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 - 图1
    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我没有读懂。
    简单介绍一下,英文名《The Crowd》,中文全名《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著。
    译者对这本书的评价如下:

    一本广为流行的书;对勒庞的时代和我们的时代一再表现出实际意义;绝对谈不上完全创新,严格地说也不正确;与作者的任何求知行为相比,表现最佳时也只能算较好,最差时也不算很精;字里行间与字面上有着同样多的意义;眼光时而偏于一隅时而放眼全球;既有预见又观念落后;在实践中有效地利用着历史,又从原则上否认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从当时表现出人类行为共同特点的重要的事件中概括出了一些这样的特点;还有一些并不影响其本质的乌七八糟的意识形态怪论——这就是勒庞的《乌合之众》,一本仍然值得一读的书。

    严格的说这段评价我都没看懂,所以里面的内容更不要说。虽然整体上并未看懂,但是其中的某些观点或者语句非常通俗易懂,使我对很多问题尤其是社会问题有了认识,记录如下。
    比如对于群众(群体)的一些认知:

    群体无疑总是无意识的,但也许就在这种无意识中间,隐藏着它力量强大的秘密。

    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

    正是群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人,会不顾一切地慷慨赴难。

    群体没有能力做任何长远的打算或思考。

    既然群体没有思考和推理能力,因此他们不认为世上还有做不到的事情。

    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他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

    打动群体心灵的是神话中的英雄,而不是一时的真实英雄。

    自觉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方向,是就要变成组织化群体的人所表现出的首要特征,但这不一定总是需要一些个人同时出现在一个地点。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如因为国家大事——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有时,五六个人就能构成一个心理群体,而数千人偶然聚在一起却不会发生这种现象,另一方面,虽然不可能看到整个民族聚在一起,但在某些影响的作用下,它也会变成一个群体。

    群体大概是一群人集合在一起,这种集合不一定是物理上,也可能是感情上的等等,当群体建立起来的时候他就会有上述这些特征。比如说抗战的时候的八路军,明显是一个不顾一切慷慨赴难的群体,但是军人这个群体属于作者所说的同质性(同一种类型的人)的群体,而不是异质性的群体,但刚组建的时候应当也可以算是异质性的。
    而对于群众中的个人,勒庞如是说:

    实际上,在群众眼里,也许最不公正的才是最好的。只有既不十分清楚易懂又显得负担最小的方法,才最易于被人们所忍受。因此,间接税不管多高,总是会被群体所接受。因为每天为日常消费品支付一点税金,不会干扰群体的习惯,从而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用工资或其他一切收入的比例税制代替这种办法,即一次性付出一大笔钱,就算这种新税制在理论上比别的办法带来的负担小十分之九,仍会引起无数的抗议。造成这种情况的事实是,一笔数目较多,显得数量很大从而刺激了人们想象力的钱,已经被感觉不到的零星税金代替了。新税看起来不重,因为它是一点一点支付的。这种经济手段涉及到目光长远的计算,而这是群众无法做到的。

    一个人终其一生性格保持不变的事情,只有在小说里才能看到。只有环境的单一性,才能造成明显的性格单一性。一切精神结构都包含着各种性格的可能性,环境的突变就会使这种可能性表现出来。这解释了法国国民公会中最野蛮的成员为何原来都是些谦和的公民。

    人们在智力上差异很大,但他们却有着非常相似的本能和情感。

    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人,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野蛮的人——即一个行为受本能支配的动物。

    一个群体中的个人,不过是众多沙粒中的一颗,可以被风吹到无论什么地方。

    在群体中间,傻瓜、低能儿和心怀妒忌的人,摆脱了自己卑微无能的感觉,会感觉到一种残忍、短暂但又巨大的力量。

    群体是目光短浅的、无意识的,群体中的个人智力也会下降,但同时也会感觉到自己有无穷多的力量。这也是政府害怕群体性事件的缘由,群体性事件往往会发展成不受控制,每个人被热血冲昏头脑,胆小鬼都会觉得自己充满无穷的力量,最终整个群体就会做出很可怕的事情。
    还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比如对于中国的公务员,我觉得可以用作者的这句话解释:

    他们全都蔑视农田或工厂,只想从国家那儿讨生计。

    对于08年和12年的刘翔也可以用下面这句话解释:

    成功是通向名望的的主要台阶,其证据就是成功一旦消失,名望几乎也总是随之消失。昨天受群众爱戴的英雄一旦失败,今天就会受到侮辱。

    时间过去了一百多年,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这些理论依然有用,依然能够从中看到我们每个人,看到我们的群体,大多数人仍然是乌合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