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
2021年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报告(高质量)
https://mp.weixin.qq.com/s/Bi-Wnh9OI-JW3QRu_8obpQ
下载 | 数字化转型 参考架构(附全文)(2021-03-25)
https://mp.weixin.qq.com/s/jeeVdZmgoTplC9v__AI9NA
下载地址:http://gq.dlttx.com/contentDetail?path=knowledge&&id=682
(《数字化转型 参考架构》(T/AIITRE 10001)、《数字化转型 价值效益参考模型》(T/AIITRE 10002)、《数字化转型 新型能力体系建设指南》(T/AIITRE 20001)、《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新型能力分级要求》(T/AIITRE 1000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评定分级指南》(T/AIITRE 20002)等5项标准;各种架构图;)
数字化转型总体框架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本质
digital transformation
数字与其他信息资源相比具有可复制、可传输、可计算的特点,凭借其特有优势,数字化在近年来广受讨论。数字化包括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计算和应用,是指将各类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据,并加以处理的过程。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指企业利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将某个生产经营环节乃至整个业务流程的物理信息链接起来,形成有价值的数字资产,通过计算反馈有效信息,最终赋能到企业商业价值的过程。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本质是利用数字“复制、链接、模拟、反馈”的优势,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数字化不是目的,转型才是。因此,企业在布局数字化转型时,面对各界多样的声音,要回归企业的本质,从“降本、增收、提效”等企业核心目标出发,思考如何选型,如何组织,如何实施。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性
首先,客户需求成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直接动因。企业在与客户沟通时接收到“转换业务方向”、“改变产品形式”、“更新交付方式”等类似需求,越来越大的声量要求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其次,竞争优势成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许多直接竞争对手和新兴厂商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了自身的服务和效率,使得企业也需要与时俱进,提升数字化能力。最后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合作伙伴与供应商的潜移默化等因素都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存在的矛盾
中国企业现阶段数字化转型失败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部分只注重成果,希望数字化转型一站式地解决企业所有矛盾,却将前期自我洞察、产品选型、实施规划等环节“简单化”;另一部分则将数字化转型想象得过于“复杂化”,因而迟迟不愿意尝试和行动。
从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流程视角来看,我们大致将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投入环节包括企业进行前期的IT咨询以及采购软硬件和服务,这一部分是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和准备;
内化环节包括企业对购入的软硬件和服务进行内部配置和学习,使其能够融入到企业原有的工作体系和流程中去,这一部分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和关键;
输出环节包括企业在研发和生产中实际使用转型升级后的IT软件系统,并在上下游以及合作伙伴生态中进行推广和应用,这一部分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产出和结果,对于整个行业数字化渗透也有着重要意义。
【买椟还珠,拜新踩旧,好大求全,墨守成规,目中无人,舍本逐末,过河拆桥】
数字化转型路径
自我洞察
摸清家底,认清方向,避免盲目转型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首要工作是在正式启动转型之前“摸清家底”,通过全面扫描自身情况认清两个问题:企业需要数字化转型来解决哪些问题,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如何这项工作可以看作是企业在转型前必须要开展的自我洞察行为。自动洞察的内容应分为三方面:一是梳理企业健康状态,包括业务运营、财务情况、人员组织、创新研发等各方面;二是评估现有数字化基础,主要考量企业目前已经具备的数字化能力,包括现有IT架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企业已有数据及其存储状态与融合状态、IT人才储备及擅长领域等;三是梳理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需求的收集范围要覆盖企业的研发、测试、生产、营销、销售、人事、办公、采购、客服、运维等全流程与全部门,整合分析后进行分类聚焦,明确企业的核心需求,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方向,避免企业盲目转型。
执行框架
根据企业阶段性核心目标,渐进式进行数字化转型
通过自我洞察,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阶段性目标,先从某一环节入手,渐进式地进行数字化转型。从企业的本质来看,核心追求的目标包括“开源、节流、提效”三个部分。对于大部分的企业,拓客增收是第一的需求。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搭建门户网站、投放广告等方式,扩大自己的品牌声量,打通更多的连接渠道,增强与客户的触达面;另一方面可以运用数字管理工具进行数据采集、管理和分析,实现精准营销。另外,针对企业的节流和提效需求,可以从企业的痛点(例如如库存积压)和行业特性(例如IT行业的敏捷开发需求)入手,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相应的目标。
整体策略
总体规划、局部先行,需求驱动布局企业数字化进程
数字化发展的前期,多以大型企业为主要参与者,其选择的方式为自上而下的系统改革。企业首先通过自己梳理或者寻求外部力量(咨询机构),对公司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后,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部署,包括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AI等,以期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跨越式的改进。但随着数字化进一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参与进来,他们不具备足够的人力财力和思维技术进行全面的改进,同时其所处的市场环境也并非十分紧迫,大家虽然意识到数字化的好处和重要性,但往往动力不足、无从下手,因而处于观望者的角色。对于此类企业,可以从业务部门出发,针对明确的需求和痛点,利用数字化工具,解决相应的问题,为该部门带来直接的收益增加、成本削减和效率提升。另外,即使是已经进行了数字化转型的大型企业,也需要不停的调整和更新,各部门继续进行自身数字化能力的扩张。
实施步骤
- 从数字化营销入手,链接下游为企业带来直接收入增长
- 通过数字化采购链接供应商和企业内部,降低相关成本
- 最终落脚到数字化管理,以数字化赋能各环节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