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用户画像,用户行为的数据更动态实时,更能反应用户当前的倾向。
比如打开了一次文章、搜索一次商品、加入了一次购物车……
通过数据来跟踪用户的行为,可以在原有用户画像基础之上,增加对用户行为判断的准确度。
经典的Fogg模型告诉我们,B=MAT,即:行为=动机x能力x触发。
从行为反推动机
通过行为结果,加上过程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反向观察到用户背后的动机。
比如:
- 公众号推文,推出去1个小时有多少人阅读,12小时的阅读量,24小时的阅读量。推文的时间是固定的,点击打开文章的成本也基本相同(忽略手机不同造成的体验不同)。打开率这个数据,基本可以反应用户对标题的敏感性,只有那些触动到内心的标题,才会获得更多的打开。
- 我们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有些内容会获得更多的点赞,有些无人问津。同样的,从朋友的点赞行为,可以反映出朋友对哪些内容感兴趣。而且有趣的是,这次被很多人点赞的内容,下次同样的类型就未必。人们的习惯和内心想法会改变,而行为本身就是最诚实的公开投票。
- 产品和运营经常会通过A/B测试来优化产品体验路径,同样的购买路径,不同的注册登陆逻辑、落地页展现形式等,都会对最终结果产生极大的影响。从数据可以观察到阻拦用户的环节,比如:输入内容,有时可以阻挡50%的人群从此环节通过,如果遇到老年用户的场景就更恐怖了。
用户行为并非孤立存在,很多时候也非突然出现,只不过我们没有提前输入足够信息来迎接罢了。
**
如何建立行为监测
从用户进入我们设计的场景,到他们后续的每一步操作,都可以被监测,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数据来观察用户的完整行为路径。
漏斗模型是最常用的分析模型,比如100人从店铺前面走过,其中20个人进店查看,15个人点了绿豆奶茶,4个人点了沙拉,1个人转了转走了出去。这就是最基本的一个数据漏斗,还可以继续分,比如15个点了绿豆奶茶的人里面,有13个人通过展示会员卡获得了优惠,2个人是第一次消费,其中1个人在消费后注册成为了会员……
漏洞模型是一套方法,可以被应用在各行各业各种工作场景,不仅仅是在运营或者产品。比如HR招聘的时候,筛选了1000份建立,最后通过考核成功入职100人。这也是个漏斗模型的应用,如果HR工作再仔细点,对不同学校类型、专业类型的应聘者统计,观察他们在每一轮笔试、面试的表现,记录数据,就可以得出一些小经验,比如哪类学校某个专业的童鞋在某类专业问题上表现相对优异……当然也可能因为数据太平均不能得出经验结论,那就可以反思下考验的题目设置,如何可以更好地区分人群及其能力。
常见的行为跟踪工具和效果
- 视觉跟踪,一般用在Web网页或者桌面软件居多,有配合眼动仪等硬件设备在实验室开展测试,观察用户屏幕关注点。
- 桑基图,App应用较多,用于监测页面浏览和转向,观察每个页面的使用频率。
- 转化漏斗,关注转化率,用来指导销售过程环节的优化。
行为跟踪的应用
我们跟踪行为,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用户,反向优化策略。
- 根据用户关注的热点,我们可以优化页面的布局,最后统计整体页面的点击率是否有提升
- 根据用户点击的路径,我们可以优化产品逻辑,干掉那些无效的行为门槛,疏通那些必经之路上的堵塞
- 根据销售漏斗和用户支付路径,可以优化每个销售环节的话术、文案、素材,优化产品付费体验,提高转化率
- 除了行为路径本身的数据,还可以根据用户行为的结果,建立内容素材库,与用户兴趣关联,选题的挖掘和用户的洞察,是个永恒且重要的话题。
最后,行为跟踪并非一次设定模型长期可用,它更多时候是一套方法,是一种分析的思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业务的发展阶段来实施,不是数据收集地越全越好,一般会随着业务从起步到成熟,行为跟踪的层级会越来越深,覆盖越来越广,到后期复杂度越来越高的时候,或者技术有重大革新的时候,也会推翻之前的框架重新搭建新的监测体系。
够用、能用上、有效果,才是建立行为跟踪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