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ise 是什么
Promise 是异步编程的一种解决方案,比传统的解决方案——回调函数和事件——更合理和更强大。它由社区最早提出和实现,ES6 将其写进了语言标准,统一了用法,原生提供了 Promise
对象。
所谓 Promise
,简单说就是一个容器,里面保存着某个未来才会结束的事件(通常是一个异步操作)的结果 Promise 提供统一的 API,各种异步操作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
异步操作有哪些:
- node.js 中 fs 模块的文件操作
- 数据库操作
- AJAX
- 定时器
- ……
以下的异步操作都使用了传统回调函数的方式
// fs 文件操作
require('fs').reqdFile('./index.html', (err,data) => {})
// AJAX
$.get('/server', (data) => {})
// 定时器
settimeout(() => {}, 2000)
Promise
对象有以下两个特点:
- 对象的状态不受外界影响
Promise 实例中有两个属性一个是 PromiseState
另一个是 PromiseResult
(在“基本用法”中会提到)
PromiseState
保存着 Promise 的状态:
- pending——任务未完成
- fulfilled——任务成功
- rejected——任务失败
只有异步操作的结果,可以决定当前是哪一种状态,任何其他操作都无法改变这个状态。这也是 Promise
这个名字的由来,它的英语意思就是“承诺”,表示其他手段无法改变。
- 一旦状态改变,就不会再变,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这个结果
Promise 对象的状态改变,只有两种可能:从 pending 变为 fulfilled 和从 pending 变为 rejected。
只要这两种情况发生,状态就不会再变了,会一直保持这个结果,这时就称为 resolved(已定型)。如果改变已经发生了,你再对 Promise
对象添加回调函数,也会立即得到这个结果。这与事件(Event)完全不同,事件的特点是,如果你错过了它,再去监听,是得不到结果的。
注:很多时候为了方便会将 resolved 状态代指 fulfilled 状态
为什么使用 Promise
一、指定回调函数的方式更为灵活
传统方式必须在启动异步任务前指定回调函数,而 Promise 可以在异步任务执行绑定回调函数,甚至可以指定多个回调
二、支持链式调用,可以解决回调地狱的问题
回调函数嵌套调用,外部回调函数异步执行的结果是嵌套的回调执行的条件
这样使得代码不便于阅读和异常处理,通过 Promise 链式调用解决回调地狱问题,但是只是简单的改变格式,并没有彻底解决上面的问题真正要解决回调地狱,最终解决方案是利用 await
和 async
关键字
基本用法
ES6 规定,Promise
对象是一个构造函数,用来生成 Promise
实例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 ... some code
if (/* 异步操作成功 */){
resolve(value);
} else {
reject(error);
}
});
Promise
构造函数接受一个函数(executor)作为参数,该函数会在 Promise 内部立即同步调用。函数内部有两个参数分别是 resolve
和 reject
,它们也是两个函数,由 JavaScript 引擎提供,不用自己部署
- resolve 函数
将 Promise
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成功”(即从 pending 变为 fulfilled),在异步操作成功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的结果赋给 PromiseResult
- reject 函数
将 Promise
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失败”(即从 pending 变为 rejected),在异步操作失败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报出的错误赋给 PromiseResult
Promise
实例生成以后,可以用 then
方法分别指定 resolved
状态和 rejected
状态的回调函数
promise.then(function(value) {
// success
}, function(error) {
// failure
});
then
方法可以接受两个回调函数作为参数:
- 第一个回调函数是
Promise
对象的状态变为 fulfilled时调用 - 第二个回调函数是
Promise
对象的状态变 为rejected
时调用
这两个函数都是可选的,不一定要提供。它们都接受 resolve
和 reject
函数传出的值作为参数
示例: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resolve("finished");
});
promise.then(function (data) {
console.log(data); // 输出 finished
}, function (err) {
console.log(err);
});
reject
函数的参数通常是 Error
对象的实例,表示抛出的错误;resolve
函数的参数除了正常的值以外,还可能是另一个 Promise 实例,示例:
const p1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reject(new Error('fail')), 3000)
})
const p2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resolve(p1), 1000)
})
p2
.then(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catch(error => console.log(error))
// Error: fail
上面代码中,p1
和 p2
都是 Promise 的实例,但是 p2
的 resolve
方法将 p1
作为参数,即一个异步操作的结果是返回另一个异步操作。也就是说 p1
的状态决定了 p2
的状态。如果 p1
的状态是 pending
,那么 p2
的回调函数就会等待 p1
的状态改变;如果 p1
的状态已经是 resolved
或者 rejected
,那么 p2
的回调函数将会立刻执行
Promise 新建后 executor 就会立即执行: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console.log('Promise');
resolve();
});
promise.then(function() {
console.log('resolved.');
});
console.log('Hi!');
// Promise
// Hi!
