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Feed流

维基百科:

A web feed (or news feed) is a data format used for providing users with frequently updated content. Content distributors syndicate a web feed, thereby allowing users to subscribe a channel to it. 上述定义概述为2个要点: Feed是一种数据格式 内容提供方订阅服务,用户主动订阅获得内容更新

Feed顾名思义就是投喂的意思,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内容,就喂给用户什么样的内容(用户主动订阅+算法推荐)。“流”则是内容的呈现形式,即信息是如何呈现的。
Feed是将用户主动订阅的若干消息源组合在一起形成内容聚合器,帮助用户持续地获取最新的订阅源内容,feed流即持续更新并呈现给用户内容的信息流。
Feed是一个互联网早期的概念,本意是RSS中用来接收信息来源更新的接口。现在的定义较宽泛,持续更新并呈现给用户的内容都叫做Feed流,其本质其实是一种站内推送。Feed流中的每一条状态或者消息都是Feed,比如朋友圈中的一个状态就是一个Feed,微博中的一条微博就是一个Feed。流是它的表现形式。

RSS是一种起源于网景的推广技术,将用户订阅的内容传送给他们的通讯协同格式(Protocol)。 RSS这个缩写在英文中可以有几个源头,并被不同的技术团体做不同的解释。既可以是“Rich Site Summary”,或“RDF Site Summary”,也可以是“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Feed流的核心是个性化推荐,通过用户与内容的匹配实现信息找人,而内容和用户的数量级都很大。
feed流最核心的是候选集(即哪些内容出现在feed流里)以及排序(不同内容展示的优先级)。

为什么Feed流产品能火

为什么Feed流产品能火呢?而这恰恰是内容产品经理的价值或者乐趣所在。

简化的内容结构,列表页、详情页 直观的内容元素,文字、图片、视频 清爽的交互反馈,内容操作存于指尖

结构简洁,减轻用户的认知负担,直接可以从其他Feed流产品迁移习惯,显著降低学习成本。表达有力,提升用户的浏览效率,图片文字、视频更直观的传递信息,精准有效触达用户。交互简单,让信息与用户近距离,更易感知交流直接的传递,充分调用用户情绪。

内容分发模式

主流内容分发模式大致分为三种:
编辑分发:基于人工,运作成本高,排除技术发展的因素,算是一种对品质的追求,有调性。
订阅分发:基于粉丝,获客成本高,构建内容、用户、平台三者闭环,算是一种私域流量构建。
算法分发:基于程序,技术壁垒高,分析用户画像匹配兴趣偏好,算是一种个性化的精准投放。
产品经理可以尝试去以自身影响力去正向干预上游内容分发的姿态,但终究还是需要以产品向用户传递价值,构建用户、内容、平台的自成长闭环链路。

Feed流的表现形式

信息架构(IA)

经典的资讯类信息流产品架构,采用<一横一纵>模式。

一横:横向聚合各类垂直的内容,比如搭配、视频、明星、专题等栏目 一纵:纵向呈现列表形式的内容,以统一形态自上而下以某种顺序展示

一横从类的维度,将内容进行粗粒度分类;一纵从对象的维度,将内容规律格式化呈现。横向偏向信息架构分类层,属于顶层设计;横向偏向应用层,更加高效实用。

表现形式

文字feed流:主要以标题文字+图片组成,常出现在在资讯新闻类的应用中。

  1. 优点:信息明确,提炼内容传达给用户,信息获取的效率高学习成本低。
  2. 缺点:视觉冲击力弱,内容不全面需要点击至详情页阅读详情。
  3. 常见布局:左文右图、上文下图。【各种布局的优劣势,多张图片的展示】

图片feed流:以图片为主,文字信息只作为辅助展示。通过优质吸引用户的图片展示相关内容。

  1. 优点:视觉的冲击力强,视觉层次丰富。优质的图片能有提升整体产品的品质感
  2. 缺点:占用的空间大,展示的内容少。信息传递的内容少。图片质量不高时影响整体产品的品质感
  3. 常见布局:大图、宫格图、瀑布流、拼图布局

视频直播feed流:以短视频直播内容为主,文字信息弱化

  1. 优点:视觉冲击力强,能满足用户视觉和听觉的享受。沉浸式的体验好
  2. 缺点:对设备网络的质量要求高,对视频内容本身的要求高。文字内容展示少
  3. 常见布局:全屏布局,单栏、多栏布局

展现元素

Feed的展现元素通常都包含:
1、发布者信息
2、标题文字或内容
3、图片/视频/音频/链接
4、互动区,包含:点赞、评论、分享
5、更多操作,通常包含:屏蔽、关注、收藏等功能。
当用户是带着解决疑惑和快速获取有效信息的目的性心理去阅览时,清晰易读的标题文字比图片和视频更为直观。如果用户是为了获取更多娱乐去阅览时,图片、视频可以给用户最直接的感受。

不同产品中Feed的展现方式有哪些特点?

