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背景
- 《故乡》写于1921年,处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期,鲁迅在北京租了房子后,重新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出售祖屋,并接母亲去北京同住。
- 《故乡》具有很强的自传性
“我”对故乡的情感是什么?
- 怀念
- 审视和批判
乡土小说
- 《故乡》是抒情意味很浓的乡土小说,开启了鲁迅回到故乡寻路的创作。
- 鲁迅是乡土小说的开创者,他的作品《故乡》、《祝福》、《阿Q正传》和《孔乙己》等,以对东南沿海乡镇人事的出色描写,为现代小说的发展展示了新的路径。具有代表性的乡土青年作家有许杰、王鲁彦、许钦文、台静农、废名等。
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写了哪些“故乡”?
- 回忆中的“故乡”
- 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乡”?
- 带有神异测才的,人与人之间平等友好的“故乡”
- “我”回忆中的“故乡”并不仅仅是一个现实的世界,同时更是一个想象中的世界,使“我”在与少年闰土的接触和情感交流中想象出来的衣服美图的图画。它更是“我”少年心灵状态的一种折射。这颗心灵是纯真的,自然的,活泼的,敏感的,同时又是充满美丽的幻想和丰富的想象力的。
它美在何处?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景美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猜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
- 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 一个寂静而富有动感的世界
- 一个辽阔而鲜活的世界
- 人情美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依靠封建礼法关系组织起来的,而是心灵的自然需求联系起来的。社会地位并不妨碍心灵的沟通,不妨碍作为“少爷”的“我”对穷孩子的赞赏和友好。他们没有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观念,他们的情感交流是畅通无阻的,是没有任何顾忌和犹豫的。
“我”在什么情形下想到了回忆中的“故乡”?
刚回故乡时,看到了现实中的“故乡”破败、萧索,“我”的内心沉闷、悲凉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
母亲提起“我”二十年的玩伴闰土
现实中的“故乡”
- 景不美:
- 开头故乡的整体
- “我”的祖屋
- 人情不美:
- 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
现实中的“故乡”在社会生活的压力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由三种不同的精神关系构成
成年闰土变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
对比(外在形貌上的变化)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中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顶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上瑟缩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最,像是松树皮了。
精神不平等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猜,……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为什么闰土喊了我一声“老爷”,“我”就感受到“我”与它已经有了深重的隔膜呢?
闰土已经变成了一个守规矩的老实人,他受封建等级观念影响,称呼“我”为“老爷’,”我“意识到我们已经不能像而是那样平等自由的交流。这种情感的隔膜双方都无法表达,情感冻结。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事”指的是中国传统的一套封建礼法关系,以及这种礼法关系所维系着的封建等级观念。
造成闰土悲苦境况的原因是什么?
- 社会的客观原因:被压迫,被剥削
- “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个人的主观原因:苦而无言,不知其所以苦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 多子,明明穷困,却生了六个孩子
- 明明苦极却又十分迷信
- 明明是当年的伙伴,却自觉卑微
豆腐西施杨二嫂青春已逝,完全成了狭隘自私的人
讽刺手法
外貌描写
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牌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钉的圆规。
- 采用戏剧性的漫画笔法,一夸张的手法描写其怪异的形象,他的面部特征和外形惹人厌恶面试一个瘦而刻薄的形象。
语言描写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 与“我”故作亲近
- 杨二嫂巧舌如簧,故意把别人的生活说得无比阔气和富裕,为的是能从别人那里捞取更多的好处,她并不理解我在外谋生的艰辛。是一个只有物质欲望,极端狭隘自私的人,令人可恨又可气。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做着小偷小摸的勾当,却不觉得惭愧,反而愤愤不平。
闰土与杨二嫂的对比
- 闰土苦而无言,杨二嫂不苦却巧舌如簧
- 闰土淳朴而自卑,杨二嫂却强取而自得
- 写闰土是,行文风格是沉郁的,情感是压抑的,写杨二嫂是,风格是喜剧性的,情感是讽刺的。
- 是否可以把杨二嫂从小说中删掉,使小说更为精炼呢?
