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Promise 是异步编程的一种解决方案,比传统的解决方案——回调函数和事件——更合理和更强大。它由社区最早提出和实现,ES6 将其写进了语言标准,统一了用法,原生提供了 Promise 对象。

所谓 Promise,简单说就是一个容器,里面保存着某个未来才会结束的事件(通常是一个异步操作)的结果Promise 提供统一的 API,各种异步操作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

Promise 对象有以下两个特点:

  • 对象的状态不受外界影响

Promise 对象代表一个异步操作,有三种状态:

  1. pending——任务未完成
  2. fulfilled——任务成功
  3. rejected——任务失败

只有异步操作的结果,可以决定当前是哪一种状态,任何其他操作都无法改变这个状态。这也是 Promise 这个名字的由来,它的英语意思就是“承诺”,表示其他手段无法改变。

  • 一旦状态改变,就不会再变,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这个结果

Promise 对象的状态改变,只有两种可能:从 pending 变为 fulfilled 和从 pending 变为 rejected。

只要这两种情况发生,状态就不会再变了,会一直保持这个结果,这时就称为 resolved(已定型)。如果改变已经发生了,你再对 Promise 对象添加回调函数,也会立即得到这个结果。这与事件(Event)完全不同,事件的特点是,如果你错过了它,再去监听,是得不到结果的。

注:很多时候为了方便会将 resolved 状态代指 fulfilled 状态

基本用法

ES6 规定,Promise 对象是一个构造函数,用来生成 Promise 实例

示例:

  1.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2. // ... some code
  3. if (/* 异步操作成功 */){
  4. resolve(value);
  5. } else {
  6. reject(error);
  7. }
  8. });

Promise 构造函数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该函数的两个参数分别是 resolvereject。它们是两个函数,由 JavaScript 引擎提供,不用自己部署

  • resolve 函数

Promise 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成功”(即从 pending 变为 resolved),在异步操作成功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的结果,作为参数传递出去

  • reject 函数

Promise 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失败”(即从 pending 变为 rejected),在异步操作失败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报出的错误,作为参数传递出去

Promise 实例生成以后,可以用 then 方法分别指定 resolved 状态和 rejected 状态的回调函数

  1. promise.then(function(value) {
  2. // success
  3. }, function(error) {
  4. // failure
  5. });

then 方法可以接受两个回调函数作为参数:

  • 第一个回调函数是 Promise 对象的状态变为 resolved 时调用
  • 第二个回调函数是 Promise 对象的状态变 为 rejected 时调用

这两个函数都是可选的,不一定要提供。它们都接受 resolvereject 函数传出的值作为参数

示例:

  1.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2. resolve("finished");
  3. });
  4. promise.then(function (data) {
  5. console.log(data); // 输出 finished
  6. }, function (err) {
  7. console.log(err);
  8. });

reject 函数的参数通常是 Error 对象的实例,表示抛出的错误;resolve 函数的参数除了正常的值以外,还可能是另一个 Promise 实例,示例:

  1. const p1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2. setTimeout(() => reject(new Error('fail')), 3000)
  3. })
  4. const p2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5. setTimeout(() => resolve(p1), 1000)
  6. })
  7. p2
  8. .then(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9. .catch(error => console.log(error))
  10. // Error: fail

上面代码中,p1p2 都是 Promise 的实例,但是 p2resolve 方法将 p1 作为参数,即一个异步操作的结果是返回另一个异步操作。也就是说 p1 的状态决定了 p2 的状态。如果 p1 的状态是 pending,那么 p2 的回调函数就会等待 p1 的状态改变;如果 p1 的状态已经是 resolved 或者 rejected,那么 p2 的回调函数将会立刻执行

Promise 新建后就会立即执行:

  1.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2. console.log('Promise');
  3. resolve();
  4. });
  5. promise.then(function() {
  6. console.log('resolved.');
  7. });
  8. console.log('Hi!');
  9. // Promise
  10. // Hi!
  11. // resolved

