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古典麻将之后,日本的麻将继续演变,直到今日成为日本现代麻将,亦即一般称为「立直麻将」(リーチ麻将,英语作 Riichi)或日本牌。
与日本古典麻将比较,日本现代麻将看起来、玩起来都有面目全非的感觉。(对于中国麻将的演变,也同样可以这样说。)其中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加了「立直」规则,这本来是一个和种,门前清听牌的人可以在打牌时宣布「立直」,以后不能转张,和出了便加一番。另外亦加了「ドラ」(悬赏牌,ドラ为英语 dragon 之略,读作 dora),在杠尾某处揭开一张「ドラ表示牌」,这张牌的下一张牌即为ドラ(例如揭出五筒,ドラ便是六筒),每一张加一番。
和种方面,增加了几个新章和种,番数亦提高了,介乎旧章的「二二制」与「三三制」之间。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鸣牌减番」(喰い下がり),即是很多的和种,有的必须要门前清才可以计,有的如果鸣了牌(不是门前清)便要扣番。另外,亦普遍采用一番起和规定。
10.1. 手牌分数的算法
算好了副之后,首先来一个逢二进十,个位数有二副以上便统统进作十副,不论是 22 副还是 28 副统统算作 30 副。然后再乘番数,先乘二番「底番」再乘和种番数(几何累乘),得出的分数,如果是自摸便按「庄家幺二制」三家分付,如果是铳和便乘四或乘六(庄家和牌时)由放铳者包付。最后各家的得失分,又按逢十进百再进一次。
例如最低分的 22 副 1 番和牌,先进到 30 副,然后乘二番底番得120,再乘一番得 240。 如果是闲家铳和,便乘四得 960,逢十进百到1000点,这就是和牌最起码的 1000 点分数的来源。如果是闲家自摸和,庄家付双倍的 480 进到 500,闲家各付 240 进到 300,合共收 1100 点。
这么多乘数,其实无比繁复,所以实际上一般都会按副数及番数去查「点数表」,也有很多人干脆把点数表背熟。
10.2. 复式满贯制
随着和种及番值的增加,单式满贯制变得不够用,于是日本麻将也发展了「复式满贯制」。
鉴于(闲家的)30 副四番的牌值 7700 点,便把满贯分数定为闲家 8000 点、庄家 12000 点。 如果有六番牌,便算作「跳满」,算 1.5 倍满贯;八番算「倍满」,即满贯的二倍;十一番算「三倍满」,即满贯的三倍。「大三元」等例牌算「役满」(「役」即和种的意思,所以「役满」就是「满贯和种」),收四倍满贯,也有部分人采用十三番或十四番便算作「数役满」的规定。
七对子原本是计 100 副(不另加副底等其他副数,只会加立直等番数),采用了复式满贯制之后,超过满贯以上的牌时,便数作两番,于是便出现了七对子「25副2番」的数法。有些「点数表」没有 25 副的一行,便当「50 副 1 番」来查,亦有些人把七对子当作一番来数(满贯以上的牌时)。
本来「役满」应该是一副牌的最高收入,但近年又有人采用「二倍役满」的规则:如果手牌包含二个役满和种(例如「字一色」加「大三元」),便可以收役满的两倍,即八倍满贯。然后又有人把部分役满和种,或者应该说是役满和种的某些和牌形式,例如「四暗刻单钓听牌」或是「十三幺九十三面听牌」定为二倍役满。这些规则都有点胡来,不合数理:如果役满和种不能与其他小番和种复合,那么容许与其他役满和种复合便是规则逻辑上的矛盾;实战上役满复合主要是「字一色」加「大三元」或「四喜和」,这些理论上占了字一色的约四分之一,难度与「清幺九」相若,不值得特别加倍奖赏;列为二倍役满的牌,也有难度上的疑问(例如四暗刻单钓,难度低于四杠子,因为四杠子也一定是单钓),从和种理据来看亦没有把之分开列为上位和种的理据。
10.3. 「一般高」与「一杯口」
玩日本牌的人,会常常见一个杯口这名称。
