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浮生六记》,清代沈复著。六记分别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其中后两记失传。<br /> 读此书最大的感触有两点:作者写作本身和其夫妻感情。<br /> 关于其写作,在《闺房记乐》开篇沈复对自己写作有一段描述:所愧少年失学,稍识之无,不过记其实情实事而已,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于垢鉴矣。当然这是作者的自谦,但是我却深有所感,我是属于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现在慢慢的开始看点书、写点东西,倒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只是为了记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实情实事罢了。<br /> 当然浮生六记大部分也都是沈复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没有华丽的词藻,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记下了夫妻生活、家庭、工作、坎坷之路、浪游等。<br /> 关于夫妻感情倒是感触颇深。对其妻陈芸的描述为:“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应当算是一个美女,虽未上过学,然能书善识,脑袋灵活,性格温顺,多为家人着想,不幸的是操心过多,想的太多,最终郁郁而终。<br /> 其夫妻关系很和谐,恩爱有加,多有浪漫。总体来说新婚的几年过的挺幸福,而后生活越来越窘迫,婆媳关系也越来越差,最终导致郁郁而终。<br /> 幸福诚然与物质没有太大的关系,陈芸也说:“布衣饭菜可乐终身”,沈复也很爱自己的妻子,但是沈复同志也实在不够争气,不思进取、不务正业、寻花问柳、交友不慎、愚忠父母,最终导致陈芸多处受气郁郁而终。当然这是现在的标准了,当时什么情况我们也无法真实再现。<br /> 刚开始的几年二人还有一定经济基础,可以吟诗作对、把酒赏月、养花怡情,生活是需要这些简单的情趣来达到幸福,但还是要有最基本的物质基础,起码得努力,在努力中寻求简单而幸福的生活。<br /> 几次在陈芸被父母冤枉或误解的情况下,沈复始终没有站出来说一句话,终导致父母对儿媳意见越来越大,最终只能离家而去。<br /> 如果沈复明白这一点,怕是二人的生活会完全不一样。人无完人,事情也没有绝对的,如果沈复做到了努力养家,也许就没有二人的幸福,也不会有《浮生六记》留于后世。<br /> 对待浪游我觉得沈复的观点倒是正确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听多、见多、识多自然你的思路就会开阔,对待万物认识也会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