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总觉得自己总是从众多的道路中选择那条最艰难的走,这一问题困扰了我多年,我始终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这样,直到我读了《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所谓少有人走的路,怕就是那最艰难的路吧,只因为艰难,所以走的人便寥寥无几。那么为什么我要去走少有人走的路呢?
    这是我读到过的最好的书之一,读完此书你会明白什么少有人走的路,也会明白为什么要去走少有人走的路,同时也会明白什么是爱、痛苦、幸福、人生意义等等这些宏大的主题,这是一本探究生命本源的书。

    1. 关于痛苦和幸福,作者如是说:

    假使人生的目标就是逃避痛苦,那你完全可以得过且过,不必寻求精神和意识的发展。但是不经过痛苦和折磨,就无法实现灵魂的超越。即便达到了很高的精神境界,但那时痛苦的强烈程度,可能远远超过你的想象,让你最终无法承受。你或许会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人们还要追求精神的发展呢?”坦白地说,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对幸福的本质所知甚少。或许在本书的字里行间,你可以找到答案;或许怎样努力,你都与最终的答案无缘。

    大多数人都知道和选择逃避痛苦,其实只有真正的经过同科和折磨,才能实现精神和意识的发展,才能实现灵魂的超越。所以幸福就是一次次跨越痛苦的过程,每一次跨越就是一次成长,就是一次幸福。痛苦的路必然是艰难的路,所以读到此我豁然开朗,明白了这些年自己的选择只不过是一次次的追求痛苦、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我没有选错路!

    1. 作者给下的定义如下: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每个人都谈过恋爱,也都说自己爱这个爱那个,但很多人其实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这个定义太完美了,所谓爱,一定是主动行动让自己和对方都不断完善自我、心智成熟的过程。无论我们爱的对象是妻子、丈夫还是孩子。

    1. 关于人生方向,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例子说明按照别人走过的路走,会轻松很多,自行去寻找人生的方向,要经受更多的痛苦。有一句话,像是我的心声:

    其实我不想回到过去,但是有时候,我还是怀念过去。至少就某些方面来说,我可以不费多少力气,让一切变得简简单单。

    原来的生活是简简单单的,我可以什么都不去想,现在我必须独自去面对一切,是有些怀念过去那种生活,但我知道那条路不会让我成长,我必须勇敢的去面对未知、面对痛苦。

    1. 什么是上帝,是绝对的权威还是虚无的不存在的东西?其实上帝就在我们心中,上帝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自己去成为上帝。当然各种神灵存在的意义均是如此。

    很多人对这一点可能不太理解,认为这是亵渎神灵,其实细细想来,神是指引我们前进的,那么我们前进的目的和意义何在?当然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目标是什么?当然是成为这个指路的神灵!

    1. 既然每个人都想成为“上帝”,为什么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是碌碌无为?

    这是“原罪”在作怪,所谓原罪就是懒惰,作者用了一个词非常恰当——熵。所谓熵可以理解为秩序,这个世界乃至宇宙,只要没有外力或者外部因素的时候,总是会变得越来越混乱,水往低处流,只有在用水泵的时候水才会流向高处。人同样如此,每个人都想朝着“混乱”的局面发展,即什么都不做,轻松的度过每一天。这种思想就是“”,通俗的说就是懒惰。只有自律才会让自己走上正常的状态,才能去逐步的完善自我。

    一个人的心智越是成熟,就越是能察觉到自身的懒惰;越是自我反省,就越是能找到懒惰的痕迹。就我个人而言,在追求心智成熟的过程中,我越是接近事实真相,就越是感到懒惰在作祟,而我有可能获得的最新启示随时都会从身边溜走。有时候,当我即将获得建设性的思路时,脚步竟会突然停止,或不由自主地变得迟缓起来。我相信,某些极有价值的想法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消失,让我忙碌了半天,最终功亏一篑。为改变这种情况,我一旦发现自己放慢了脚步,就会强迫自己加快步伐,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大步迈进。与熵的对抗是永恒的战斗。

    无所不在的熵的力量,试图把我们推回人类进化的初期——那里有我们的幼年,有母亲的子宫,还有荒凉的原始沼泽。

    最近,看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中年危机,每个人一生的旅程本就脆弱,没有不痛苦的人生,一味的逃避,只会变成被一根稻草压死的骆驼,唯有一步步的负重前行,方能让我们成长,遇见最好的自己,体味痛苦后的幸福!
    最后,再借用书中的一句话,对自己进行勉励:

    要洞悉世界的本质,认清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就可能经受各种痛苦,而唯有经受痛苦,才能够最终走向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