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社会心理学》
英文名:《Social Psychology》
作者名:[美] 戴维·迈尔斯
译者名:张智勇,乐国安,侯玉波等
前言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周围情境影响力的科学,尤其关注我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
更确切的说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互相影响,以及如何与他人互相关联的科学。
主要包括:
社会思维:我们如何觉知自我和他人、我们相信什么、我们所做的判断、我们的态度。>
> 社会影响:文化、从众的压力、说服、群体。>
> 社会关系:偏见、攻击、吸引力与亲密关系、帮助。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一门交叉学科,与社会学相比社会心理学更侧重于用实验的方法对个体进行研究,与人格心理学相比,社会心理学对个体之间的差异关注较少,而侧重于研究不同个体之间如何相互看待和彼此影响。
社会心理学仍是一门新兴学科,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不过是在一个世纪之前才问世,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教科书在 1900 年前后才出版发行,直到 20 世纪 30 年代,社会心理学才有了现在的雏形,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社会心理学才开始成为一门像现在这样生机勃勃的学科,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社会心理学在亚洲获得迅速发展,开始是印度,接下来是中国香港和日本,近年来发展到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
一. 社会中的自我
- 社会自我并不是别人实际上如何评价我们,而是我们觉得别人会如何评价我们。
- 在预测自己的感觉时,我们经常高估自己的感觉。
- 自我效能是指多大程度上感觉自己有能力做一些事。自我效能越高,则可能会更健康和有成就。自我效能主要来源于对成功的体验。
- 控制点命运是由自己控制的,还是取决于外部机会和力量。越倾向于内控,则可能更优秀,并延长满足感。成功者更可能把挫折看成意外。
- 习得性无助与自我决定:促进个人在事情中的控制度,可以增强个人的健康、幸福。
- 自尊主要建立在外部因素(外貌、别人的称赞等)基础上的人自我价值感脆弱,更多面临压力、愤怒、人际关系等问题。因此,对自我形象少关注一些,多培养自己的才能和发展人际关系,会最终带来更大的益处。
- 自我服务偏见(self-serving bias),人们倾向于将成功归于自己,失败归于其他因素。在担责上,多数人认为自己比别人单了更多的责任。
- 盲目乐观上,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更不容易遭受灾难、更容易幸免于难,于是常常不系安全带、闯红灯等等。
- 虚假普遍性:我们常常认为别人跟我们想的一样、高估跟我们有同样行为人的数目;
- 虚假独特性:在获得成功时,我们常常认为自己能力或品德超乎寻常;
- 自我展示:虚假的谦逊;自我妨碍(因延误而失败好过全力以赴而失败)
二、社会信念与判断
1. 我们如何解释他人
- 归因理论:一般有性格归因(内部归因)和情境性归因(外部归因)。基本归因错误:当我们解释他人行为时,会低估环境影响而高估个人特质和态度所造成的影响(那个人脾气暴躁);而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则多归因于情景(事情全部都很糟,这让我很生气)
基本归因错误原因:作为行为者和旁观者的角度不同;聚焦观点偏见(camera perspective bias);观点随时变化(时间越长,回忆过去的事情时更容易归因为情景);自我知觉(将注意聚焦在自己身上时,更可能将原因归因于自我)。我们总在自己关注的地方寻找原因,因为能看到自身在不同情境下的变化,所以更容易将自身归因于情景;文化差异(西方人归因于个人,东方人归因于情景)
2. 我们怎样感知和回忆我们的社会生活
我们并不是如实地对现实做出反应,而是戈恩局我们对现实的解释做出反应。
知觉和解释事件。先入为主对我们知觉和解释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旦形成了某种信念、态度和价值观,它就会影响你对其他相关事务的知觉。解释的过程也会影响他人对我们的知觉。当我们说某人好话或者坏话时,人们会试图将这些特质和我们联系在一起。因此多在背后说某人好话。
- 信念固着。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的理论基础,就很难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的信息。尤其是,我们越是想极力证明自己理论和解释的正确性,就对挑战自己信念的信息越封闭。所以一旦确信某个人犯了罪、股市会长,即使遇到相反的证据也不会动摇自己的信念。信念和期待很大程度塑造了我们的心理构造,从而引导对食物的解释、认识的不同。一方面,这是有益的,另一方面却会成为思维方式的囚徒。纠正信念固着的办法是解释相反的观点。