- 不可以
- 杨二嫂带来了相当浓郁的社会氛围:小城镇贫民的自私和狡黯,展现了在落后闭塞的环境中,社会生活的重压下,故乡人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现实
- 小市民杨二嫂代表了故乡人对“我”的世俗眼光,让我感受到不被理解的无奈和凄凉,凸显了“我”与故乡的隔膜。
- 不可以
- 成年的“我”在自己的“故乡”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没有了自己精神的“故乡”,无法再与故乡人进行正常的精神交流
- 在与故乡人(闰土和杨二嫂)而对话中,“我”无言以对,对如图的描写是抒情性的,而对杨二嫂的描写是喜剧性的,从正反两面强调了有感情和没感情都同样无法沟通,人与人之间有着深重的隔膜。
- 景不美:
理想中的“故乡”
“我”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了理想中的“故乡”?
- 童童年的不隔膜和成年的隔膜,让我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
- 一方面,童年时代的不隔膜是美丽的,但是又是孩子气的;另一方面,成年时代的隔膜是社会的必然。社会地位的分化,是不可逃避的必然。现实是严峻的,回忆只能是诗意的想象。
离乡->回乡->永久离乡
在下一代身上,“我”看到了希望
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咨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 “我”西洼港下一代不再辛苦,人与人之间能够绝对地、无障碍地沟通,这就是“我”理想中的“故乡”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 “我”西洼港下一代不再辛苦,人与人之间能够绝对地、无障碍地沟通,这就是“我”理想中的“故乡”
“我”为什么感到害怕?
- 因为“我”已经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纯洁的沟通,毫无社会地位的障碍,是带着孩子气的,在现实中注定是要落空的
虽然希望渺茫,但仍有希望: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希望本身是无意义的,行动和实践赋予了希望意义。
- 《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王富人)
全球性问题
- 离乡与回乡地叙事模式呈现个人与故乡地情感联系
- 与《老妇还乡》对比
在酒楼上
- 《在酒楼上》发表时间:1924年
- 新文化运动的时间:1919年—1923年
小说主题思想:
S城
深冬雪后,风景凄清,懒散和怀旧地心虚连结起来
- 点名季节黑天气,凄清的环境衬托“我”懒散和怀旧地情绪
- 旧同事访而不得,学校改换了名称和模样
- 旅馆
- 窗外的景象阴湿破败腐旧
- 旅馆外环境灰暗寒冷
- “我”地叙述在这种消沉暗淡地情绪分为中展开,也为下文表现心情颓唐,行动迂缓地吕纬甫做铺垫。
- 废园一处
- 意象:老梅 山茶树
- 色彩的明暗对比 拟人
- 在深冬雪天,虽然身处严酷肃杀破败的环境,老梅和山茶花仍然傲然开放,且明艳似火,竭力追求春天和光明,它们是反抗绝望、坚忍不拔的战斗人格的象征,也是“我”在绝望的基础上,希望的诗意外化。
- 山茶花对“游人甘心于远行”的蔑视,也体现了“我”对自己感到不满和可鄙。
- 南雪和北雪
- 《野草》中的散文诗《雪》
- 南雪“滋润美艳”,寄寓作者的理想和希望,“蓬勃奋飞”的北雪表现了作者在肃杀环境中战斗的情怀。
- “我”既想逃避黑暗现实中残酷而孤独的战斗,又感到对故乡的美好记忆和依恋之情在现实中找不到依托,陷入到彷徨和由于之中,身世之感和身份热痛颇为纠缠
废园二处
“窗外沙沙的一阵声响,许多积雪从被他压弯了的一支山茶树上滑下去了,树枝笔挺的伸直,更显出乌油油的肥叶和血红的花来。
- 在吕纬甫向我讲述无聊之事时,我留意到了窗外景色的变化。山茶树在抗争积雪的压迫,展现了昂然不屈的姿态。看到山茶树如此坚韧地抗争黑暗环境,“我”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变化,想要从消极颓废的情绪中挣脱出来,否定和超越绝望。
小说结尾
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见天色已是黄昏,和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里。
- 在和吕纬甫交谈时,“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模模糊糊的末路和无奈,“我”的苦闷和彷徨得以消解。在令人清醒的冷冽氛围中,“我”与颓唐落寞的吕纬甫分道扬镳,这象征着“我”反抗绝望,一个新我已经产生,开始向旧我告别。
总结
动作描写
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很不想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
语言描写
在与吕纬甫的交谈中,他想“我”讲述了哪几件事情呢?
给弟弟迁坟
- 你如何理解吕纬甫掘坟时的心理?“坟”象征着什么?