不了解代码执行机制的可以看此文章

一般来说,调用 resolvereject 以后,Promise 的使命就完成了,但是 resolvereject 并不会终结 Promise 的参数函数的执行,后继操作应该放到 then 方法里面,所以,最好在它们前面加上 return 语句,这样就不会有意外

  1.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2. return resolve(1);
  3. // 后面的语句不会执行
  4. console.log(2);
  5. })

优缺点

优点

  • 统一异步 API,它将逐渐被用作浏览器的异步 API,统一现在各种各样的 API,以及不兼容的模式与手法
  • Promise 状态一旦改变,无论何时查询,都能得到这个状态。这意味着无论何时为 Promise 实例添加回调函数,该函数都能正确执行
  • 为多个回调函数中抛出的错误,统一制定处理方法
  • Promise 能链式处理,但是事件执行回调函数却不能
  • 解决了回调地狱的问题,将异步操作以同步操作的流程表达出来,避免了层层嵌套的回调函数

缺点

  • Promise 无法取消,一旦新建它就会立即执行,无法中途取消
  • 如果不设置回调函数,Promise 内部抛出的错误不会反应到外部
  • 当处于 Pending 状态时,无法得知目前进展到哪一个阶段(刚刚开始还是即将完成)
  • Promise 真正执行回调的时候,定义 Promise 那部分实际上已经走完了,所以 Promise 的报错堆栈上下文不太友好

    then 方法

Promise.prototype.then 的作用是为 Promise 实例添加状态改变时的回调函数。前面说过,then 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 resolved 状态的回调函数,第二个参数是 rejected 状态的回调函数,它们都是可选的

then 方法返回的是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注意,不是原来那个 Promise 实例)。因此可以采用链式写法:

  1. let p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
  2. resolve(5);
  3. });
  4. p.then(function (data) {
  5. return data * 2;
  6. })
  7. .then(function (data) {
  8. console.log(data); // 输出 10
  9. });

第一个回调函数完成以后,会将返回结果作为参数,传入第二个回调函数。如果前一个回调函数返回的还是一个 Promise 对象(即有异步操作),这时后一个回调函数,就会等待该 Promise 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才会被调用

catch 方法

Promise.prototype.catch() 方法是 .then(null, rejection).then(undefined, rejection) 的别名,用于指定发生错误时的回调函数

  1. let p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2. reject(new Error("something be wrong"));
  3. });
  4. p.then(function (data) {
  5. // ...
  6. })
  7. .catch(function (err) {
  8. console.log(err.message); // 输出 something be wrong
  9. });

另外,then() 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如果运行中抛出错误,也会被 catch() 方法捕获

  1. p.then((val) => console.log('fulfilled:', val))
  2. .catch((err) => console.log('rejected', err));
  3. // 等同于
  4. p.then((val) => console.log('fulfilled:', val))
  5. .then(null, (err) => console.log("rejected:", err));

下面是一个例子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throw new Error('test');
});
promise.catch(function(error) {
  console.log(error);
});
// Error: test

上面代码中,promise 抛出一个错误,就被 catch() 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捕获。注意,上面的写法与下面两种写法是等价的

// 写法一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try {
    throw new Error('test');
  } catch(e) {
    reject(e);
  }
});
promise.catch(function(error) {
  console.log(error);
});

// 写法二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reject(new Error('test'));
});
promise.catch(function(error) {
  console.log(error);
});

比较上面两种写法,可以发现 reject() 方法的作用,等同于抛出错误

如果 Promise 状态已经变成 resolved ,再抛出错误是无效的(调用 resolve() 之后无效),因为 Promise 的状态一旦改变,就永久保持该状态,不会再变了

Promise 对象的错误具有“冒泡”性质,会一直向后传递,直到被捕获为止。也就是说,错误总是会被下一个 catch 语句捕获

getJSON('/post/1.json').then(function(post) {
  return getJSON(post.commentURL);
}).then(function(comments) {
  // some code
}).catch(function(error) {
  // 处理前面三个Promise产生的错误
});