构建记忆。现在的态度可以重构我们过去的态度。当我们为某些细小事件感觉愉快,则在回忆时,会回想得比实际更加美好,而忽略其中发生的不愉快。每一代父母都在哀叹下一代的价值观,因为他们以为自己年轻时的价值观和现在一样。现在的态度可以重构我们过去的行为。当现在认为刷牙很有必要时,很多人回忆自己过去的刷牙次数比实际要多。 我们都有一个极端的自我,她改变我们的过去使其符合我们现在的观点。误导信息效应:人们往往将误导信息整合在记忆中。原因:记忆存储在相互连接的网络中,为了提取其中一部分记忆,需要激活某个引导线索,这个过程成为启动。因此,如果实现看到的是“勇敢”这类积极的词,则会对登山者有积极的印象;如果是“鲁莽”,则是消极的印象。
3. 怎样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直觉无意识控制着我们的大部分行为。但是直觉有其局限性。
过度自信。尽管我们知道自己出过错,但对未来的预期仍然乐观(会在截止日前完成,低估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时间等)。原因:1)人们倾向于在自己完全正确的时刻回忆自己的错误判断;2)验证性偏见:与证伪自己的信念相比,人们往往倾向于证实它们。因此,人们往往寻找能够支持自己观点、信念的人做朋友、配偶。纠正过度自信: 及时反馈;去设想自己判断肯能出错的原因。基于现实的自信是有积极意义的。
- 直觉:心理捷径。代表性直觉:对某人某事属于某个类别的快速判断,可能导致忽视其他信息;易得性直觉:对事件发生概率的快速判断。过度重视生动鲜明的例证,因此对错误对象产生不恰当的恐惧。如一次飞机失事可能导致高估对飞机失事的判断。反事实思维:容易想想(具有认知易得性)的事件会影响我们对负罪、遗憾、挫败和宽慰的体验。假如我们一分之差输掉了比赛,则很容易想想如果我们胜了的结果,从而加重懊悔。因此铜牌获得者比银牌更开心。另一个例子是,如果差点被车撞,则会想想如果被撞的情形,从而归结为自己运气好。
- 错觉思维。错觉相关:当期待发现某种重要联系时,很容易将各随机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很少能注意到并记住不寻常时间之间其实并无联系。如说曹操曹操到,如果发生了,就很容易记住,反之则忽略。
- 控制错觉:将随机事件认为有联系会产生错觉,即认为随机事件的发生受自己的影响。这是赌徒不断赌博的动力。赌徒一旦赌赢,则归因为自己的技术或者预见力。另一个现象(趋均数回归):即随机事件会像平均靠拢。如果第一次分数就很高,第二次很可能下降。平时都很努力的人,即是每次成绩都非最好,但最后和可能排名第一。
- 情绪和判断。情绪影响判断。好的和坏的情绪会激起个人对相关经历的回忆,会对当前经历着色,影响我们思考的效率和深度。
4. 信念导致的自我实现
对他人的期望,确实会影响他人的表现,使得他人朝这个期望发展。(股市心理学,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自我实现会影响人际关系。当我们认为一个人是不友好的,自身会变成对这个人不友好。理解他人的善意的人,自身也会乐于助人。
行为确证:一旦形成某种社会信念,就可能促使他人做出某些行为以支持这种信念。如果大家都认为某个人孤僻,那这个人真的会变得孤僻。当我们认为他人被自己吸引时,他人的行为可能被我们解释为挑逗。
但是如果个体实现被告知别人对他的期望,则可能引发其相反的动作去克服这种观点。别人认为你冷漠,可能引发你去变得热情。
三、行为与态度(知与行)
态度决定行为吗?
态度通常无法决定行为。但是具有自我知觉的人则会受自身态度之影响,因此如果让人面对一面镜子观察自己的行为,那么就可以加强言行的一致性。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行为常会影响态度。
角色扮演:当扮演一个角色时,我们会很快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因此一个狱卒通常是残忍的。
语言:人们说出违心的话后,自己也会慢慢相信这些歪曲的信息。重复越多会越相信。
登门槛现象:如果想要被人帮你一个大忙,那么就先让他帮一个小忙。如果邀请人们早上7点过来,那么可能只有一部分人守约;如果先让他们答应参加,再让他们早上7点过来,那么大部分人会收月。
邪恶的行为和态度:攻击者回去贬损受害者,以此为其行为进行正当的辩护。比如奴役别人的人,会说被奴役者天生就该被压迫。
积极行为:对他人的积极行为会增强其对他人的好感。例如一个人对你印象恶劣,那么你先恳求他借给你一本书,之后你大大表示感谢并说对方帮你了一个大忙,那么他对你的看法会大大改观。
行为影响态度的原因
**
- 自我展示:形象管理。人们适当的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使其看起来行为一致,尤其是为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控制自己的行为。
