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定位的前提,是对人群做好了基本分析。

然后开始回答三个问题:

1、你是谁? 2、你想传递给用户什么信息? 3、你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只有明确了这三个问题,才可以确定自己的内容边界,知道哪些可以写,哪些不能写。

内容定位的3个原则

1. 价值导向

首先,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消费

有价值的内容他才会去看,有价值的账号,他才会去关注。
价值可以分为很多种,视觉享受价值,娱乐享受价值,知识获取价值等等。
好看、好玩、有趣和实用都是很好而且用户比较喜欢的价值方向。

定位的目的,也是为了在用户心智中留下一个符号。

2. 垂直聚焦

其次,内容本身是无边无际的,有了定位,才可以帮助聚焦,把自己独特的地方体现出来,增强差异化竞争力。毕竟,没人愿意花时间在一些肤浅、低级趣味、缺乏创意的东西。

只有差异,才能让你的账号从众多的账号中脱离出来,让用户记住你、关注你。差异可以从内容领域、IP或人设的特点、内容结构、表达方式、表现场景、拍摄方式、视觉效果

当下互联网平台的内容已经饱和溢出,流量分发类的平台,对垂直类的优质内容扶持更大。
比如2019年下半年的美食达人、手工艺人等,都有不少新面孔浮出水面。

3. 持续输出

最后,内容的产出需要有成本边界,做到可持续输出和运营。

如果不坚持持续和稳定的更新,用户的价值感会降低,已经关注的用户也会容易流失;同时,分发类平台的规则和算法机制,会下降账号的权重,降低平台推荐量。

所以偶尔有爆款的内容,并不能说明这个号的内容体系是健全的。
公众号的10W+/100W+文章,给号本身带来的用户增长非常有限;抖音一次的百万播放量,不代表下一次依旧有同等级规模的推荐量……

内容定位的3个技巧

好的内容,不一定能获取到大流量;能获取到流量的也未必一定是好内容。互联网发展至今,信息的传播速度在增大,但信息差依旧存在。不同的内容,对于有些人而言是“好”,对于有些人而言是“烂”,就像你永远无法调和大部分人对某一步电影作品的口味,但票房依旧是作为衡量电影好坏的一个关键指标。

1. 行业数据

在思考自己的优势之前,先看看市场上有哪些玩家,尤其关注自己在意的那些领域。看看有哪些人做的比较好,他们在哪些方面做的比较好。

通过专业的行业数据分析,不仅能了解到行业的最新玩法,发现用户喜欢的内容和方向,还能学习到同行的热门“套路”。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第三方的小工具来获取数据,比如微信里的新榜、西瓜数据;抖音里的抖大大、飞瓜数据等。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混入一些社区社群,获得最新的一手消息和资料,这样可以更准确帮助判断某个领域的内容生产现状以及发展方向。

2. 自身特点分析

别人做得好的,自己不一定能做得好。
就像一些明星、红人、KOL类的账号和内容,高赞高曝光数据的背后,是整个团队的运作,个人一方面没有同样的天赋,另一方面也不可能重金投入,很难模仿;又如一些动画和特效类的账号和内容,自己没有那个技能,也就无从模仿。

所以在做账号定位的时候,一方面要从平台和用户出发,另一方面也要从自己出发,看自己能做什么、擅长做什么,这样才能保证内容的质量和持续性产出。

比如,生活在海边的人,每天的日出、赶海、渔舟傍晚是你的日常,可确也是都市人群向往的生活;
再比如,年复一年做着同样财务统计工作的会计,每天和数字打交道,有没有摸索出一些办公技巧,可快速搞定手边的统计工作,能不能把这些技巧传授给别人,这些也是个人的特点。

这个时代,底层的商业设施已经足够完善,从传播到付费,应有尽有,缺的,就是有特点的个人。

3. 竞品拆解分析

一般商业大佬都有一个口头禅:向大家学习。学习的本质就是模仿,模仿说的通俗点,就是“抄”。
没有绝对的创新,只有在模仿过程中的持续改进。

分析竞品,不能只靠感觉,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拆解和分析。
比如选题方向、文案/脚本结构、写作/拍摄手法、排版/视频剪辑包装、标题和留言互动等,几个板块缺一不可对竞品的分析。一方面是学习,另一方面也是从中找到差异化的点,从而进行超越做账号定位。

比如你准备进军写作,那么你准备写的方向和类型,有哪些已经比较出名的写手已经在做了?有哪些公众号已经在更新内容?他们写的怎么样,阅读量/点赞量/转发情况等等,都需要提前调查清楚。
再比如,你做抖音,那么你所定位的这个领域,已经有哪些玩家,他们的曝光、点赞、留言互动等,做得如何了,调查清除后,再考虑下如果是自己做,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能增加哪些属于自己的特点。

爆款内容的策略

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
客户越缺什么,他们就会越关注什么,你只需要找到粉丝关注的点就行了,内容就会非常火。

