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用绩效考核代替反馈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将及时反馈视为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可以确认员工过去的工作成果,指导未来的工作方向,使员工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
员工做错了要反馈,做对了要反馈。
用绩效考核代替反馈,结局可能适得其反。
作为管理者,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员工去完成任务,并做好平日的辅导。对于指导和反馈,员工是有非常迫切的需求的。
员工需要通过反馈来总结过去、指导未来,管理者需要给员工及时反馈来保证团队方向始终一致。绩效考核的结果是员工和管理者都需要承担的责任,一个普通的管理者会使绩效考核变成员工的噩梦,而一个受到尊重和信任的管理者会让考核结果皆大欢喜。
建立相互之间的尊重和信任的方式:通过正面反馈,培养员工的自尊心,达到让其自律的目的。员工便会自发的向着考核标准努力。
一个人的自尊心越强,自律水平就越高。
先看到别人缺点,是人的本能。管理者必须压制这种本能,变得善于发现员工身上闪光的地方,表扬并强化它。员工也会在积极的反馈中,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更有勇气和力量承担绩效考核的结果。
二、警惕“推理阶梯”,避免误解和伤害
反馈分为两类:
- 鼓励式反馈,即正面反馈;即员工做对事情时,管理者给与的反馈,俗称表扬。
- 纠正调整式反馈,即负面反馈。员工做错事给与的反馈,俗称批评。
生活中,个人的判断大部分基于自身的主观认识而非事实,这会产生许多误会。
管理者对待员工,一定不能轻易的对员工做推理,一些错误的推理如果不能及时澄清,就会激起员工的反感,影响团队的整体氛围。推理的能力是人天生的能力,但并非每次推理的结果都是正确的。
我们不能不经过了解,就为某一个结果定性。我们只能说这是我们的想法,只有通过详细的了解,我们才能确定是要批评还是表扬。
推理的三个步骤(我们称之为“推理阶梯”):
- 收集数据
- 选择性接收数据
- 赋予意义,得出结论,采取行动
- 我们做决定前可以自问:“这有没有可能只是一个推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三、通过正面反馈,引爆你的团队
管理者留住一个员工的重要手段,就是塑造有吸引力的工作氛围,千方百计保持和强化员工的工作热情。在日常中找出员工的闪光点,作出积极有力的正面反馈。
管理者的正面反馈分为三个层次:
- 零级反馈:无动于衷
- 如:微微一笑、“还不错”的表达方式
- 对员工的工作不仅不会产生任何促进作用,反而会让其消极怠工
- 在群体中,每个人做任何事情时,都希望得到来自群体的反馈和认可。只有获得反馈,才有安全感、归属感;否则只会产生浓浓的孤单感,丧失对外界探索的欲望。
- 并且若员工未得到应有的反馈和认可,便会陷入自我怀疑,感觉自己做任何事都没有意义,自然无法全情投入。
- 有功不赏是管理中的大忌
- 二级反馈:口头表扬
- 公开的、正面的表扬会让员工明确以后的工作方向,深刻认识到工作的意义。
- 不要讲员工的每一个正确的行为跟钱挂钩。
- 金钱的两个弱点:
- 衰减:如果不能持续增加,兴趣会迅速降低。
- 腐蚀:会让很多事情丧失原本的意义。
- 优秀的企业是他们的愿景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使成员迸发出强烈的奉献精神。
- 三级反馈:表扬并告诉他原因
- 管理者的终极任务:通过各种手段塑造调整员工的行为。
- 塑造员工的最佳时机是员工做对事的时候,即:需要加强正面反馈的时候。
- 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让员工明确知道他做了什么事情会的到表扬。
给员工正面反馈的另一个作用是:为团队营造独特的价值观以及团队文化,增强团队凝聚力,即使遭遇困境,也不会让团队陷入一盘散沙的境遇。
四、负面反馈时,对事莫对人
负面反馈,常用的“三明治”反馈模式(不推荐):
- 第一层:表扬员工平时工作做得不错;
- 第二层:指出员工现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层:告诉员工改进之后会达到的成就。
以上这种沟通方式的缺陷:员工有选择的接受表扬的词汇,而忽略真正的问题。
负面反馈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带有明显主观色彩的词汇。如:“你总是”,“你从不”等。
正确的负面反馈:四大流程:
- 准备事实:“事实胜于雄辩”,并且需要准备与员工谈话的情绪以及对谈话后果的心理预期。
- 谈话:注意细节:
- 设定情景:说明谈话主题,如:“我这次来,主要是想跟你了解下最近的工作情况”
- 给与反馈:反馈的参考标准:事实影响后果。通俗而言,就是将一件事的事实、产生的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一次性说给员工听,中间不停顿(不提供反问,避免找借口,并且针对性极强,易激化矛盾)。
- 示例:小王多次开会迟到,进行讨论
- 事实:小王这周一开会你迟到了
- 影响:迟到后,大家的思路被你打断了。会议的时间也延后了……
- 后果:如果长期如此,会影响整个团队开会的时间不可控。并且迟到会不尊重他人……
- 示例:小王多次开会迟到,进行讨论
- 鼓励和倾听
- 如员工情绪不稳定,先安抚员工情绪,待稳定后在对话。
- 可给予一些正面反馈与鼓励,人在自信的时候,才敢承担自己的责任。
- 商讨改变
- 应该让员工发表更多的意见,唯有此,员工自己才有意愿去执行自己承诺的改变。
- 行动总结:
- 行动:目标的具体步骤
- 将反馈结论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谈话内容才能落地。而不仅仅在口头上。
- 跟进计划:
- 优质的反馈,可以产出全新的行动方案。
- 日常需要做跟进与监督。
一般日常的反馈,只需执行“准备事实”、“谈话”即可。涉及团队利益等,可追加后两步。
总结
- 正面反馈适合塑造和调整员工的工作行为,负面反馈也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 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正面反馈与负面反馈的最佳比例是:4:1;较差的氛围是:1:6
- 自尊是从一次次被肯定的经历中获得。作为管理者,需要不断的给员工获得自尊的机会。
- 管理者需要尽可能压制发现别人缺点的本能,应该多善于发现员工闪光的地方,表扬和强化它。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的积极反馈中,明确自己的方向,更有勇气和力量承担责任。
- 管理者切忌用主观思维去批判员工的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