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
- “我曾问过鲁迅先生,其(《呐喊》)中,哪一篇最好。他说他最喜欢《孔乙己》,所以译了外国文。我问他的好处,他说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明显,有大家风度。”
悲剧的根源
- 鲁迅塑造了一个穷困潦倒的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请问造成孔乙己悲剧的是什么?
- 封建科举制度(根源)
- 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
- 好吃懒做(内在)
孔乙己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科举制度把孔乙己塑造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执着于知识分子的身份,自恃清高
孔乙己通过什么方式来表明自己知识分子的身份?
穿长衫:“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一一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P20)
短衣帮:生活贫穷的下层劳动人民
- 穿长衫的:富裕的上层人士或知识分子
- 衣着反映了不同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也严格地区分了社会等级,咸亨酒店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 站着喝酒:经济状况与短衣帮相似
- 穿长衫:鼓手读书人的身份,不愿与短衣帮为伍,渴望融入上层社会
- 衣着与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不符,处于一个特殊而尴尬的境地,在酒店遭受着短衣帮和穿长衫的人的耻笑。
尊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观,轻视体力劳动,导致经济窘迫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
- 外貌描写:“他身材很高大”
- 孔乙己有劳动的能力,但是封建文化教育和科举制度向知识分子灌输了唯有读书进学才是正道的价值观,让他四体不勤,“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迂腐顽固
- 绰号
穷酸、迂腐、引人发笑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教小伙伴”回“的四种写法:回、囘、囬
- “回”字过去一般有三种写法,第四种写法很少用到。孔乙己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
- 孔乙己作为一个穷困潦倒的下层知识分子,是新旧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代人精神问题的缩影,他们执着于过去的价值观,落后于时代,最终被时代所抛弃。
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
- 围绕孔乙己来酒店喝酒这件事来写
小说截取了生活中的几个场景,来描写咸亨酒店里的人对孔乙己的态度?
孔乙己偷书被打,被让人嘲笑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孔乙已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p21)
酒客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布孔乙己偷书,让孔乙己非常的窘迫和愤怒,虽然激励政变,努力维持残存的自尊,但是显得十分荒谬和苍白无力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
这句话是对孔乙己自尊的摧残,包含着无情和残酷
- 神色描写:羞愧 痛苦 悲哀
只能用之乎者也来掩盖痛苦
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 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p21)
众人把孔乙己不幸的遭遇当作玩笑的谈资,对弱者的连续性的无情嘲弄和不放松的调侃,使得弱者很狼狈,越狼狈越笑得欢乐,而弱者却笑不出来。
“脑子发昏,偷了丁举人家中的东西”,这些言语体现了当时人们身上的奴性。
他人转述孔乙己因偷窃而被打折了腿
“哦!” “后来怎么样?” “后来呢?” “打折了怎样呢?” 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p22)
- 众人一连串的发问,并非是出于对孔乙己命运的关注,而只是如听故事一般,了解后续的发展,表现了众人的麻木和冷漠。
- 孔乙己挨打致残,被他人嘲笑
- 是谁打折了孔乙己的腿?
- 丁举人
- 丁举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到封建地主阶级,受人尊敬和惧怕。
- 同为知识分子,却将孔乙己打折了腿,展现了人性的凶残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外貌描写@p23)
- 是谁打折了孔乙己的腿?
外貌前后对比: 脸色:清白->黑瘦 衣着:长衫->破夹袄 姿态:身材高大->盘着两腿 来的方式:走->爬
- 瘦弱、潦倒的残废
- 孔乙己如此悲惨,看客们是如何对待他的?
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p21)
- 面对躯体发生这么大变化的孔乙己,面对他人很悲惨的遭遇,掌柜没有惊讶,没地面离去,酒店里的众人居然一个个都沉浸在自己欢乐的“说笑声”中,人性麻木至此。
叙述视角:第一人称内视角
- 为什么采用第一人称内视角?
- 限制孔乙己的活动范围,仅从孔乙己到酒店滑酒这件事上塑造孔乙己和看客的形象。
- 选取孔乙己身边的人作为叙事者,形成不同的视角,让孔乙己的自我审视、主观评价与周围的人对他的观察、评价形成巨大反差,从而展现他的悲剧命运
- 为什么“小伙计”作为叙事视角?这样的视角对叙事故事有何作用?
- 作为酒店中人,“小伙计”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孔乙己”(被看)与“酒客、掌柜”(看客)这两类人的一言一行。
- 他的身份和地位能与小说中的人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同时观察与讲述“孔乙己”的可悲与可笑,“看客”(酒客、掌柜)的麻木与残酷,形成一个“看”“看/被看”的模式。
- “我”也参与到故事中来,“我”的精神境界、地位都逐渐向麻木、冷酷的“酒客”靠拢,最终不免被同化。
- 在叙事者“我”之外,还有着隐含作者的存在,你如何感受到隐含作者对孔乙己与酒客的态度的?
- 对孔乙己的同情和怜悯
- 对麻木冷漠的看客的讽刺
- 对孔乙己的态度
- 孔乙己教“我”写“茴”的四种写法,给孩子们分食茴香豆,可以看出孔乙己的孤独和善良
- 孔乙己最后来酒店的方式
- “走”这个动作细节
- 尊重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