一般来说,不要在 then() 方法里面定义 Reject 状态的回调函数(即 then 的第二个参数),总是使用catch 方法,也更接近同步的写法(try/catch

跟传统的 try/catch 代码块不同的是,如果没有使用 catch() 方法指定错误处理的回调函数,Promise 对象抛出的错误不会传递到外层代码,即不会有任何反应

const someAsyncThing = function()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 下面一行会报错,因为x没有声明
    resolve(x + 2);
  });
};

someAsyncThing().then(function() {
  console.log('everything is great');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123) }, 2000);
// Uncaught (in promise) ReferenceError: x is not defined
// 123

上面代码中,someAsyncThing() 函数产生的 Promise 对象,内部有语法错误。浏览器运行到这一行,会打印出错误提示 ReferenceError: x is not defined,但是不会退出进程、终止脚本执行,2 秒之后还是会输出 123。这就是说,Promise 内部的错误不会影响到 Promise 外部的代码,通俗的说法就是“Promise 会吃掉错误”

一般总是建议,Promise 对象后面要跟 catch() 方法,这样可以处理 Promise 内部发生的错误。catch() 方法返回的还是一个 Promise 对象,因此后面还可以接着调用 then() 方法

const someAsyncThing = function()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 下面一行会报错,因为 x 没有声明
    resolve(x + 2);
  });
};

someAsyncThing()
.catch(function(error) {
  console.log('oh no', error);
})
.then(function() {
  console.log('carry on');
});
// oh no [ReferenceError: x is not defined]
// carry on

此时,要是 then() 方法里面报错,就与前面的 catch() 无关了

finally 方法

Promise.prototype.finally() 方法用于指定不管 Promise 对象最后状态如何,都会执行的操作。该方法是 ES2018 引入标准的

promise
.then(result => {···})
.catch(error => {···})
.finally(() => {···});

finally 方法的回调函数不接受任何参数,这意味着没有办法知道,前面的 Promise 状态到底是 fulfilled 还是 rejected。这表明,finally 方法里面的操作,应该是与状态无关的,不依赖于 Promise 的执行结果

all 方法

很多时候,我们想要等待多个异步操作完成后再进行一些处理,Promise.all() 方法用于将多个 Promise 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

const p = Promise.all([p1, p2, p3]);

Promise.all() 方法接受一个数组作为参数,p1p2p3 都是 Promise 实例,如果不是,就会先调用下面讲到的 Promise.resolve 方法,将参数转为 Promise 实例,再进一步处理。另外,Promise.all() 方法的参数可以不是数组,但必须具有 Iterator 接口(可迭代对象),且返回的每个成员都是 Promise 实例

p 的状态由 p1p2p3 决定,分成两种情况:

  • 只有p1p2p3 的状态都变成 fulfilledp 的状态才会变成 fulfilled,此时 p1p2p3 的返回值组成一个数组,传递给 p 的回调函数。
  • 只要 p1p2p3 之中有一个被 rejectedp 的状态就变成 rejected,此时第一个被 reject 的实例的返回值,会传递给 p 的回调函数
cons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hello');
})
.then(result => result)
.catch(e => e);

const p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throw new Error('报错了');
})
.then(result => result)
.catch(e => e);

Promise.all([p1, p2])
.then(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catch(e => console.log(e));
// ["hello", Error: 报错了]

上面代码中,p1resolvedp2 首先会 rejected,但是 p2 有自己的 catch 方法,该方法返回的是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p2 指向的实际上是这个实例。该实例执行完 catch 方法后,也会变成 resolved,导致 Promise.all() 方法参数里面的两个实例都会 resolved,因此会调用 then 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而不会调用 catch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

如果 p2 没有自己的 catch 方法,就会调用 Promise.all()catch 方法

race 方法

Promise.race() 方法同样是将多个 Promise 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

const p = Promise.race([p1, p2, p3]);

