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乐理论是用来描述一个设想:由于生产力的不断上升,世界上的一大部分人口将会不用也无法积极参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为了安慰这些“被遗弃”的人,他们的生活应该被大量的娱乐活动(比如网络、电视和游戏)填满。

通过把令人陶醉的消遣娱乐,和充满了感官刺激的产品堆满人们的生活,最终达到目的,什么目的呢?占用人们大量时间,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思考的能力。

来源

这一概念来自美国的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美国旧金山曾于1995年举行过一个集合全球500名经济界、政治界精英(与会者包括萨切尔、老布什、电缆新闻网络、惠普、日微系统的老板等等)的会议。该会议的主旨在于为全球化的世界进行分析与规划。会议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全球化的高度、快速、激烈的竞争将使全球80%人口“边缘化”,而这80%多余人口与20%搭上全球化快车的人口之间的冲突将成为今后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日微系统的老板格基表示,届时将是一个“要么吃人、要么被吃”的世界。布热津斯基也及时献计献策,创造了一个新词汇——“奶头乐”,是美国著名外交家和战略家布热津斯基提出的一个新奇的战略名词,英文titts“奶头”与entertainment “娱乐”的组合,意指要使彼80%的人口安分守己,此20%高枕无忧,就得采取温情、麻醉、低成本、半满足的办法卸除“边缘化”人口的不满

  社会动荡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那要如何避免少数得益者与大多数的底层人民间的冲突呢?方法之一是给其“奶头”,转移其注意力和不满情绪,让他们更能接受自己的境遇。

在中国更适合tittytainmnet的翻译或许是“肥宅乐”,“肥宅”是一群只满足于待在家中,用电子游戏、虚拟社交或者膨化食品、碳酸饮料麻痹自己的人,他们抵触现实社交与工作,宁愿一个人孤独终老。大多集中在20-30岁的年轻群体。要检验中国是否已掉进或正在掉进布热津斯基的“奶头乐”理论(tittytainment)的陷阱,可以通过观察社会现象而窥探一二,主要表现在媒体的泛娱乐化,大众对于娱乐和游戏产业的高度关注和追随等。

心理学# #社会学

来源:https://wiki.mbalib.com/wiki/%E5%A5%B6%E5%A4%B4%E4%B9%90%E7%90%86%E8%AE%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