以抖音为例,之前有人总结过七类内容具备爆款潜质:

1. 一见倾心

抖音里最核心的一个点赞原因就是外表吸引力
用一个梗来阐述就是:“糟糕,是心动的感觉”
这是因为在15秒的时长内,外表吸引力比起其他的内容,更容易在第一秒就获取用户的好感。不过一见倾心并不单纯是指颜值和身材指标,而是达人结合自己的打扮和动作,透过镜头带出来的综合感觉
内容定位规划 - 图1颜值+身材+表现力+亲和力,造就一见倾心的感觉
从数据上看也很好理解,外表吸引力型内容,用户往往在第一时间就愿意点赞,反复观看的意愿更高,评论互动的动力也更强。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小哥哥小姐姐仅仅是翻拍了一个动作,或者跳了一段舞就收获了上百万赞。
实际上,在抖音上能靠外表吸引力火起来的异性达人,如果在生活中出现在你的10米范围以内,你的眼光也一定止不住的会多看几眼。这就是所谓的上天赏饭吃。

2. 真的笑了

搞笑类内容,是所有人都适用的泛娱乐类型。具体包含了讲笑话,冒傻气,搞笑情节剧,失误画面,破掉流行的梗等等
内容定位规划 - 图2
剧本力+表演力+表情力,把用户真的逗笑
抖音最主要的使用情景是碎片化时间的消遣,搞笑内容则是承担这一目的的主力。当用户真的笑出来时,点赞行为就成为了顺其自然的一种奖赏表达。
大家是用自己的点赞,为视频的有趣买单

3. 被治愈了

与一见倾心的颜值吸引力类似,萌值吸引力也是靠着外表获取点赞的一个大类。
无论是萌宝还是萌宠,具备强治愈力的憨态可掬的内容非常容易让人点赞和反复观看。宠物网红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借助短视频迅速而火爆的发展起来
内容定位规划 - 图3
萌值+机缘巧合+声音,治愈用户的心
对于有宠物有宝宝的用户,这类内容为其建立了一种强价值认同
对于无宠物无宝宝的用户,则是给他们提供了云养猫,云养娃的机会
毕竟能带来治愈感的东西,没有人会抗拒

4.由衷佩服

这一类型,是指在抖音中展示才艺技能的内容
但才艺并不局限于唱歌跳舞,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生活化的冷门匠人技能,也都能获取用户的大量点赞和观看。还有一大波的影视特效从业人员,找到了新的突破口,通过持续在抖音里做各类视频特效和合成内容获取了不少关注
内容定位规划 - 图4
技能稀缺度+技能专业度+综合表现力,带来由衷佩服
此类内容,让用户看到别人做到了自己做不到,甚至没见过的事情。所以在点赞时的心态更多是在于佩服和鼓励心理,用点赞送出自己的膝盖。

6. 无法言喻的影像

什么是无法言喻的影像呢,就是那些你用图片和文字来表述,都不能真正传神表达的视频内容。无论是壮美的大自然景观,还是关键时刻的影像记录。都凭着视频本身的体验感和临场感,给用户深刻的感受
内容定位规划 - 图5
观赏性+罕见程度+声音配合,无法言喻的喜欢
这一类型,也几乎是抖音火了之后才在用户层面进行更多消费的。因为在以往的一些平台,十多秒的无实质剧情的内容,很难能获得很高的曝光量。无法言语的惊叹感受,用户也愿意用点赞来表达。
世界那么大,用抖音看看

6. 说到心坎里了

这类内容,是在近期才开始经常看到的,也是上升趋势和吸粉效率特别高的一类
所谓说到心坎里了,就是内容和表达获取了用户的共鸣,甚至达到了价值观认同
内容定位规划 - 图6
价值观认同+犀利文案+表述力,说到心坎里
所有的胜利,都是价值观的胜利。在颜值当道的抖音里,价值观向的内容其实还有很大的潜力。
共鸣就能收获支持的赞,价值观认同则能带来追随式的关注

7. 收藏了

最后这一种内容,其实早在微博的初期时代就有了。
各类实用技巧、资源集合、必备清单都属于此类。这类内容其实很好地利用了用户的收藏心理,人们总想着“先点赞收藏下,未来可能会用得上”
内容定位规划 - 图7
话题吸引力+干货程度+呈现形式,赶紧收藏了
15秒的内容,可以真正提供知识价值吗?
也许可以,也许不行。 但是,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内容除了点赞收藏,还为用户提供了很好的心理慰藉。让刷了很久消遣内容的用户,能够对自己的内心说,“你看,我在这里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嘛”
以上七种类型,基本概括了在抖音内能火的主要内容方向,也是用户在使用抖音时主要的点赞原因。
不过点赞固然重要,关注却更要命。

最后,规律永远随着人的习惯在变化,今天能火的内容,不代表明天继续能火,内容运营的关键,在于时刻洞察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