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AARRR漏斗模型
组织架构:商业化、UG(user growth)、产品、运营、前端技术位于最核心位置
漏斗:用户获取->提高活跃度->提高留存率->提高收入->传播推荐
工作流程:头脑风暴->排定优先级->测试->分析->常态化部署
人口红利消失,互联网产品的用户获取变得困难,所以增长变得更加重要了
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本质
本质都是一种**商业模式**。
高效的用户增长团队
CEO之下,独立于其他部门,拥有完整的互联网团队岗位,通过OKR进行人员目标管理
3.2.1 社交裂变实现低成本引流
- 核心功能爆点
- 病毒式传播
- 转化路径清晰
- 传播渠道合适
4.2 用户增长过程中的数据模型
4.2.1 财务模型
DAU:日活跃用户
MAU:月活跃用户
基本公式:
DAU=每日启动应用的独立设备数
= 直接打开+推送打开+第三方打开的去重设备数(想办法让用户打开)
= 月活用户/使用频次(增加频率)
=当日新增 + 新增*留存(N-1)
两种方案增加粘性:
- 通过运营手段寻求解决方案,对用户进行画像,然后指定运营策略
- 老用户和沉睡用户唤醒,PUSH、短信、进程互保,第三方拉活,邮件,电话等
4.2.2 增长模型
1、新增用户量
2、用户留存
影响因素:
- 产品定位
- 产品体验,包括内容、个性化推荐是否准确、交互体验是否友好
- 渠道质量好坏
- 产品的技术能力;体现为bug多少,迭代速度,push能力、拉新拉活手段
- 行业大环境;政策、潮流
- 用户口碑
3、预算
4.3 以AARRR模型为切入点,各项业务的关键数据指标
- 用户获取阶段
- APP下载量、曝光量、转化率
- 提高活跃度阶段
从push、短信、第三方渠道、运营商、冷启动 五个方面入手
- 提高留存率阶段
核心是产品与目标用户需求的匹配,确保用户拥有好的用户体验,完善触达渠道,提高运营能力
- 增加收入阶段
关键指标是 ROI,投资回报率为正
- 传播推荐阶段
分享率,分享回流率
通过细化,拆解各个产品功能、不同内容样式的转化漏斗来寻找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