① 社交类产品
注重交流互动,所以互动区的点赞、评论和分享都放在了明显且方便交互的位置。QQ和ins为了引导用户评论,甚至外置评论栏以此来提高互动的频率。
② 资讯阅读类产品
注重文字信息的传递,所以标题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通常情况下会把标题放大加粗吸引用户的注意,而图片在这里沦为配角,并且发布者的信息,包括点赞、评论、转发等互动行为则隐藏在二级的详情页中。
③ 购物类产品
注重于用大量的产品图片来吸引用户,这里的文字只是辅助信息。小红书和网易考拉的瀑布流方式在一屏内至少展示了四种类型的产品图片,这种方式虽然提高了产品图片展示的数量和用户浏览效率,但是在深不见底的瀑布流中用户的疲劳感也会加倍。

可用性设计原则

  1. 信噪比
    信噪比是指相关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的比例。合理的信噪比能够改善信息与用户的沟通,通过减少不必要的信息平衡好信息传递的优先级,快速的将准确的信息传递给用户,从而提升设计浏览效率。
    2. 文字的易读性
    文字的易读性很大程度解决了用户能否准确的阅读信息。在移动端的规范中最小的阅读文字不能小于12。行间距也是影响文字阅读的重要因素,行间距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增加用户阅读的负担。一般1.2-2倍的行间距更适合用户阅读。
    3. 临近原则
    物体之间的相对距离会影响我们感知他们的关系。距离较近的对象比距离较远的对象更相关,当内容靠近时自然而然形成同一组的感受。

排序

feed流的顺序规则分为:timeline、rank。

Timeline:最经典的展示方式,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向用户呈现内容,成功产品案例:朋友圈。 Rank:新一代的展示方式,按照算法个性化展示的内容,不再固守特定顺序,成功产品案例:微博。

  • 时间排序

微信朋友圈的内容是用户的个人展示,内容不会大量更新;圈内大都是基于熟人关系,能引起用户足够的关注。

  • 智能排序

微博、知乎这些应用在最开始没有任何偏好的时候会给你推荐一些热门内容,通过不断画像,根据画像偏好推送给你喜欢的内容,同时还会推荐跟你偏好相似的内容,避免用户偏好范围太小而看不到新的领域。

关键指标:打开率与停留时长

打开率

影响打开率最直接的两个因素:活跃粉丝量和内容视觉。

  • 活跃粉丝量是内容展示的基本面,是一个基础展示量。例如,十点读书类订阅号,是很容易10W+/单篇,因为拥有自然的高用户展示量。
  • 内容视觉(feed流基础结构)影响的是从展示量到阅读量的转化,能够第一眼吸引用户的眼球,精致的标题和封面图成了敲开用户阅读的一块砖,但绝不只是标题党,有趣有料。

除了正向积极引导用户转化,一次打开率这一指标反向倒逼平台内容生产者更科学地获取精准粉丝、重视粉丝群体的互动维护,使得自身始终能够保持较高的前置粉丝触达率。

停留时长

用户愿意打开列表,并不代表认可了内容质量,或许是因为:

  1. 误触,操作失误,闪退
  2. 基于习惯,打开后无阅读,直接退出
  3. 基于对作者、品牌、标题、封面的认知预期

无论是基于怎么样的原因,只有内容本身给与用户的体验超越用户认知范围,才能将用户留在内容之上。
衡量二次停留的两个重要指标:内容的停留时长和内容的交互性。

  • 用户内容平均停留时长越长,代表内容本身很有吸引力、质量很高,同时也说明用户的黏性极高。用户停留时间对应着更多其它可能,尝试内容模块引入交易线,而广告是feed流最重要的商业模式,也是内容周边电商化尝试的基础。
  • 内容是否具有互动性,体现在功能上如评论、收藏、转发等,评论扩展了内容的深度,可以有效的引发围观用户的阅读兴趣,提升用户在内容页的整体停留时长。转发扩展了内容的广度,更多的转发能够带来更多面向潜在受众的曝光。

feed流内容产品路径

拆解feed流内容产品路径,大致概述为五个环节:feed流编辑-> feed流发送-> feed流打开-> feed流阅读-> feed流交互。
feed流编辑:内容来源,对内容生产者的要求
feed流发送:呈现规则,对算法设计者的要求
feed流打开:触达用户,内容与用户个性化匹配
feed流阅读:阅读体验,符合/超出用户预期
feed流交互:阅读升级,内容深度广度扩展

参考

设计沉思录 | 58部落是如何做feed流设计的?(2021-01-04)
http://www.woshipm.com/pd/4321793.html
Feed流: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图片适配知识(2019-03-26)
http://www.woshipm.com/pd/2124026.html
产品内容化趋势下的feed流本质(2018-07-23)【质量可以】
http://www.woshipm.com/pd/1140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