- “坟”是逝去生命的象征,包含着过去的记忆和梦。“掘坟”既是想要感知与弟弟紧密的血脉联系,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探求。
- 将弟弟的坟打开,吕纬甫发现什么都没有,这表明什么?
- 生命的本质是虚无
- 弟弟的坟里什么都没有,吕纬甫为什么还要迁坟?
- 为了使母亲安心
之前吕纬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 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p165)
- 辛亥革命中反封建、热血奋进的启蒙青年
- 吕纬甫的生存状态反映了启蒙着什么样的命运?
- 从反抗传统到不得不归于传统的命运
- 你如何理解吕纬甫掘坟时的心理?“坟”象征着什么?
给顺姑送剪绒花
- 在吕纬甫的讲述中,顺姑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
- 清瘦,眼睛明镜有灵气,勤劳能干,做事周到,对我充满情意
情节:吕纬甫在顺姑家吃荞麦粉
然而无意中,忽然间看见阿顺远远的站在屋角里,就使我立刻消失了放下碗筷的
点绎唇 潞罢秋千 李清照
- 在吕纬甫的讲述中,顺姑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
跛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少女纯情娇羞的神态
祝赞他她一生幸福,愿世界为她变好
- 阿顺至善至美,吕纬甫对她的住院,表现了他自信和希望而希求光明到来的心态
- **为什么在吕纬甫的描述中阿昭像一个鬼呢?**
- 吕纬甫没有见到记忆中至善至美的阿顺,阿昭是他不得不要面对的丑恶的现实
- 这是像与物、幻与真、旧梦与现实的悖论,包含了对至美追求而不得的悲哀
- **阿顺的弟弟为什么对“我”的态度是恶狠狠的呢?**
- 因为“我”是启蒙者的身份,启蒙者呗社会排斥和孤立
- **是什么造成啦阿顺的死亡?**
- 遗传母亲的疾病
- 封建婚姻制度
- 阿顺的圆形命运,更印证了人存在和行动的意义的虚无
3. 教书
- **吕纬甫为什么要教授封建文化?**
- 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向现实妥协,这是觉醒的先驱者面临的两难困境
- 展现了他无所谓、无所用心的生活态度和敷衍的精神状态
- **吕纬甫做这三件事,是否出于他本意?**
- 不是,迁坟和送花是母亲的要求,教封建文化是为生活所迫。吕纬甫的行动被外力裹挟,没有了自主性。
- **“我”与吕纬甫是什么关系?**
- 我们是在辛亥革命中曾经志同道合的朋友“我”是叙事者,是故事的参与者,“我”与吕纬甫在精神状态和自我评价上存在差异
- “我”在吕纬甫身上观照自我:一样的孤独,彷徨和无奈
- 在与吕纬甫的交谈中,“我”对他目前敷衍颓废的生活态度感到不满
- 得知他正在教封建文化时,“我”的言语中充满了责备和冷漠
- 与略日服交谈后,我之前苦闷彷徨的心情得到小姐,不愿意走上他这样的人生道路,决定告别旧我,迎接新我
- “我”和吕纬甫共同组成了鲁迅的两个精神侧面,呈现了鲁迅在新文化运动落潮后,深陷绝望,但又反抗绝望的心境
- 蜂子和蝇子意象(p163)
- 反封建 反传统
- 进化论和尼采个人主义
- 进化论:鲁迅摒弃了进化论中“弱肉强食”等消极的因素,汲取了进化论中注重生存斗争、相信事物的新陈代谢和社会的进步、强调人类精神发展的重要性等积极因素。
- 尼采的个人主义(成为你自己,自我超越):从尼采那里汲取了一种“图强”的精神,呼唤精神界战士,启蒙民众,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 进化论和尼采个人主义
- 改造国民性
- 自省意识
艺术性
- 用白话写小说,最早也最成功的
- 现代主义手法的各种尝试意识流《狂人日记》
- 人物描写《孔乙己》和《明天》
- 象征主义 双线结构 《药》
- 简短复述《一件小事》
- 持续独白《头发的故事》
- 自传体说明《故乡》
- 对话体《在酒楼上》
- 电影镜头的描绘《示众》
- 叙事方式
- 第一人称
- 结构:主观性,抒情意味更浓,和读者直接对话
- 主题:影响主题意义的表达
- 叙事语调:克制,隐晦,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意见,和读者拉开一定的距离
- 隐含作者:自省意识
- 第一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