其实「一杯口」即是「一般高」,这个和种传入日本后,「一般高」的汉字的写法失传了,于是日本人便凭读音作几个字填入去,就成为了「一杯口」。
今日既然真相大白,知道正确名称是「一般高」,就没有理由再继续用「一杯口」这个词不达意的怪名。
10.4. 计副近乎多余
日本现代麻将和种众多,有门断平又有立直及ドラ等,副底 20 副再加上门前清荣和的 10 副,计分实际上是以番数为主,刻、杠等的副点的重要性很低。实际上日本人自己也不重视副点,否则无可能接受「逢二进十」的算法,因为实战上有很多 22 副、24 副的手牌,逢二进十的误差很大;另外最近又流行(闲家)30 副 4 番的 7700 点手牌也当作 8000 点满贯的算法,基本上已是乱来一通。
古典计副法计算繁复,既然已落得无甚重要性,便已无坚持保留的必要。
10.5. 「底番」两番也是多余
日本现代麻将的规则,对于任何的和牌,都加两番「底番」。有一说法是某些赌徒为了增大赌注,但又不想摆明车马来增大注码,所以便加两番底番来混淆视听。总之,这莫名其妙的两番是多余无用,徒令计算复杂(日本现代麻将虽然以「逢二进十」来企图令计算较容易,但实际上算分时多要查表或干脆把表背熟,其中之一的原因是有这两番底番作祟),而且又令手牌报番时产生混淆:「三番」可以解作「立直」「断幺九」「平和」的三番, 也可以解作「平和」「底番两番」的一番手牌。
正所谓「见微知着」,这点虽然不是一个很大的毛病,但我们也可以看到,日本现代麻将虽然在主流现代章法之中算比较像样,但仍难免从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承继了不少疚病,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良的地方。
10.6. 近年的「一发」及「里ドラ」等滥赏规则
「一发」即是立直后的一巡内的和牌,近年流行作加「一番」计算。作为偶然类和种,一发的和种理据不漂亮:其他的偶然类和种都是以某些特殊情形发生时的一张牌为条件,但是一发却是以某普遍情形发生后的一巡为条件。自然地,难度也不够一番的价值。一发明显是滥赏和种:如果要说回避一发放铳是技术,那么没有理由要接受自摸的一发。
与「里ドラ」比起来,「一发」也只是小儿科。喜爱赌博刺激的麻将坊众并不满足于一只ドラ,于是便加了「杠ドラ」,即是逢有人开杠,便揭多一张ドラ表示牌。这还不够,还要再加「里ドラ」,即是凡是立了直的人和了牌,便在和牌之后把ドラ表示牌下面的那张牌揭开来,又加一张ドラ表示牌。自然还会有「杠里ドラ」,就是立直和牌时,把杠ドラ下面的牌也揭开来,全部当作里ドラ的表示牌。这样,一局便有可能多至有四只或六只ドラ,运气好的话,还会有ドラ牌重复的情形,每张算二番以上。
除此之外,还有「赤五」(一副麻将牌中,把几只「五」的数牌涂成红色,当作ドラ加番),与及许多个别地方的滥赏规则,层出不穷。
10.7. 日本现代麻将的缺陷
日本现代麻将的和种选择不错,提示了造牌麻将的理念。可惜,日本现代麻将一方面受古板守旧的态度束缚,一些应作的调整(例如某些和种的番值,及废除无用的副点等)没有作;另一方面又胡乱增加滥赏,ドラ不够还增加了里ドラ及一发等,不止增加运气成分,损害竞技性,亦令到规则变得杂乱无章。日本现代麻将虽然有一套它自己的「技术」,但是这章法从历史承继了太多的「偏癖」(立直及门前滥赏、ドラ等),与本来的麻将规则上及策略上都有很多不同,所以它的技术性只能作为日本麻将特有的技术性,不能作为国际麻将的标准。和种番数的不平衡与门前滥赏等问题,令到日本麻将与理想的造牌麻将仍有一段距离,日本麻将未能体现造牌麻将应有的技术性及娱乐性,这一定程度上是日本麻将坊众不断追求滥赏的背后原因。另外日本现代麻将的规则无必要地复杂,又有诸多禁例来绊倒初学者 (如「振听」,详见「禁例论」),这也有碍麻将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