- 不协调理论:自我说服。当我们自身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自己会感到紧张。为了降低这种情绪的激活,我们会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将自己行为合理化。理由不足:如果我们的行为不能完全用外部报酬或强迫性因素来解释,我们就会感到不协调,从而通过相信自己的行为来减少这种不协调。即我们需要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时,我们的态度就会调整以符合行为。例如强迫某人学习,那么某人可能随时找机会玩,因为受到父母强迫已经是一个充足的理由。如果学生自己去学习,那么就会内化为自己真的喜欢学习。决策后的不协调:在相似事物间作抉择后,会痛苦地感到不协调,会更多看到放弃的事物好的方面和选择事物坏的方面。此时,我们会夸大评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放弃的选择以减少不协调。例如刚买了某股票的人对该该股票的乐观程度要大于打算购买的人。
- 自我知觉理论。当我们态度不坚定时,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及其环境来推断我们的态度。如果你帮助了他人,那么你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热心的人,从而帮助更多的人。表情和态度:行为能触发情绪。当你强迫地做出一个微笑的表情时,那么你真的会感到快乐。当模仿他人的表情时,也有助于理解他人的感受。情绪具有传染性,我们会无意识地模仿他人的面孔、姿势和声音。因此呆在快乐的人群中会让你感到快乐。多听声音浑厚人的声音,会让你的声音浑厚。过度合理化和内部动机:给人们报酬会让人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为报酬,从而削弱自我知觉,不认为自己是因为兴趣而作。因此将兴趣变为工作,则会失去这份兴趣。注意报酬如果是为了白哦是赞赏,那么会增加个人内部动机,如果是为了控制,则会降低内在动机。行为与态度:如果想在某个方面做出一定的改变或者成就,那么不应该只是冥思苦想、等待灵感或者顿悟,而是去行动(知行合一)。因此只有自己把题做一遍,才会真正掌握;主动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时会记得更牢。
四、基因、文化和性别
1. 社会角色的影响
扮演社会角色会内化自己的行为。
较高的社会角色会更加优秀,较低的社会角色会削弱自我效能感。
角色互换有助于理解对方。
2. 同伴之间的影响
孩子的性格、价值观、习惯等,其中基因影响在50%,父母只有0~10%,其余40%~50%是受同伴的影响。
孩子常会受到比他们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同伴的影响。
3. 个人和环境的相互影响:我们即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创造者
三种相互影响方式:个人对情景的解释和反映有差异;人们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环境;人们会创造社会环境(如果期待某个人富有敌意,就会引导那个人朝这个方向发展)。
五、从众
1. 经典的研究
1.1 Sherif规范形成研究<br /> 他人的判断会影响人们对光点移动距离的错误估计(该任务是有点模糊的,而Asch的实验,任务则是十分清晰的)。他人的错误估计形成了答案的群体规范,这种规范对你形成了暗示。<br /> 处在愉快的人中间,你也会愉快;别人笑,你也会笑;报到某人自杀,社会自杀率大幅上升,这都是暗示。<br /> 1.2 Asch群体压力研究<br /> 先让被实验者听到他人做出的三条线段哪一条与标准线段相等的判断,然后自己作出判断。当其他人给出一致的错误答案后,实验者也会出现从众。这就像别人都说水杯里的水变少了,此时你确实会感觉水变少了。<br /> 1.3 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br /> 让被实验者充当教师,当“学生”(托)无法回答问题时对其进行电击,而无视学生的痛苦尖叫。
2.影响服从的因素
- 受害者的情感距离。在米尔格拉姆实验中,当教师和学生距离越近,则教师越不会对其进行高压电击。人们对于个性是富有同情心的,因此你可以从高空向一个村落丢炸弹,却无法面对面杀死一个人。如果选择阻止另一国家1000人免于死亡和救助自己的密友,通常会选择后一个。
- 权威的可接近性和合法性。权威在场时,会增加服从;合法的权威会增加服从,例如让某人替代权威去发布命令,则服从会降低。
- 权威的机构性。如果权威是一个机构,则会增加服从
- 群体影响。当你一人不敢职责教师,此时有其他人接二连三去指责该人,你也会加入该行列。
3. 什么因素会最大程度引起从众
- 群体规模:群体不算太大时,引发的从众较高;
- 意见一致性:如果能找到某个人和你的立场一致,那么你就容易为某件事站出来;
- 凝聚力:和你同属于一个团队的人的观点更容易影响你;
- 地位:地位低的人更容易服从地位高的人;
- 公开场合:人们面对他人做的反应比私下里表现出更多从众;
- 事前承诺:如果裁判一开始作出了某项决定,那么其他裁判看到了,很少会改变该决定;
4. 从众的原因
- 逆反:当社会压力非常明显,以至于威胁到个体自由时感时,会表现逆反。
- 坚持独立性:当个体感觉自己是独特的,并且这种独特感是中等程度,则会产生较好的自我感觉,此时他们会维护自己的个性来保持独特。
