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
英文名:《Social:Why Our Brains Are Wired to Connect》
作者名:[美] 马修·利伯曼(Matthew D. Lieberman)
译者名:贾拥民

image.png

前言

《社交天性》这本书从人类本能的角度来讨论社交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影响。

马修·利伯曼是社会认知神经科学领域最著名的学者之一,在2007年获得了美国心理学家协会颁发的“杰出科学奖”。1999年,作者在哈佛大学获得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经过对人类的不断探索写出此书,给心理学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本书依据近几十年来快速发展的神经科学告诉我们:进化给人类最厚重的礼物是大脑,而大脑的神经机制决定了人类天生就要与他人和社会互动连接的根本属性。这就从根本上重新解释了人类行为背后一些最深层次的动机。

这本书向我们讲了驱动人类社交的三大动力,分别是连接心智解读协调

一、连接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关系保持得好,我们就会觉得快乐;如果关系破裂,我们就会觉得痛苦,这种痛苦也被称为“社会疼痛”。不管你是肉疼还是心疼,对大脑来说都是一样的。

网络球实验中让两个实验员A、B进入实验室,假装不认识。当真正被测试的人C进入实验室后,A装作偶然发现一个球,传给B,B又传给C。当三个人玩得正开心的时候,A只传给B,B传回给A,不带C玩了。过了一会儿,实验结束了。不知情的C从实验室出来觉得有点生气和难过,他的身体通过核磁共振的检查也传递出这一信息,二者的结果完全一致。这个实验说明,当A、B不带他玩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社会连接断了,所以觉得痛苦。

合作可以增强社会连接,带来愉悦感。我们天生富有同情心,帮助别人会让我们更开心。

如果一个人被要求观看另一个人被电击的情景,他和被观看的人都觉得非常的痛苦。这个时候研究人员就会问他是否愿意和被电击的人交换,80%的人都会同意。有的时候,我们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二、心智解读

说白了就是怎样能够更快、更准确地理解到别人的意思。主要有两条路径,一个是我们的心智化系统,一个是镜像神经元。心智化系统也是逻辑推理能力,会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加慢慢成熟。简单来说,就是我们通过一些抽象的刺激来了解他人的想法,比如说表情、反应等。

镜像神经元,从名字看就能感觉到这个系统像照镜子一样,我们通过别人具体行为的刺激来了解他人的想法。比如说你看到别人在吃炸鸡,你也情不自禁地想到炸鸡的味道;当你看到蜘蛛、老鼠的时候,你也会觉得好像有东西在身上爬一样,浑身不舒服。

这两种系统是互补的,一个活跃一点,一个安静一点。有了这两个系统,我们可以更快地理解别人的意思,与别人建立亲密连接。

三、协调

协调就是不断了解自己、调整自己,让自己更快地融入这个社会。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大多是从别人对我们的反馈得来的。

有一个男女配对的实验,把1-100这100个卡片随机分给50个男生和50个女生,让他们进行随机配对。配对成功后,他们会得到背后数字之和十倍的奖金。比如说,男25和女40配对成功,就可以得到650美元的奖金。但在这个过程中谁都不能告诉别人他后面的数字是什么。很明显,这个游戏要想拿到更多的钱,肯定是要和数字是99、100的人进行配对,于是很快就有两个人被大家争抢。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背后的数字是什么,但是根据大家的反应他可以猜测到自己的数字很大。这就是典型的靠别人的反馈来判断自己的行为。

我们总在跟着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这就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要想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就要进行自我控制,这里作者给出了三个方法:

  1. 抑制:尽量控制好自己的表情、语调等身体语言。
  2. 重新评价:改变看问题的视角,不要一条道走到黑,钻牛角尖。
  3. 情绪标签化:用各种方法去把情绪表达出来。比如说和朋友吐槽、写日记等等。

后记

亿万年的进化历史造就了人类最具特殊性的器官——大脑,而人类大脑特殊性绝不只是我们拥有记忆、推理等认知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大脑同时具有社交天性;这一神奇而伟大的天性是由社交连接、心智解读和协调三大力量驱动的。这就是《社交天性》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核心观点。
其中,

  • 社交连接是指人依赖社会群体而存在和渴望融入社会之中的天性;
  • 心智解读是指人在社交活动中准确理解、把握和预测别人意图从而实现合作的本能;
  • 而协调则是人们认识自我、塑造自我、控制自我以适应社会的内在发生机制。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