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是数据分析技术的最后一张图了。这几个数据分析技术也是偏向于风险与采购的知识领域。

项目管理工具与技术(六) - 图1

其他风险参数评估

为了方便未来分析和行动,在对单个项目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序时,项目团队可能考虑(除概率和影响以外的)其他风险特征。

相对于仅评估概率和影响,考虑这些特征有助于进行更稳健的风险优先级排序。

如:

  • 紧迫性
  • 临近性
  • 潜伏期
  • 可管理型
  • 可控性
  • 可检测性
  • 连通性
  • 战略影响力
  • 密切度

应用过程

11.3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

决策树分析

决策树分析是一个非常常用的分析工具,不仅是管理学中,经济学,概率统计,机器学习,全都会用到决策树分析,只不过每个领域中的决策树应用程度不同。

在管理学中,用决策树在若干备选行动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在决策树中,用不同的分支代表不同的决策和事件,即项目的备选路径。每个决策或事件都有相关的成本和单个项目风险(包括威胁和机会)。决策树分支的终点表示沿特定路径发展的最后结果,可以是负面或正面的结果。

image.png

如上图所示,很容易就可以看出选择哪一种方式会更加符合预期。

应用过程

11.4 实时定量风险分析

影响图

影响图是不确定条件下决策制定的图形辅助工具。它将一个项目或项目中的一种情境表现为一系列实体、结果和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如果因为存在单个项目风险或其他不确定性来源而使影响图中的某些要素不确定,影响图中以区间或概率分布的形式表示这些要素;然后,借助模拟技术来分析哪些要素对重要结果具有最大的影响。

image.png

应用过程

11.4 实时定量风险分析

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有助于确定哪些单个项目风险或其他不确定性来源对项目结果具有最大的潜在影响。它在项目结果变异与定量风险分析模型中的要素变异之间建立联系。

image.png

应用过程

11.4 实时定量风险分析

技术绩效分析

开展技术绩效分析,把项目执行期间所取得的技术成果与取得相关技术成果的计划进行比较。它要求定义关于技术绩效的客观的、量化的测量指标,以便据此比较实际结果与计划要求。

技术绩效测量指标可能包括:重量、处理时间、缺陷数量、储存容量等。

实际结果偏离计划的程度可以代表威胁或机会的潜在影响。

应用过程

11.7 监督风险

自制外购分析

自制或外购分析用于确定某项工作或可交付成果最好由项目团队自行完成、还是应该从外部采购。

制定自制或外购决策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组织当前的资源配置及其技能和能力,对专业技术的需求,不愿承担永久雇用的义务,以及对独特技术专长的需求;还要评估与每个自制或外购决策相关的风险。

可以使用:回收期、投资回报率(ROI)、内部报酬率(IRR)、现金流贴现、净现值(NPV)、收益成本(BCR)……

应用过程

12.1 规划采购管理

建议书评估

对建议书进行评估,确定它们是否包含在招标文件包中的招标文件、采购工作说明书、供方选择标准和其他文件,都做出了完整且充分的响应。

  • 信息邀请书 (RFI)
  • 报价邀请书 (RFQ)
  • 建议邀请书 (RFP)

image.png

应用过程

12.2 实施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