- 我们只是追求正确方向上的独特性。我们不是要与众不同,而是要好于众人。
六、说服
1. 说服的途径
- 中心途径:关注论据,进行思考。更容易产生态度的持久改变,更容易影响行为;
- 外周途径:关注那些令人不假思索就接受的外部线索,不必考虑论据是否有说服力。比如熟悉易懂的表达更有说服力;品牌商常将自己与某一中形象联系起来。
2. 说服的要素
- 传达者
- 可信度:专家性(某一领域的专家;传达听众赞同的观点;自信的表达方式); 信赖性(听众认为传达者不是在说服自己时,更容易赞同其观点;听众认为传达者的观点站在了自身利益的对立面时,更容易赞同其观点;说话速度比较快时,也会增加可信度)。
- 吸引力和偏好:购买自己喜欢的明星代言的产品;漂亮的人的观点更容易让人信服;对于主观偏好,如涉及到自身品味、价值等,与自己相似的人的观点更易让人信服,而对于客观现实,比如美国的国土面积,会更容易相信陌生人;
- 信息内容
- 情感:被说服者心情好时,更易被说服;能够唤起听;众恐惧效应时,听众更易被说服;
- 双面论证: 在陈述观点的同时说出相反的观点并对其回应,则更有说服力
- 首因与近因效应:听众在听到所有观点后,隔一段时间,此时最先出现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如果让听众听完所有观点后立即表态,则最后出现的观点更有影响力。
- 沟通渠道
- 能增强流利程度的因素,更有说服力,比如顺口溜,押韵等;
- 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相比于影响、文字、演讲,更有说服力;
- 难度较大的信息以文字呈现时,更有说服力;而简单的信息以录像呈现时,更有说服力。
- 听众
- 态度与行为:顺从导致接纳(如参加典礼仪式、公开的游说以及筹款,会增强身份认同感);登门槛(一开始只是帮一个小忙,然后让你参加聚会,之后…)
团体效应:教众被割断与外界的联系,只与组织内成员发声联系,从而压力会导致更易接受观点。
4. 如何使他人不容易被说服
预先使他人公布自己的立场。如轻微攻击(不足以完全驳倒)别人观点,激起其反驳;
- 攻击他人观点,他人会愤怒从而进行反驳。因此,一味反驳B观点,可能反而引起人们对A观点的反驳,而坚定其对B观点的坚持,此时应该讲解B观点(如邪教,抽烟等),让人们了解它。同样,效果不佳的说服可能会起反作用,还不如没有。
七、群体影响
群体之间存在互动。群体影响包括三方面:社会助长作用,社会懈怠和去个性化。
1. 社会助长作用
他人在场会引发唤起,唤起能够促进人的优势反应,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即如果自己本来擅长,那么他人在场会使自己发挥更出色;如果本来不擅长,那么会使自己更笨拙。
被唤起的原因:
- 评价顾及,人们认为自己正在受到在场人的评价。这种受评引发的自我意识也会干扰自己本来就是优势的事情。
- 分心:自己由于分心考虑观众会怎样反应。
2. 群体懈怠
如果人们集体努力去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个人的努力却无法单独被评价,那么群体内成员在完成这样的任务时,会不那么努力,导致群体懈怠。这就是集体主义的危害。
而一旦个人努力能得到评价,比如让人们单独操作,有他人在场,都会消除这种现象。
3. 去个体化
个人处在群体之中,或者穿戴隐秘作用的服装时(如戴面具、化妆,在夜里),会被唤起,体验到一种匿名性。这种匿名性导致人们自我意识减弱,群体意识增强,从而导致自我觉察和自我约束的减弱,进而对积极或者消极的情境因素反应增强,从而使个人做出一些单独时不会做的事情。例如集体大声喊叫、暴乱等。
4. 群体极化
<br />群体讨论同样也会强化原有观点,即冒险的观点更加冒险,谨慎的观点更加谨慎。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之间的差距会扩大,如果X学生原本比Y更加善于思考,那么他们各自选择各自的群体,导致这种差距会扩大。
原因为:
- 信息影响:在观点相似的群体中,讨论中得到的信息大多有利于最初的选择,因此观点得到强化;
- 规范影响:当我们发现其他人观点和自己保持相同时,为了是他人更喜欢我们,我们会将观点表达地更强烈。
5. 群体思维
群体对和睦一致的要求可能会压倒相反观点。特别在群体成员强烈渴望统一性、或者群体与相反观点想隔绝,或者领导者暗示了他本人的意愿时,这种表现更为突出。因此,这种群体会导致决策的失误。
预防群体思维:从各方面搜索信息,客观评价各种可能观点。
头脑风暴的群体思维:大型的、面对面的头脑风暴,效果要差于每个人单独工作、再通过电脑交流。因为大型头脑风暴可能会导致群体懈怠,或者人们担心自己的想法被嘲笑。因此,更好的方法是先群体头脑风暴,再个人单独思考,小组成员通过书写、电脑进行互动。
6. 少数派:个人影响群体
当少数派内部观点一致、他们自信的坚持自身观点、多数派中开始有人叛离到少数派,此时少数派时最有影响力的。即使这不能导致多数派采纳少数派观点,也会导致其考虑其他方案的可能性,产生更优秀的方案。
有效的领导都表现出了能令少数派具有说服力的行为:靠不懈坚持自己的目标来赢得信任,常会流露出自信的领导气质来赢得下属忠诚。
八、偏见:不喜欢他人
当己方受到挫折,会导致对异方产生敌意,并将这种敌意发泄到替罪羊身上,有时候会针对更有竞争性的群体表现这种敌意;
