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
这里讲的只是针对美国创业公司的情况。创业公司的股票最直接的变现方式就是等上市或者给收购,但在此之前你也还是有很多二级市场的变现方式。下面是几个我知道的
1) https://forgeglobal.com
2)https://www.esofund.com
3)https://equityzen.com
1)forge global 和2)eso我个人有合作过,感觉都很好,整个流程很专业。Forge 相当于是连接二级市场投资人和股票持有者的中介,我当时和他们合作时的中介费用是5%。 eso是一个投资公司,股票是他们自己买,也有一定的手续费,但是更低是3%,主要用来支付过程中的法律文件费用。但是eso原则上不是买股票的,而是出钱帮你行使期权,并且给你一部分现金,未来如果你的公司上市或者给收购,他们和你共同分享股票的盈利。对于少数风口公司,他们也会破例直接从你的手上购买股票,我当时就是直接把股票卖给他们。我联系的eso投资人叫做Bill,很专业,人真的很好,那是我第一次在二级市场上卖股票,什么都不懂,Bill 不仅很耐心的给我解释了流程,而且给我分享了很多业内投资人的经验。所以我很推荐有需要的联系eso这家公司!我个人没有和equity zen合作过,所以并不清楚他们的方式。
公司员工能不能变现股票,以及能有多少盈利和创始人很有关系。创始人对员工股票的控制权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大。创始人对公司的规划也极大影响到员工是不是能从股票中赢利。让我来详细的解释一下原因。创业公司在规模上有几个不同的阶段:
1) 种子轮/天使轮卖的是节操和一厢情愿的梦想,除了点子外没有什么具体的东西,不是所有公司都有种子轮或者天使轮,有很多就是用创始团队自己的钱,或者靠亲朋好友的支持。这个时候的公司全职员工可能不到5人。
2) A轮卖的是有希望的梦想,有落地的产品和用户,融资是为了迅速扩张,这个时候公司可能会有20-30人。还是家庭作坊的模式,大家大伙创业的劲头。
3)B轮的时候公司通常需要有可供估值的干货,单靠卖情怀已经不够了,比如稳中见涨的现金收入(但通常还在烧钱)。这个时候的公司应该在高速增长。公司规模到了50人的关键时期。
4)C轮以上,这时应该是个中型公司,而不是小公司。能撑到C轮,对于创始团队来说已经是成功。许多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首次公开募股)或者被收购之前使用 C 系列来提高公司估值。加入一个C轮以上的公司,其实风险已经很小,管理也已经相对完善,家庭作坊式的创业团队已经没有了,严格上说不能算创业公司。
我在另外一篇文章里讲到过,创业公司的股票价格和融资轮次的关系。每一轮融资过后行使价格都会相应提升,在硅谷通常在C轮融资之前行使价格相对较低。比如种子轮和A轮融资的阶段,行使价格都是以美分计,不到一美元。B轮融资后可能会在1-5美元间,而在C轮融资以后行使价格会有很大的变化,可能一下从2美元升到15-20美元。还是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公司越大,融资越多,员工的股票价值就越高。对于公司创始人来说,公司越大,融资越多,他们的盈利是越高的,但对于员工来说,公司融资轮次越高,他们未必能从股票中赚到更多。魔鬼藏在细节里,接下来我们就要讲讲为什么我说了解创始人很重要。
一、 如果在二级市场上卖,即使你找到买家,最终还是要董事会成员同意(创始人通常都在董事会有重要席位,尤其在C轮之前,很多还有控制权)。
也就是说,即使你找到买家,公司也可以不让你卖!!很多公司在入职合同上是有明确规定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你能够卖你的股票,所以你入职的时候合同上相关的条款一定要看清楚。我当时加入创业公司的时候完全不懂,所以也没太在意,但是运气还好,因为我之前的公司在我加入的时候并没有这样的规定。这也和我加入的阶段早有关,我当时是A轮刚刚拿到时招的,那会公司全职加兼职一共大概20个人,那个时候还是一片温馨,团结友爱,大伙创业的氛围,算是最后的蜜月期。A轮的时候很多初次创业的创始人也都还是小白兔,很多法律条款自己也不懂。但是创业公司每拿一轮新的融资,就会有新的大玩家入局,公司的控制权就会分散,这个时候也会重新改写公司的条款。之后加入的员工遵循的就是新的条款。这里还有一个雷,即使条款没有规定你不能卖,董事会也可以否决交易,不让你卖!这可能是我在二级市场上卖股票经历的最大的一个雷。但是这个雷其实没有太大的威胁,因为通常情况下,公司不会这么做。如果你入职时合同上没有规定你不能卖,那通常公司不会否决交易,即使心里很不情愿。为什么?因为他们日后还是要招人的,如果招人不用期权作为一种福利,靠其他方式匹配大公司的工资待遇,公司没有那个财力找到优质的员工。如果公司做了损人品的事情,以后谁还敢要着家公司的期权?所以你真正要注意的是入职条款。
