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谅我的无知与浅薄,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压根没有听说过毛姆,也不知道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什么年代的书。当然肯定是之前有看到过介绍或者推荐之类才会将其加入我的书单并买来一读。然而正如同需要将想看的书加入书单一样我已记不清是什么原因打动了我并让我将其加入书单,当然我一向很容易被打动,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值得一读。
    故事很简单,通过作者自己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述了一个中产阶级斯特里克兰不愿意再过当下的生活而选择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去追逐自己的理想画画,最终修得正果死后成为一名伟大的画家的故事。表面上看是一本俗的不能再俗的书,抛家弃子、舍家弃业、追求理想、不拘一格,满满的老套路,仿佛又是一碗鸡汤。
    然而这是一本靠细节和穿插的各个故事打动人的书,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毛姆自己对生命、生活、人生、世俗、家庭、爱情、婚姻等的感悟。
    首先斯特里克兰以及书中的两个医生的故事都强烈的表达出了作者自己说的那句:“难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让你感到舒服的环境里,让你的内心得到安宁是糟践自己吗?难道成为年入上万英镑的外科医生、娶得如花美眷就算是成功吗?我想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你认为你应该对社会做出什么贡献,应该对自己有什么要求。”所以无论一个人做任何选择结果只在于你自己,在于你自己对自身的定位、对自己与社会的定位、对内心的探究,而任何别人都无从干涉。
    斯特里克兰毫不犹豫的抛弃了妻子孩子选择到另一个地方去画画,几年前我看到过一个出家的僧人写给自己孩子的信,大意是说自己出家不是抛弃孩子而是为了人间大爱,然而斯特里克兰并没有说出这些话,他只是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了这样的道路,事实也正是说明不是他抛妻弃子而是他世俗的家人根本无法理解他。近期比较火的动画片《寻梦环游记》同样讲述了一个关于理想和家庭的故事,在理想和家庭矛盾的时候我们该作何选择,动画片给出了一个比较美满的结果,家人和理想并不矛盾。但正如斯特里克兰所面对的一样,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美好,做何选择还是只能取决于你自己,看自己内心真正需要什么。
    关于爱情和婚姻毛姆同样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仁慈的上帝指定世间某些男子必须过着单身的生活,但他们有些人由于自身的原因,或者由于他们无法抗拒的外部因素,竟然违背了这种旨意。世上再没有比这种结了婚的单身汉更值得同情的人。”。一语中的,无论是否结婚都与他人包括家人没有一便士的关系,只取决于你自己是否真的遇到了那个可以结婚的人,否则你就是一个结了婚的单身汉,当然理论上我没有权利去评价这样的人。
    书中有一句“那个夜晚是如此的美好,乃至你觉得你的灵魂就要脱离躯体,飘荡在虚无的空中,而死神的面目是那么的可亲,就像你的知交好友。”。读西方的小说经常会碰到灵魂和鬼神等等,我个人感觉西方的灵魂和鬼神其实就是另一个自己,与上帝对话、向上帝忏悔等等都是自己在与另一个自己对话,从这些对话中你便能清楚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会更加清晰的看见自己的内心,从而做出自己想要的选择,而东方的鬼神是外在的、是凌驾于个人之上的,所以我们只能听凭安排。更不要说现在的无神论者,根本就无法去看自己的心是什么样子了,于是精神缺失、道德沦丧等等问题都发生了。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的论断。
    全书以斯特里克兰的去世结尾,毛姆最后理解了他,明白了他孤傲的后半生所追求的意义,于是得出一个结论:不要对别人和别人的人生指手画脚,你没有权利去评判任何一个人,即使你是上帝。而有些人年轻时不知天高地厚总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总认为自己能够评价别人的人生,比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