人们常会认为自己的群体比他人的群体优越。即使群体的构成可能是毫无逻辑的,如同一天生日、通过投硬币分的组,这些同样都会导致群体内的上述偏见。
内群体偏见:人们常常偏袒自己的群体。因此,一个朋友的成就可能是我们感到骄傲,除非该朋友在某些与我们的认同有关的事情上超过我们。(嫉妒)
1.群体的认知根源
刻板影响是我们简化世界的方式,它会导致偏见,在认知表现上:
- 人们往往会夸大群体内部的一致性和群体间的差异性。如保守派以微弱优势赢得大选,会导致推断“人们已经偏向保守”;我们总以为其他种族的人基本是一样的。
- 一些独特的人,如孤零零的少数派人士,会让我们注意到在其他情形下不去关注的差异。我们对与众不同者的关注,使得这些人更加与众不同,如人们认为你天生具有天才般的智商,那么就会在你身上注意到很多在其他人身上忽略不计的事情。具有独特性的人,也会认为他人针对其的反应是因为其独特性,如某人今天头发没有打理,那他会觉得人们时刻在注意他的头发。少数派人士犯了一些独特的事情,会让人们建立该人与其行为的错误相关。同性恋杀了人,会使人们认为同性恋者都是危险分子。
- 归因错误:他人行为归因于内在品质,同样导致错误相关。而且人们总是假设世界是公正的,人们会得到其应得的东西。因此,人们会责怪穷人的贫穷是其懒惰所应有的报应,责怪妇女被强奸是因为其行为轻佻。
2. 刻板印象的后果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趋向于自行永久存在,并且拒绝改变。如果某个人表现于这种刻板印象不符,我们会将其归位特例。
刻板印象会通过自我实现来创造相应的事实。如果别人都认为你学习差,不友好,那么你可能真的朝这个方向发展。
人们在评价个体(个性化)时,比评价群体更为积极。因此尽管认为某个群体的人懒惰,但是当看到其中友好的个体时,人们会将这种刻板印象束之高阁。
九、攻击行为:伤害他人
攻击行为有两种:敌意性攻击,有愤怒等引起,以伤害为目的;工具性攻击,以达到其他目的攻击,如恐怖袭击。这里只讨论敌意性攻击。
如何产生攻击行为的三种理论:
- 本能观点,攻击的能力会不断累积,直到像泄洪一样爆发;
- 挫折产生敌意和愤怒,如果存在线索(如旁边有枪支),则可能引发攻击;
- 习得理论,通过亲身经理或观察别人的攻击行为而习得。
观看暴力节目会:
- 攻击行为出现增长,尤其是被激怒的人更容易出现攻击;
- 降低观众对攻击的敏感度,改变对世界认知,如看惯暴力节目的人,会对真实的暴力无所谓。
同样,观看色情节目,也会扭曲男人对于女性对性威胁的态度的知觉,会使他们认为女性实际上也会享受这种强奸,从而增加性骚扰。
如何减少攻击:宣泄并不能减少供给,反而发泄攻击会导致更多的攻击(态度与行为)。因此应通过减少令人厌恶的刺激(如体罚)、奖励非攻击行为、控制攻击工具(如枪)来减少攻击。
十、吸引和亲密:喜欢他人和爱他人
1. 什么造就了友谊和吸引
有助于最初人际吸引的因素:接近性、外表吸引力、相似性和被喜欢的感觉。
接近性:
①生活轨迹相交的频率越多,越有可能成为朋友;②相互交往的预期:如果有进一步交往、喜欢对方的语气,也会促进喜欢;③曝光效应:见到的次数越多,越有可能产生喜欢(除非这种重复是没完没了的)。例如广告的通过简单的重复,就能增加销量。
外表吸引力:
匹配现象:人们在择友或者选择伴侣时,一般倾向于选择那些在外表吸引力方面能与自己匹配的人(如果外表不匹配,吸引力较差的一方通常有其他方面的优势可以补偿这个缺陷)。
存在外表刻板印象:美的就是好的。因此我们会猜测漂亮的人更快乐、更热情、更开朗、聪明和成功。有时这种刻板印象会有自我实现的特性,漂亮的人确实会更加外向、不那么拘谨、社交技能更好。
什么对你最具有吸引力?真正的吸引力是完美的平均。此外,①进化心理学认为,男女相互吸引可能是一种繁殖策略,即男生更喜欢具有旺盛性生育能力,如胸大、屁股大的女生,女生更喜欢具有旺盛男性特征的男生;②对比效应:取决于比较标准,对于更看过更漂亮女生图片的男生,妻子对其吸引力减小;对比效应也会影响自我知觉,当看到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同性,我们会觉得自己缺乏吸引力;③所爱的人的吸引力:一个人小时候的外表吸引力不足,却在四五十岁时变得很有魅力。一个相貌平平的少年,但是拥有热情、迷人个性的人,成年后会变得非常有魅力;还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现象。
相似性与互补性
物以类聚:某人态度价值观与你越相似,则你会越喜欢她。
互补性(对立)很少产生喜欢。快乐的人更乐意和快乐的人为伴,而忧郁的人更多是和同样悲观的人在一起。
当被告知某些人他们被别人喜欢仰慕时,他们会产生一种回报的情感。由此可能造成互相喜欢。
总的解释:我们喜欢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回报、或与回报事件相联系的人。当我们与某人交往的回报大于付出的成本,则更倾向于维持这种关系。例如:我们喜欢和那些能给我们带来愉悦的人交往;或者与回报相关的事物,比如我们正在愉悦的享受音乐,此时对周围事物评价更积极,可能会认为一个相貌平平的女生也是具有吸引力的;双方观点相似时,我们会觉得自己的观点得到了支持,也是一种得到了回报。
2. 什么是爱情
爱情三分理论:
- 激情之爱:包含着情绪的急转突变,忽而心花怒放,忽而伤心绝望。
