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翻开此书,看书名本以为是一部讲述爱情故事的戏曲,看了几页便无法自拔,被此书深深的吸引了。
    第一次详细了解民国这段历史时期中如此多的文人墨客,这一时期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军阀混战、日本侵略以及内战,对这段历史中的文人了解最多的当属胡适、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徐志摩等广为流传的名人,殊不知还有傅斯年、刘文典、冯友兰、罗庸等等一大批大师。
    北归主要讲了国民政府和西南联大北归的历史,围绕这一事件依次展开,各个任务循环登场,书中对每个人物的描述使用了大量的考据和例证,资料详实,将他们各自的特点、性格以及相互之间的恩恩怨怨都描写的清清楚楚。
    记忆最深的是闻一多的那句:一个人诗写的好,做学问应该也能做的好。这是说给臧克家听的,也是闻一多自己的心路历程,可惜臧克家始终未能理解恩师的意思。
    冯友兰在西南联大北归碑文上的文字完全可以总结北归的意义: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