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w Of Proximity 接近法则

    早在20世纪早期,一个由德国心理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试图解释人类视觉的工作原理。他们观察了许多重要的视觉现象并编订了目录。格式塔理论明确地提出:眼脑作用是一个不断组织、简化、统一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一过程,才产生出易于理解、协调的整体。我们的视觉系统自动对视觉输入构建结构,并且在神经系统层面上感知形状,图形和物体,而不是只看到互不相连的边,线和区域。“形状”和“图形”在德语中是“Gestalt”,因此这些理论也被称为视觉感知的格式塔(Gestalt)原理。

    接近法则是格式塔理论中最为我们所熟知的,也是我们最常用到的一项法则。说的是物体之间的相对距离会影响我们感知它们是否以及如何在一起。相对于其它物体来说,彼此之间靠近的物体看起来属于一组。越接近,组合在一起的可能性就越大,强调的是位置。我们的大脑可以很容易地将靠近的物体归为一类,比它们间隔很远的物体是另一类。这种聚类的发生是因为人类具有自然的组织和组合东西的倾向。

    在交互设计中表现为一个提交按钮会紧挨着一个文本框,因此当相互靠近的功能块是不相关的话,就说明交互设计可能是有问题的。

    接近原则被广泛应用于页面内容的组织,以及分组设计中。对于引导用户的视觉流及方便用户对界面的解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接近原则对同类内容进行分组,同时留下间距,会给用户的视觉以秩序和合理的休憩。 设计者们经常使用分组框或分割线将屏幕上的控件和数据显示分隔开。
    接近法则 - 图1
    接近法则 - 图2
    在上面的例子中,有72个圆圈。我们根据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识别组中的圈子。斩钉截铁,我们也察觉到有一组36圈上的图像的左侧,并在图像的右侧3组,每组12圈。

    我相信这个例子清楚地表明,在设计用户界面时需要将事物组合在一起,以及在将事物组合在一起时要小心的重要性,因为用户可能自然而然地认为它们彼此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