- 情绪的两因素理论:任何生理唤醒都可以归因为某种情绪。如果我们把生理唤醒(心跳加剧、双手发抖)归因为外部原因,则不会产生这种爱的感受;如果归因为产生了爱情,则会增加这种感受。例如著名的过桥实验。再如喝咖啡后,如果将心跳加速解释为咖啡因,则不会对对方产生感觉;如果解释为自己被对方吸引,则会产生爱的感受。总之,在一个浪漫的情形中,任何刺激(包括疼痛)造成的唤醒都可以被解释为激情。
- 伴侣之爱:关系维持的时间越久,产生的波动就越少,最终产生稳固而温馨的爱情。激情随着时间冷却,其他因素的重要性在增强,如共有的价值观。
3. 哪些因素促进了亲密关系
- 依恋。有三种类型:婴儿被放在一个陌生的环境
- 安全型依恋:母亲在场,舒适玩耍了;母亲离开,会变得紧张;母亲再回来,会跑向母亲并用抱一会,再快乐玩耍。这种成人很容易和别人亲近,并不会因为对别人太多一拉或被抛弃而感到苦恼;
- 回避性依恋:母亲离开时,虽有内部唤醒,但少表现悲伤。这种成年人回避亲密的关系,往往对这种关系表现较少的兴趣,更倾向于摆脱这种关系,更有可能涉足没有爱情、只有性的一夜情。
- 不安全型依恋:在陌生环境中,会焦虑的黏在母亲傍边,母亲离开他会哭泣,母亲回来后会对其表现出冷漠或者敌意。成年人会表现出对他人不够信任,有较强的占有欲和嫉妒心,和同一个人的关系可能会反复出现破裂的情况,在冲突中更容易情绪激动。
- 公平。真正的友谊:人们在几乎得不到回报时也去帮助朋友;真正的朋友:在你根本料想不到他会和你分享时,他却做出了这种分享的行为。亲密关系的两人中会有长期的公平原则,例如他们在一起是因为两者的实力相当;做家务要平均等。
- 自我表露:我们在沮丧时更倾向于自我表露。对于那些我们倾向于与之更多交往的人,也会更多自我表露。有些人很擅长引发他人的自我表露,即使他们本身很少表露自己。这些人是很好的倾听者:交谈时,他们会保持高度注意的面部表情而且总是显得乐意倾听,对方说话时总是时不时插一些支持性的话语。这些人是共情、敏感并善于思考的人。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互联网上容易建立亲密关系,因为互联网上很容易自我表露。
十一、利他:帮助他人
1.利他行为的解释
社会交换理论(成本——收益):由代价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的追求所驱动的。帮助行为对自我价值感有积极作用,而且会将自己看做是乐于助人的人,这种标签使得人们做更多的好事。
这里的收益也可以是来自于内部的,如试图消除内疚感、感到愉悦、安心等。人们在犯错之后会行善,除了减轻内疚感,也需要恢复动摇了的自我形象和期望,确立积极的公众形象。
对于成人来说,本身处于消极心境(愤怒的消极心境除外)中,更可能帮助人,以抵消这种不良更感受。而在儿童身上则相反,可能是儿童从读故事中觉得不帮助别人会更快乐。
快乐的人也更倾向于帮助人以维持这种快乐。因此,帮助别人和内心积极的心境相互促进。
社会规范理论:互惠让我们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社会责任也要求我们帮助他人。
进化心理学理论:两种形式的帮助行为:奉献于近亲(亲缘选择)或者奉献于有互惠关系的人。从亲缘选择上看,人们会偏袒和自己有共同基因的人(父母愿意为孩子牺牲,而孩子却大多不愿为父母牺牲,因为孩子的基因是传承的必要)。因此,自私的基因存在于社会中。
真正的利他行为:基于共情的利他行为。即我们的共情被唤起,此时我们的利他是不求回报的。
2.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旁观者效应:有旁观者在场会大大降低我们的帮助行为。随着旁观者的增加,会使我们:
- 更少注意到这个事件(例如大街上可能注意不到旁边的晕倒的人);
- 更少将其解释为紧急事件(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关心外界,但看到他人很平静,因此自我解释为事情不紧急;同时,众人在场可能会影响彼此对该事件的解释,如认为这只是在作戏,不是真的);
- 更少感到责任感(群体效应)。
什么时候最愿意去帮助他人:
首先,减少抑制帮助的因素,如减少突发事件的模糊性(正确清楚的解释事件,而不只是说有人偷东西,应该说有人偷了个手机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产生个体化的吸引(去个体化使个人责任感变低。唤起自我意识,如告诉他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呼叫他们的姓名等),增加旁观者的责任感。还有留面子技巧(先让帮大忙,如果对方不愿意,则请求帮一个小忙,”总可以吧“。这种技巧会激起人们的内疚感,既然不能帮大忙,那就帮一个小忙吧),给对方贴标签(你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其次,社会教化。在某些大部分人不会提供帮助的情景下,通过暂时性的积极承诺,可以促进其帮助行为。例如“你认为自己不会去献血的话,回复‘是’”,此时大部分人不会回复‘是’,而增加了其去献血的可能。注意不能过度奖励帮助行为,因为这会使做好事的人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为外部原因而非自身动机,会产生抑制。
十二、冲突与和解
1. 什么引起冲突
1)社会困境**
当人们将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就会社会困境,如囚徒困境和公共的悲剧。这里公共的悲剧是指,如全球变暖、臭氧层变薄这些。当危害分摊到所有人身上时,就会显得微不足道,每个人都想我扔一片垃圾无关紧要。
