
    • 苏东坡晚年,在被从惠州发配到海南的途中,写了一篇《浊酸有妙理赋》。赋的标题借用杜甫《晦日寻崔敢李封》里的句子“浊醒有妙理,庶用慰沈浮”,意为酒的妙处就是可以让人忘却世间的名利得失。

    • 仿佛:对时间的不确定

    • “仿佛”与“醉”相呼应,将词人饮酒后恍惚的神情渲染得淋漓尽致,也从侧面展现了词人对前路的迷茫和彷徨。

    敲倚听

    • 敲:听觉上干脆而响亮,久敲不应,可想词人内心应该非常焦躁,但却无可奈何
    • 倚:持续性动词,在时间上与“敲”的短促形成反差
    • 听:静态,与动态的“敲”形成对立雷鸣般的赶声,涛涛江水的声音,形成连绵不绝的声势,中间夹杂着词人响亮的敲门声,共同构成了动态的声音,而词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静静地“倚杖听江声”,以动衬静,渲染词人内心的宁静。

    长恨此身非我有

    • 舜问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女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庄子·知北游》
    • 表达了词人对于身处官场命不由己的愤葱。自己的命运由不得自己,一纸诏书即被贬谪到这般荒凉的地方,也暗含了词人对于自己不再受制于人的渴盼。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 寸心仍有适,江海一扁舟。—-唐高适《奉酬睢阳李太守》
    • 虽是化用,但此句并为受到原句情感的限制。高适的“扁舟”写在功名利禄之后的闲适生活中,读来让人免不得想到泛舟江上,颇有些怡然自得之感。而词人的“小舟”漂荡在江海之间,借水而兴,不受外界事物的约束。其中所抒发的,是旷达洒脱、不受名利束缚的感慨,在境界上更胜一筹。

    • 该句的环境描写从时间上顺承了上阅末句所言的“听江声”,给上阅所叙之事以一个合理的收尾。

    • 《临江仙》一词看似朴实无华,实则蕴含了苏轼在黄州期间从苦闷到豁达的心态转变。苏轼坦然接受了如今的一切一一名利皆是身外之物,留着只会徒增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