为什么公司不喜欢员工在二级市场上卖股票?1)创业公司股票对应公司经营决策的权利。虽然员工因为所占百分比少,这样的权利基本和没有一样,但是如果有一些投资人从很多早期员工手里购买股票,那保不准股票的百分比就会到一个客观的数目。2)可能为将来公司估值带来更多不可控因素。即使你卖的时候放弃对公司经营的话语权,只是单纯的从经济角度卖股票,公司董事会还是不喜欢股票流到自己不熟悉的人手里,因为他们可能再次转手把股票出让,这可能会拉低股票价格,影响之后的估值。但是由于创业公司早期工资待遇低于市场,大部分员工有的就是股票,很多离职的员工会想要把股票变现。随着公司发展,融资轮次增加,员工的基本工资和福利也会有所提高,公司同时可能会修改条款对员工股票交易加更多的限制。
二、公司早期被收购对员工通常更有利,因为公司没有收到太多的投资,员工股票更值钱。
着就完全取决于创始人对公司的规划有关。我之前所在的创业公司创始人一心奔着上市去的,当时 A 的时候就有听说一家大公司想买我们公司,但是创始人不同意,那时候公司还只有20几个人,拿到的投资也不是很多,如果那个时候给收购,每个员工能拿到手的钱可能是很丰厚的。比如我有一个前同事跳槽到另外一家创业公司叫做Gitalytics,这家公司是做 git 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的,2020年被GitHub收购。这家公司种子轮后就没有再融资,被收购的时候公司一共7名员工,我前同事加入公司一年公司被收购的时候拿了两百万现金。你可能会问,那如果到C轮的时候再被收购,每股的价格不是更高么?不是这样的。当公司给收购的时候,员工拿到的钱是所有投资人分完剩下再按比例分配。员工和投资人在这里利益是不一致的!
比如一家公司C轮被收购,收购价格是1亿美金,这个时候公司拿到的总投资数目是2千万美金,投资人需要将成本拿回去,所以大家可以分的钱就是剩下的8千万。这8千万再按照你的股权比例分配,通常公司预留的员工股票池占比大概是15%-20%,这是给所有当前以及将来员工留的。如果你是普通员工,拿到手的比例通常不足0.1%,如果按0.1%算,你拿到手的就是8万,取决于你加入时的期权行使价格,买入期权还有一些花费,最后拿到手的可能也就是5-7万。这还是比较好的情况。因为投资的合同很可能是更加苛刻的,有一种叫double dip。也就是说投资人除了拿回成本以外,还要吞噬一部分赢利,剩下的蛋糕再按照股票百分比分配。还是用这个例子,这时投资人要拿回2千万的成本,剩下赢利足够,那要再分2千万的赢利,最后和员工一起分的就只有6千万,这个时候你0.1%的股票就只能分到6万。相反,我前同事的例子,公司给收购的时候只有7个人,收到的投资也很少,所以虽然公司小,收购价格低,但是员工分到的钱反而多得多。当然,能上市是最理想的情况,这样你的股票买卖就没有那么麻烦,价格透明,收益清晰。
哈佛商业评论有一篇文章指出现在创业公司的股权激励方式存在问题。当前这样的模式实际上还是沿用10年前,那时从初创到上市周期更短,而且投资额度也没有这么大。现在很多没有上市的公司股票估值比很多上市公司都高,这样的期权制度对于员工一点也不合算,尤其是C轮以后。
当公司估值高的时候,可以直接用RSU(Restricted Stock Unit),也称为受限股票单位,股票分发的方式和期权很类似,但是不需要以一个价格去购买,给的直接就是股票。 很多独角兽公司上市前就已经在发RSU了, 比如之前的Uber和Facebook。好处是不用行使期权购买股票,但是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税重!!期权如果你不行使还不需要交税,但是RSU,分给你的时候就需要交税了。
三、通常情况下,公司早期B轮之前股票在二级市场上卖会比较困难,这个时候公司不确定性很大,还没有稳定的商业模型,但是在以下三种情况下还是能轻松找到买家变现:
1) 公司盈利情况好,比如figma这家多人协作界面独角兽。
2)公司在某个行业风口上,这个行业玩家还很少。比如我之前加入的做静态网页开发部署的公司。
3)公司所做的东西正好能够弥补某个大公司的业务空洞,那么很可能在创业公司初期就被某家大公司收购。比如GitHub收购Gitalytics这家公司。
在B轮前加入创业公司,如果不想等公司上市,如果在C轮之后有合适的机会在二级市场套现最好不要轻易放过。因为创业公司的股票并不总有机会套现,而且C轮过后会有一次估值的大提升,这个时候虽然公司有稳定的商业模式,但是估值还是对公司未来的美好预期,但这种预期会不会成为现实,真的不好说。错过这次,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找到买家,也不知道未来还能不能卖到更好的价格。
创业公司的股票无论如何都有很大的风险,千万不要因为媒体对少数几家成功独角兽的报道而高估创业公司成功的概率。当然,这里讨论的只是创业公司的股票,加入创业公司又很多其他原因,其中结识的有创业精神的伙伴,学习到的东西,都是无价的,这些是你在大厂很难接触到的宝贵资源。希望在以后的文章中再更详细的对比大公司和小公司工作其他各方面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