解决办法:制定法律;划分较小的社会群体使人们有更多责任感(提醒:你们这15户该节约用水了);通过增进交流减少不信任感(囚徒困境);改变激励机制使合作行为有更多的回报;社会教育;
2)为稀缺资源而竞争
在两个条件下会更容易引发竞争:
- 人们感觉到如工作岗位能稀缺资源是有限的和零和的
- 一个明显的外团体成为潜在的竞争者。
3)不公正
人们认为自己付出与回报不匹配(通过比较,即我的付出/我的回报!=你的付出/你的回报),会引发冲突。
4)误解
由于对对方目标和动机的误解,会引发更大的冲突。而在群体中,由于群体思维的极化效应(我们群体是好的,他们是不好的),这种误解可能引发群体冲突(种族、国家冲突)。
冲突中的双方存在镜像知觉,即都认为我们是好的,是有诚意的,他们是坏的,例如美苏争霸,这造成双方谁都无法首先放弃大规模军备准备。
另一个错误观念:认为尽管对方领导人是邪恶的,但是其控制和操纵的民众是支持我们的。打伊拉克时美国曾幻想伊拉克人民会帮他们,事实上民众在战后不断抢劫、攻击美军。
2. 怎样获得和平
如促进内群体一致性,如同学校穿一样的校服,会忽略种族差别,把他们看成我们。
国家间冲突气氛太紧张时,可以用GRIT(逐步、互惠、主动地减少紧张)方法逐步缓和紧张状态。
十三、社会心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精神病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在诊断治疗病人时,他们常会出现相关错觉,如事后聪明等,因此依靠直觉的诊断不可靠,必须用严格的检验来证明。
- 抑郁。抑郁者有一种消极的解释风格,他们更加自责、用更消极的看法去解释和回忆事情,对未来不抱希望。抑郁与负性思维互为因果。抑郁的心境:退缩、阴郁、哀怨等,消极归因(把不好的事情归因于自己内在);另外,轻度抑郁的人尽管也有消极看法,但是他们表现出很多超出一般人的客观性和现实性。
- 孤独。长期孤独的人处于一种自我挫败(self-defeating)的社会认知中,他们同样会消极归因,感到自己和别人交往时给对方留下的印象是不好的,因不良的社会关系责备自己,并认为绝大多数事情不是自己能控制的。而且他们还会消极的知觉他人,如会觉得对方没有兴趣和自己交往,对方看不起自己等。
- 焦虑。社会焦虑:当我们想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但又怀疑自己能否做到时,会感到焦虑。害羞是一种过分个人化的态度,这类人过度敏感和担心别人的想法,从而产生社会焦虑。他们常常高估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和评价程度。更重要者,害羞的人对自己的敏感也有清晰的认识,他们也希望自己不再担心别人的想法和接下来该说什么。
社会心理治疗方法:
- 通过行为引发内在变化(行为影响态度,如在假想情景中扮演自信的人,会逐渐真变得自信);
- 打破消极态度和行为所形成的恶性循环(上图):对行为技能的训练(锻炼如何社交的技能)、积极体验改变后的自我知觉(让他们做一些成功的事情后,例如约会,告诉他们,他们很棒,让他们相信自己确实是有能力可以做到的的)、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注意到失败的外在因素)。
- 将人们情况的改善归因为内在(如告诉减肥成功的人他们的成功是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而是不是外在的参加了减肥班)。
社会关系与幸福感:有亲密的、支持性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幸福感和健康
获得幸福感的十个方法:
- 认识到持久的幸福并不来自掌握他。人们总是会适应环境,掌握金钱不一定会让你幸福;
- 控制你的时间(有幸福感的人常感到自己能控制生命,例如设立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制定计划等。我们常常高估自己一天内能完成的事,但是低估自己一年内能完成的事。因此积少成多);
- 故意表现出幸福(可以暂时假装心情,如微笑,此时自然会感到心情好一些;说话时也感到积极的自尊、乐观和友好,体验这些情绪可以引发这些情绪);
- 寻找着合适的工作和休闲方法,使得你的技能得以发挥。(幸福的人通常处于一个叫全神贯注的圈里,专心于一个挑战自我而不会压到他们的任务。对于休闲,从事园艺、交际或者手工制作,要比从事奢侈休闲令人体验更好)
- 参加运动(有氧运动可以抑制抑郁和焦虑)。不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笨拙、终日懒散、无所事事的人。
- 保证足够的睡眠。幸福的人过着积极、精力旺盛的生活,同时也预留的时间补充睡眠和恢复独处的宁静。
- 优先考虑亲密的人际关系。与那些非常关心自己的人建立亲密友谊,对之倾诉。要决心培育你最为亲密的关系:不要认为他们对你好是理所当然的,要像对他人那样对其显示出友善、肯定,一起玩耍一起分享。
- 关注自我之外的事物。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可以促进自我的积极认知。
- 记录感恩日记:每天停下来思考生活中的积极方面。
