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6、7岁的时候我十分惧怕死亡,不知是听大人讲的太多了,还是自己看到过一些骷髅,晚上躺在床上总是脑海中一幕幕的闪现这些场景,想象并惧怕着自己死后怎么办,是不是也要变成这些,要想上大概个把钟头才能睡着。那个时候对死亡没有确且的概念,只知道大概死亡就是变成骷髅埋在地底了吧,所以十分害怕。
我跟弟弟从小一直睡在一张床上,年纪稍微大一点,便觉得死亡就是再也见不着弟弟不能跟弟弟睡一张床了吧,于是每晚都要抱着弟弟的胳膊才能睡着,如果不抱着弟弟的胳膊便会同样一直在脑海中浮现死亡的场景。
上了初中开始,自己一个人住在学校,可能是心智稍微成熟了,接触的也多了,脑中便没再浮现这些场景,从此晚上只要躺下过不了几秒钟就开始呼呼大睡。
然而初中高中都是完全遨游在学习的苦海中,并没有对死亡以及人生意义的思考。大学对这方面有了些认识,开始关注人文,关注自身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存在的意义,但只是肤浅的,毕业之后进入社会才真正的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我到底为什么而活?生活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变成了我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活着的全部意义。
这些就是我对死亡和人生意义的最初概念,直到我这两天读完这本《When Breath Becomes Air》我才对死亡和人生意义有了一个更清晰的概念。
当呼吸化为空气 - 图1
这本书是医生保罗在临终前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从幼年时代直到无力拿起笔记本打字。他是一个神经系统医生和神经系统科学家也是一个作家,然而不幸的是自己却在35岁患上了肺癌这个绝症,英年早逝,用此书翻译何雨珈的话说:“世间多少人蝇营狗苟,甚至心怀鬼胎,却一生平安,健康自得;而这位医生,优秀高尚,绝症之下还不忘救死扶伤,却被恶疾缠身,生死难料。这世界的公平何在?”。保罗当然也会有这些感慨,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抱怨“上帝”是否公平,他从自身出发,为我们指明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他给朋友的电子邮件中解释了写此书的目的:“不去哗众取宠地用死亡煽情,也不老生常谈地劝大家‘花开堪折直须折’,而是告诉大家这一路上到底会面对什么。”。
我一边害怕着(读此书对我来说确实需要勇气)一边读着这本书,书中关于解剖尸体、开颅手术、自己患病治疗的描述让我都害怕不已,这种害怕刚开始时就像我小时候躺在床上临睡前的状态一样,脑中画面浮想联翩好像前面有一个深深的黑洞要将自己吞噬,压抑的我呼吸都有些困难。而随着作者对“这一路”的描述,我真正的成长了,从黑洞中看到了光明,眼前那些让我害怕的场景一点点消失,再也没有出现,这应该就是作者在临终前忍受着巨大的疼痛和困难也此书的目的,这也是作者人性的光辉,我向作者致敬!
全书共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序幕,描述了作者如何被查出癌症,从医生转变为病人。

于是乎,我想象中的未来,就要实现的未来,那么多年奋斗即将迎来的人生巅峰,都随着这句话消失了。

第二部分是作者没有患病前的部分,站在患病后的视角从新审视自己童年、青年、求学、从文、从医、看病等场景,作者是个非常上进的人,从年轻的时候就在思索“到底是什么,才赋予生命以意义,从而值得一活?”,刚开始以为能从文学中找到答案,发现走到绝路的时候转而弃医从文,并且选择了最能找到答案的神经医学,事实证明他是个非常好的医生。
第三部分“至死方休”,作者经历了那么多的死亡,甚至对死亡已经麻木时,这个问题突然摆在自己眼前,虽然他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使得他早就知道每个人终有死亡的那一天,但从此他对死亡的感觉变的更加尖锐和强烈。作者患病后可以总结成一句话:别因为你要死了才去做或者不去做某件事情,而是要找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去做,这也正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生命的真正意义。
在最困难的时候作者感觉自己“我无法前行”,但对人生意义的不懈追求又让他发出“我仍将前行”的呼喊,他自己作为一个绝症患者,却从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去拯救更多的病人,因为作者始终相信“善良就是人生的目标”。
最终作者以安详的方式结束了生病,不插管、不心肺复苏,在家人的陪伴下、在刚几个月大的女儿的陪伴下从容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也可以概括成译者的那句话:“人生来孤独,须得有人并肩同行。谢谢你们,让我不怕死,更不怕活下去。谢谢你们的爱,让我勇敢前行。”。
无论你当前处于何种境界,强烈推荐读一下这本书,你会对一切有一个新的思考。不知死焉知生,当你能够从容的面对死亡的时候也就能洞悉活着的全部意义。而将有限的生命运用到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以及对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的追求上去,活出生命真正的质量。最后为大家送上此书的开头诗:

你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

你见证生前的呼吸化作死后的空气,

新人尚不可知,故旧早已逝去:

躯体有尽时,灵魂无绝期。

读者啊,趁生之欢愉,快与时间同行,

共赴永恒生命!

——福尔克·格莱维尔(布鲁克伯爵)《卡伊利卡》

PS:

这本书与《最好的告别》有所不同,《最好的告别》通过多个案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进行临终关怀,怎样让一个生命有尊严的活着,怎样去告别这个世界,从而告诉我们活着应该做什么。而《当呼吸化为空气》当然也有这些内容,但更多的是作者自己以血肉之躯在这险境中勇敢地跋山涉水来为我们开辟了一条道路,指明了人生的意义。两本书都值得一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