// resolved
不了解代码执行机制的可以看此文章
一般来说,调用 resolve
或 reject
以后,Promise 的使命就完成了,但是 resolve
或 reject
并不会终结 Promise 的参数函数的执行,后继操作应该放到 then
方法里面,所以,最好在它们前面加上 return
语句,这样就不会有意外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turn resolve(1);
// 后面的语句不会执行
console.log(2);
})
优缺点
优点
- 统一异步 API,它将逐渐被用作浏览器的异步 API,统一现在各种各样的 API,以及不兼容的模式与手法
- Promise 状态一旦改变,无论何时查询,都能得到这个状态。这意味着无论何时为 Promise 实例添加回调函数,该函数都能正确执行
- 为多个回调函数中抛出的错误,统一制定处理方法
- Promise 能链式处理,但是事件执行回调函数却不能
- 解决了回调地狱的问题,将异步操作以同步操作的流程表达出来,避免了层层嵌套的回调函数
缺点
- Promise 无法取消,一旦新建它就会立即执行,无法中途取消
- 如果不设置回调函数,Promise 内部抛出的错误不会反应到外部
- 当处于 Pending 状态时,无法得知目前进展到哪一个阶段(刚刚开始还是即将完成)
- Promise 真正执行回调的时候,定义 Promise 那部分实际上已经走完了,所以 Promise 的报错堆栈上下文不太友好
实例练习
点击按钮,1s 后显示是否中奖(中奖概率为 30%),中奖与未中奖都弹出相应的提示信息
// 生成随机数
function rand(m, n) {
return Math.ceil(Math.random() * (n - m + 1) + m - 1);
}
const btn = document.querySelector("#btn");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t p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 获取 1 到 100 的随机数
let n = rand(1, 100);
// 判断
if (n <= 30) {
resolve(n);
} else {
reject(n);
}
}, 1000);
});
p.then(
(value) => {
alert("恭喜恭喜,奖品为 10万 RMB 劳斯莱斯优惠券,您的数字为" + value);
},
(peason) => {
alert("再接再厉,您的号码为" + peason);
}
);
});
then 方法
Promise.prototype.then
的作用是为 Promise 实例添加状态改变时的回调函数。前面说过,then
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 resolved
状态的回调函数,第二个参数是 rejected
状态的回调函数,它们都是可选的
then
方法返回的是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注意,不是原来那个 Promise
实例)。因此可以采用链式写法:
let p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
resolve(5);
});
p.then(function (data) {
return data * 2;
})
.then(function (data) {
console.log(data); // 输出 10
});
第一个回调函数完成以后,会将返回结果作为参数,传入第二个回调函数。如果前一个回调函数返回的还是一个 Promise
对象(即有异步操作),这时后一个回调函数,就会等待该 Promise
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才会被调用
如果要中断 Promise 链时,可以返回一个 pending 状态的 Promise
let p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
resolve(5);
});
p.then(function (data) {
console.log(data); // 输出 5
return new Promise(() => {});
})
.then(function (data) {
console.log(222);
});
catch 方法
Promise.prototype.catch()
方法是 .then(null, rejection)
或 .then(undefined, rejection)
的别名,用于指定发生错误时的回调函数
let p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reject(new Error("something be wrong"));
});
p.then(function (data) {
// ...