- 照顾你的精神自我。对许多人,信念提供了一个支持性的群体、一个超出自我关注的理由、一种生活目的和希望的意识。可以去有一个虔诚的宗教信仰。
后记
心理学对于投资者和创业者来讲都是非常有用的知识,尤其在互联网、消费、居民服务这几个领域,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首先,对于创业者来说,学习心理学可以帮助你了解人类大体上的行为规律,使你能更好地预测,一个产品或者服务,他的需求有多强、受众有多广、市场开拓和用户行为培养会有多难。很多创业者往往总是对产品过度自信、或者说对人类因为一款产品而改变自己行为的速度过分乐观,总在讲自己的产品多么具有颠覆性、解决了用户多大的痛点、面对的市场多大,但实际上如果对心理学有一些了解的话,就会明白:
- 产品仅仅有微小改进的话,很难促使用户改变自己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当外部刺激太小,人类往往忽略,或懒得改变);
- 推广新的消费和生活理念,是一件漫长而艰辛的事,真正革命性的产品往往也只革了一小部分人的命而已(大多数成年人的观念难以被外力改变,除非生活本身发生巨大变化);
- 人们经常抱怨的「痛点」不一定真的痛,基于痛点来推倒「需求」再来设计产品,很可能不是用户需要的(人们表达自己喜好往往不准确也不系统,很容易受到环境左右而随波逐流);
- 人很难预测他想要什么,但是很擅长接受他已经有的东西(人类不擅长预测,但擅长解释现实、适应现实);
- 逻辑上的无懈可击,不代表现实就一定遵照逻辑,换句话说,一件事「应该如何」和一件事「实际如何」往往有差别(有时候,理性的力量,比起道德压力、社会压力、同类压力、舆论压力来讲,还是太弱了);
- 等等等等
这也是为什么,你会看到,很多仅仅是比现有产品「更好用一些」的创新死掉了,很多所谓「革命性产品」花了数十年还没有被市场接受而死掉了(现在死得更快一些,创业者和投资者的耐心都比较有限),很多呼声很高的看似很吃香的东西最后市场反应冷淡。想要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仅仅有一个点子或者几个点子是不可能的,需要无数的点子才能打造出一款 iPhone 这样的产品(无数科技上的创新,完全区别于功能机的操作方式,独特的美术和工艺水平,完善的生态和商业体系,运气爆表撞到一个完美的时间节点),而且代价巨大。
所以为什么说创业 99 死 1 生,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容纳其活下来的空间太小,而推动改变的阻力太大。那么学习心理学第二个优点就出来了:认识到人(尤其是自己)是有局限性的,该失败的时候乖乖接受失败,不要越陷越深导致身败名裂。
从另一方面讲,对投资人来说,除了上述这些创业者需要知道的点之外,作为投资人肯定明白,资本市场很多时候不是一个理性的价值投资市场,而是一个被情绪主导的赌场,其中,「赚一票就走」的投机心理 和 「害怕错过封口」的恐惧心理(可能也是投机)都是市场中非常主流、也非常值得警惕的情绪。当然,投机很有可能无法避免,也许投机要比价值投资赚钱快且简单得多,但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支配市场情绪和社会情绪的能力的,要想这样做需要极强的权力和恰当的社会历史背景,而且说白了集权者的下场都不好。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一个正常人能把握好「泡泡吹多大会破」这项技术。小赌怡情,大赌伤身,基于价值判断来做投资,风险会稍微小一些,当然,是正确的价值判断。
另外,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对投资研究和市场调查都很有帮助,尤其是调查问卷该怎么写,什么样的调研结果才算有效,这里不专业就很容易被蒙蔽,然后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说「你有多喜欢淘宝」和「让你给淘宝打分 1-10 分你打几分」,这两个问题,本质都是你想知道用户喜欢不喜欢淘宝,但得出来的结果会非常不同,不仅数据结构上,同时因为问法不同用户理解也会非常不一样。因为人的想法不是拿尺子可以量出来的,而是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出来的,那就很可能是主观的、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比如提问方式、选项结构和排列、提问者的态度和相貌等等,所以怎么科学地测量人的想法,怎么科学地去理解人的行为,这是很深刻的一套学问(所以心理学还是有门槛的)。
最后想到一点,很多投资人喜欢对标美国市场和日本市场来看中国市场的发展,有的时候可以,但有的时候很有风险,因为中国和这些发达国家区别不仅在经济水平上,文化差异也非常明显,在美国能火起来的商业模式很多在中国是不成立的,比如说二手车,中国现在人均二手车交易量比美国低几个数量级,你说这是因为中国汽车市场不发达么?不是,很多人就是不接受二手车,再便宜也不接受,这里面很多社会心理因素在里面,不仅仅是经济因素。很多社会差异的来源和因果关系,学了心理学之后能想得更全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