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聚在一起是为了进步,为了赢得胜利。
团队就是“球队”,目标是“赢球”
我们期望将团队比喻成球队,那样员工会跟容易理解很多事情,主动做与团队发展方向一致的工作。
日常的团队管理中,可以随时随地的向员工传达团队的目标,利于打造一致性。
频繁传达可能让员工心理麻木,产生不应有的效果。
任何一个员工需要反馈的时机,都是打造团队一致性的好时机。
员工在倾听管理者反馈的时候,往往是非常认真的。因此管理者应该抓住机会,向员工传达一致性的理念。长久以往,才能让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更加亲密,为完成重大的目标提供重要的信任基础。
- 当员工离职时:可用一致性的方式将离职员工与整个团队划清界限,不至于影响现有员工工作状态。
- 发奖金时: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发奖金的同时,可以鼓励表现优异的特质,以引导团队成员往优异的方向发展。
以目标一致为前提,领导者管理团队的效果会事半功倍,即使对于表现优异,但目标偏离的人,也一样可以引导纠正。
员工为企业的成长投资了最宝贵的资源——时间,因此企业要保证在这些时间内让员工有所提升。企业管理者严格管理员工,是为了提升员工的职场价值。
管理者的管理员工必须与团队目标一致,这样才能做到 1 + 1 大于 2 的效果。并且团队成员会自觉通过进步提升自我价值。这种一致性能激发团队成员的潜能,不断鞭策自己进步。最终实现团队与个人利益的“双赢”。
管理者可严格管理团队成员,是对成员工作时间的负责,是为了成员可以更快的增值,拥有更强的职场竞争力。
把你要员工做的事,变成他自己要做的事
管理员工,如果在后面推(批评、督促、惩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会让员工产生逆反心理,丧失工作的积极性。相反,如果能让员工意识到努力向前是他自己的事,在前面拉一把,那常常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很多员工始终觉得自己是在为老板、企业、父母、孩子工作,却不是为自己工作。
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 强化员工为自己工作的观念
- 小米:我在这里工作,是为了增加我的能力,我的接触,丰富我的经验,不是为工作而工作,也不是为了领导而工作
- 用共同的目标管理
- 我们很难做到价值观的统一,但可以做到让大家有共同的目标。
- 要让员工知道,这不是企业,不是管理者的目标;而是所有人共同的目标
- 适度、有效授权
前员工是熟人,而非路人
管理者对前员工的态度,现有员工会看在眼里,并放在心上。若与前员工的关系处理不好,容易对现有员工造成消极的心理影响。
员工入职与离职:
- 入职:员工留下来,我们可以考虑从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作为目标,去提升他们的能力。
- 离职:员工若提出离职等,意味着他们或许找到更好的去处,我们应该恭喜,并尽可能的帮助他适应新的环境。比如:辞职证明,办理关系转移等,并祝福员工工作顺利。
善待前员工的好处:
- 给现有员工做示范作用
- 维护企业口碑
- 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如:新公司的合作机会
善待前员工,增加商业机会?
- 建立前员工联盟,如:每年邀请参加聚会,分享交流
- 如:阿里巴巴每年邀请一万多人参加阿里巴巴前员工聚会
- 投资创业员工
- 评估项目,争取提供创业支持
- 优势:对前员工的能力,态度、谈判能力、意志力等方面会有更清晰的了解,利于评估项目及创始人。
总结
人是企业宝贵的资源,无论是在职还是离职员工,只要与企业相遇过,就一定会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价值。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首要条件是重视人、培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