})
.catch(function (err) {
console.log(err.message); // 输出 something be wrong
});
另外,then()
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如果运行中抛出错误,也会被 catch()
方法捕获
p.then((val) => console.log('fulfilled:', val))
.catch((err) => console.log('rejected', err));
// 等同于
p.then((val) => console.log('fulfilled:', val))
.then(null, (err) => console.log("rejected:", err));
Promise 对象的错误具有“冒泡”性质,会一直向后传递,直到被捕获为止。也就是说,错误总是会被下一个 catch
语句捕获
getJSON('/post/1.json').then(function(post) {
return getJSON(post.commentURL);
}).then(function(comments) {
// some code
}).catch(function(error) {
// 处理前面三个Promise产生的错误
});
一般来说,不要在 then()
方法里面定义 reject 状态的回调函数(即 then
的第二个参数),总是使用catch
方法,也更接近同步的写法(try/catch
)
跟传统的 try/catch
代码块不同的是,如果没有使用 catch()
方法指定错误处理的回调函数,Promise 对象抛出的错误不会传递到外层代码,即不会有任何反应
const someAsyncThing = function()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 下面一行会报错,因为x没有声明
resolve(x + 2);
});
};
someAsyncThing().then(function() {
console.log('everything is great');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123) }, 2000);
// Uncaught (in promise) ReferenceError: x is not defined
// 123
上面代码中,someAsyncThing()
函数产生的 Promise 对象,内部有语法错误。浏览器运行到这一行,会打印出错误提示 ReferenceError: x is not defined
,但是不会退出进程、终止脚本执行,2 秒之后还是会输出 123
。这就是说,Promise 内部的错误不会影响到 Promise 外部的代码,通俗的说法就是“Promise 会吃掉错误”
一般总是建议,Promise 对象后面要跟 catch()
方法,这样可以处理 Promise 内部发生的错误。catch()
方法返回的还是一个 Promise 对象,因此后面还可以接着调用 then()
方法
const someAsyncThing = function()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 下面一行会报错,因为 x 没有声明
resolve(x + 2);
});
};
someAsyncThing()
.catch(function(error) {
console.log('oh no', error);
})
.then(function() {
console.log('carry on');
});
// oh no [ReferenceError: x is not defined]
// carry on
此时,要是 then()
方法里面报错,就与前面的 catch()
无关了
finally 方法
Promise.prototype.finally()
方法用于指定不管 Promise 对象最后状态如何,都会执行的操作。该方法是 ES2018 引入标准的
promise
.then(result => {···})
.catch(error => {···})
.finally(() => {···});
finally
方法的回调函数不接受任何参数,这意味着没有办法知道,前面的 Promise 状态到底是 fulfilled
还是 rejected
。这表明,finally
方法里面的操作,应该是与状态无关的,不依赖于 Promise 的执行结果
all 方法
很多时候,我们想要等待多个异步操作完成后再进行一些处理,Promise.all()
方法用于将多个 Promise 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
const p = Promise.all([p1, p2, p3]);
Promise.all()
方法接受一个数组作为参数,p1
、p2
、p3
都是 Promise 实例,如果不是,就会先调用下面讲到的 Promise.resolve
方法,将参数转为 Promise 实例,再进一步处理。另外,Promise.all()
方法的参数可以不是数组,但必须具有 Iterator 接口(可迭代对象),且返回的每个成员都是 Promise 实例
p
的状态由 p1
、p2
、p3
决定,分成两种情况:
- 只有
p1
、p2
、p3
的状态都变成fulfilled
,p
的状态才会变成fulfilled
,此时p1
、p2
、p3
的返回值组成一个数组,传递给p
的回调函数。 - 只要
p1
、p2
、p3
之中有一个被rejected
,p
的状态就变成rejected
,此时第一个被reject
的实例的返回值,会传递给p
的回调函数
cons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hello');
})
const p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world')
})
const result = Promise.all([p1, p2])
console.log(result)
race 方法
Promise.race()
方法同样是将多个 Promise 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
const p = Promise.race([p1, p2, p3]);
上面代码中,只要 p1
、p2
、p3
之中有一个实例率先改变状态,p
的状态就跟着改变。那个率先改变的 Promise 实例的返回值,就传递给 p
的回调函数
利用这种特性,我们可以实现超时处理:
let p1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function () {
reject(new Error("time out"));
}, 5000);
});
let p2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 模拟耗时操作
setTimeout(function () {
resolve("get result");
