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只要你愿意坚持下去,起初看似微小和不起眼的变化,会随着岁月的积累,复合成显著的结果。

知识图卡:





图卡说


1.知识描述:

微习惯的复利效果令人叹为观止,有个公式是每天多做0.1和每天少做0.1,一年以后,每天多做0.1的结果是37.78,少做0.1的是0.03。每天多做0.1的通过365天的累积结果居然约为每天少做0.1的1259倍。当下看不出差距但是时间都在默默的纪录着。这印证了一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但在生活中很多人因为得不到及时反馈,总觉得自己的努力白费了,然后放弃努力,最终没能获得理想的结果,这正是书中所说的潜能蓄积期,在潜能蓄积期会经历失望谷地,这是最容易放弃的时候。

2.向上思考:

该知识点的底层逻辑应该是经济学里复利的多概念,即指在计算利息时,某一计息周期的利息是由本金加上先前周期所积累利息总额来计算的计息方式,也即通常所说的”利滚利”。

3.模向思考:

这个知识点让我联想到了1、荷花效应,一个荷塘里的荷花第一天开一朵,第二天开两朵,第三天开三朵……第三十天开满,那么什么时候能开一半呢?按照一般推理逻辑应该是第15吧。但答案是第29天。从半荷塘的花到一整荷塘只需要一天时间,但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坚持到了第28天之后却放弃了。他们不知道其实自己离胜利之差一步了。
还联想到了《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一书里把习惯的养成分成了三个时期:反抗期,不稳定期、疲倦期,其中不稳定期失败率高达40%。这几个阶段相当于书中写到的潜能蓄积期。

4.精力联想:

我从2020年疫情期间开始坚持画画、制作短视频,坚持日更了60天,但是播放量和粉丝数量增长都很少,也没有实现变现。发布了60多条短视频后的一段时间感觉很没劲,觉得没有坚持到底意义和必要了,有强烈放弃的念头。后来改日更为周更还是坚持下来了,其中有两条短视频播放量破万,点赞量破百。感受到了一些积极的反馈又有了坚持的动力。后来在11月用短视频作品参加国家315公益广告大赛,获得了全国金奖,并实现变现1万+。这是我自己经历过的小习惯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的经历。这让我跟笃定的去培养更多的好的微习惯。

5.指导行动:

1、从微小的改变开始,一开始不要贪多、贪大,让习惯变得没有负担,很容易完成。
2、对每天的完成情况简单记录,给自己及时的正向反馈。

个人反思


DAY 1

1、我想养成/戒除的一个习惯是:坚持完成报名的课程

2、在这中间我遇到的阻力是: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开始积极,三天左右就放弃了

  • 在2020年,因为疫情,空闲下来的时间买了很多的课,很多的衣服,很多的居家用品,几乎每天都在收包裹和听课。但是,我买了18个课程,但是真正听完的,学完并完成作业的,只有2个。

    这2个课有什么共同点呢?
    第一个课程,因为是和别人拼课,我是录制人,所以我有压力,有外部动机,促使我必须把课程学完,并且学好,我认真写笔记并分享给同伴,获得了很大的动力感⭐️⭐️⭐️⭐️。
    第二个课程,因为是线下的,我每次课都很认真,因为在团队中 ,有学员的帮助,而且我是小组长,我要为全队成员做好带头工作,所以我非常认真学完了这7天的线下课,并回单位做了分享,深受好评。

  • 在2021年,我反思自己的线上课程,因为是自己单人听课,虽然会有助教督促,但是还是会自己给自己找借口而不去完成,所以今年最大想养成的习惯就是坚持完成报名的课程

    3、我可以通过养成…的微习惯来破除阻力

  • 任何课程,都找人组队,3-6人组成小组,共同监督学习,共同进步

  • 每次完成课程,都给自己课程同等金额的奖励,正面肯定自己的进步

4、为了习惯最终养成,我应该塑造怎样的身份来帮助自己养成习惯,获得结果?

  • 我应该塑造一个积极,阳光的形象来帮助自己
  • 坚持小红书每天发笔记,让更多人见证我的成长,既然知道自己外部动力能增加学习效果,那就把自己的曝光在朋友圈中,让大家看到我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