上面代码中,只要 p1p2p3 之中有一个实例率先改变状态,p 的状态就跟着改变。那个率先改变的 Promise 实例的返回值,就传递给 p 的回调函数

利用这种特性,我们可以实现超时处理:

let p1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function () {
        reject(new Error("time out"));
    }, 5000);
});

let p2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 模拟耗时操作
    setTimeout(function () {
        resolve("get result");
    }, 2000);
});

let p = Promise.race([p1, p2]);

p.then(function (data) {
    console.log(data);
})
 .catch(function (err) {
    console.log(err);
});

上面代码中,如果 5 秒之内 p2 无法返回结果,变量p的状态就会变为 rejected,从而触发 catch 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

resolve 方法

有时需要将现有对象转为 Promise 对象,Promise.resolve() 方法就起到这个作用,该实例的状态为 rsolve

Promise.resolve('foo')
// 等价于
new Promise(resolve => resolve('foo'))

Promise.resolve() 方法的参数分成四种情况:

  • 参数是一个 Promise 实例

**
如果参数是 Promise 实例,那么 Promise.resolve 将不做任何修改、原封不动地返回这个实例

  • 参数是一个 thenable 对象

**
thenable 对象指的是具有 then 方法的对象,比如下面这个对象:

let thenable = {
  then: function(resolve, reject) {
    resolve(42);
  }
};

Promise.resolve() 方法会将这个对象转为 Promise 对象,然后就立即执行 thenable 对象的 then() 方法

let thenable = {
  then: function(resolve, reject) {
    resolve(42);
  }
};

let p1 = Promise.resolve(thenable);
p1.then(function (value) {
  console.log(value);  // 42
});

上面代码中,thenable 对象的 then() 方法执行后,对象 p1 的状态就变为 resolved,从而立即执行最后那个 then() 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输出42

  • 参数不是具有 then() 方法的对象,或根本就不是对象

**
如果参数是一个原始值,或者是一个不具有 then() 方法的对象,则 Promise.resolve() 方法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 对象,状态为 resolvedPromise.resolve() 方法的参数,会同时传给回调函数

const p = Promise.resolve('Hello');

p.then(function (s) {
  console.log(s)
});
// Hello
  • 不带有任何参数

**
Promise.resolve() 方法允许调用时不带参数,直接返回一个 resolved 状态的 Promise 对象。
所以,如果希望得到一个 Promise 对象,比较方便的方法就是直接调用 Promise.resolve() 方法

const p = Promise.resolve();

p.then(function () {
  // ...
});

上面代码的变量 p 就是一个 Promise 对象

需要注意的是,立即 resolve() 的 Promise 对象,是在本轮“事件循环”(event loop)的结束时执行,而不是在下一轮“事件循环”的开始时

setTimeout(function () {
  console.log('three');
}, 0);

Promise.resolve().then(function () {
  console.log('two');
});

console.log('one');

// one
// two
// three

reject 方法

Promise.reject(reason) 方法也会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该实例的状态为 rejected

const p = Promise.reject('出错了');
// 等同于
const p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ject('出错了'))

p.then(null, function (s) {
  console.log(s)
});
// 出错了

Promise.reject() 方法的参数,会原封不动地作为 reject 的理由,变成后续方法的参数

Promise.reject('出错了')
.catch(e => {
  console.log(e === '出错了')
})
// true

上面代码中,Promise.reject() 方法的参数是一个字符串,后面 catch() 方法的参数 e 就是这个字符串

总结

  • 使用异步或阻塞代码时,请使用 promise
  • 为了代码的可读性,resolve 方法对应 then, reject 对应 catch
  • 确保同时写入 catchthen 方法来实现所有的 promise
  • 如果在这两种情况下都需要做一些事情,请使用 finally
  • 我们只有一次改变每个 promise (单一原则)
  • 我们可以在一个 promise 中添加多个处理程序
  • Promise对象中所有方法的返回类型,无论是静态方法还是原型方法,都是Promise
  • Promise.all 中,无论哪个 promise 首先未完成,promise 的顺序都保持在值变量中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