}, 2000);
});
let p = Promise.race([p1, p2]);
p.then(function (data) {
console.log(data);
})
.catch(function (err) {
console.log(err);
});
上面代码中,如果 5 秒之内 p2 无法返回结果,变量p
的状态就会变为 rejected
,从而触发 catch
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
resolve 方法
有时需要将现有对象转为 Promise 对象,Promise.resolve()
方法就起到这个作用,该实例的状态为 fulfilled
Promise.resolve('foo')
// 等价于
new Promise(resolve => resolve('foo'))
Promise.resolve()
方法的参数分成四种情况:
- 参数是一个 Promise 实例
**
如果参数是 Promise 实例,那么 Promise.resolve
将不做任何修改、原封不动地返回这个实例,而传入的 Promise 实例的状态决定了返回实例的状态
- 参数是一个 thenable 对象
**thenable
对象指的是具有 then
方法的对象,比如下面这个对象:
let thenable = {
then: function(resolve, reject) {
resolve(42);
}
};
Promise.resolve()
方法会将这个对象转为 Promise 对象,然后就立即执行 thenable
对象的 then()
方法
let thenable = {
then: function(resolve, reject) {
resolve(42);
}
};
let p1 = Promise.resolve(thenable);
p1.then(function (value) {
console.log(value); // 42
});
上面代码中,thenable
对象的 then()
方法执行后,对象 p1
的状态就变为 resolved
,从而立即执行最后那个 then()
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输出 42
- 参数不是具有 then() 方法的对象,或根本就不是对象
**
如果参数是一个原始值,或者是一个不具有 then()
方法的对象,则 Promise.resolve()
方法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 对象,状态为 resolved
,Promise.resolve()
方法的参数,会同时传给回调函数
const p = Promise.resolve('Hello');
p.then(function (s) {
console.log(s)
});
// Hello
- 不带有任何参数
**Promise.resolve()
方法允许调用时不带参数,直接返回一个 resolved
状态的 Promise 对象。
所以,如果希望得到一个 Promise 对象,比较方便的方法就是直接调用 Promise.resolve()
方法
const p = Promise.resolve();
p.then(function () {
// ...
});
上面代码的变量 p
就是一个 Promise 对象
需要注意的是,立即 resolve()
的 Promise 对象,是在本轮“事件循环”(event loop)的结束时执行,而不是在下一轮“事件循环”的开始时
setTimeout(function () {
console.log('three');
}, 0);
Promise.resolve().then(function () {
console.log('two');
});
console.log('one');
// one
// two
// three
reject 方法
Promise.reject(reason)
方法也会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该实例的状态永远为 rejected
,哪怕传入的 promise 状态是 fulfilled
const p = Promise.reject('出错了');
// 等同于
const p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ject('出错了'))
p.then(null, function (s) {
console.log(s)
});
// 出错了
Promise.reject()
方法的参数,会原封不动地作为 reject
的理由,变成后续方法的参数
Promise.reject('出错了')
.catch(e => {
console.log(e === '出错了')
})
// true
上面代码中,Promise.reject()
方法的参数是一个字符串,后面 catch()
方法的参数 e
就是这个字符串
封装 AJAX
function sendAJAX (url)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onst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responseType = 'json'
xhr.open("GET", url)
xhr.send()
// 处理结果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if (xhr.readyState === 4) {
// 判断成功
if (xhr.status >= 200 && xhr.status < 300) {
// 成功的结果
resolve(xhr.response)
} else {
reject(xhr.status)
}
}
}
})
}
// 使用
sendAJAX('https://api.apiopen.top/getJoke')
.then(value => {
console.log(value)
}, reason => {
logger.warn(reason)
})
总结
Promise 是 ES6 引入的异步编程的新的解决方案,从语法上来说它是一个构造函数,可以实例化对象,封装异步操作,获取成功和失败的结果。其优点是支持链式调用,可以解决回调地狱问题,第二个是指定回调函数的方式更为灵活,并且提供了多种 API
- 使用异步或阻塞代码时,请使用 promise
- 为了代码的可读性,
resolve
方法对应then
,reject
对应catch
- 确保同时写入
catch
和then
方法来实现所有的 Promise - 如果在这两种情况下都需要做一些事情,请使用
finally
- 我们只有一次改变每个 Promise (单一原则)
- 我们可以在一个 Promise 中添加多个处理程序
- Promise 对象中所有方法的返回类型,无论是静态方法还是原型方法,都是 Promise
- 在
Promise.all
中,无论哪个 Promise 首先未完成,Promise 的顺序都保持在值变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