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激励形式调研

用户精神激励案例 - 图1
综上不难发现,用户等级体系常应用于社区、电商类导向的产品,其等级划定方式,大可分为:单一型及综合多维度型。

1. 单一分级型APP产品

定义:根据某一核心维度(一般为用户的消费值、消费累计值等)进行用户分级。
特点:分级规则简单,可向客户进行公示说明;用户等级根据消费值变化而定期变化
业界案例:餐饮-充值、航空-里程、出行(滴滴等)-里程、淘宝早期-购物金额

2. 综合多维度型APP产品

  • 模式1:经验值分级

定义:根据客户的消费金额、忠诚度、行为等多个维度、采用前端成长值规则告知的方式对用户进行分级。
特点:分级规则(即成长值得分规则)可向客户进行公示说明;用户等级根据成长值变化而变化
业界案例:视频行业等(成长值=开通成长值+每日成长值+任务成长值-非会员下降值)

  • 模式2:模型分级

定义:根据客户的消费金额、忠诚度、行为等多个维度、采用后端模型评估的方式对用户进行分级。
特点:分级规则不向客户进行公示说明,仅向客户说明升级的大致标准;用户等级根据用户情况,根据模型定期进行调整,有利于控制用户行为及等级分布
业界案例:淘宝后期

同时,等级也有大小之分,如马蜂窝分了45级,小红书一共10级。
用户精神激励案例 - 图2用户精神激励案例 - 图3

二、用户精神激励如何赋能产品?

等级和勋章可以相辅相成,但同时也可以独立存在,勋章的灵活性更高,很多APP甚至只做了勋章(如典型的一些跑步健身类的APP,keep、悦跑圈、NIKE+等),等级在奠定用户分层基础的同时赋予产品更多的粘性,并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用户的成长路径。以下是几种用户精神激励的赋能方式,从不同方面为你解决精神激励多面赋能方式:

1. 等级体系 | 权益与平台生态的闭环

案例:小米社区,为发烧而生

  • 用户成长路径与平台生态的闭环,用户权益引导用户行为,例如优先购买资格,无一不是为平台产品服务;
  • 基于核心用户的独家权益,加入小米开发者平台,赋予“荣誉顾问团”的称号,参与小米产品的研发过程。

用户精神激励案例 - 图4

2. 荣誉体系 | 勋章可玩性高,可独立板块

案例:马蜂窝

  • 勋章类型丰富:有基于内容、行为、用户画像等分类;有养成类勋章,还有活动类勋章;同时有分为限量&非限量;
  • 板块独立,与等级/虚拟货币系统是独立又互相作用的关系;
  • 勋章具有成长性/周期性/稀缺性。(时间段内获取某等级勋章,时间段之后未答要求勋章降级);
  • 排行榜关联勋章,趣味性和刺激性更强。

用户精神激励案例 - 图5

3. 虚拟货币 | 虚拟货币和等级之间应互相借力

案例:滴滴

  • 滴币,虚拟货币系统,早期获取快消耗价值大,对用户的实际意义显著;
  • 新版会员,成长规则明确,升降级及权益明晰,然而对用户的吸引力低;例如套餐优惠不明确,免费升舱升级到优享不显著,快速通道体验差;
  • 若将滴币引入权益体系,效果应该不错。

用户精神激励案例 - 图6

4. 付费会员 | 内容平台变现新模式

案例:爱奇艺/腾讯
强内容导向的平台可尝试付费会员产品,目前来说并不适用于趣头条,但可以作为高阶用户的付费转化尝试;
“粉丝+IP+付费会员”模式产生的强大变现能力,和品牌传播能力。
用户精神激励案例 - 图7

5、用户关系 | 社区社交APP独有

当然除了以上的精神激励形式,还有一些在社区社交APP独有的,比如用户关系体系,用户关系体系是一个比等级、勋章等更大范畴的虚拟激励,因为他同时也是产品形态,这种既可以作为产品形态,又可以作为精神激励方式的,诸如小红书。用户在虚拟社区内,行成的互动行为(发帖、分享、点赞、评论、关注等),让用户满足“秀”的心理,同时又能激发其二次互动并带来社区的活力。

UGC,用户关系的破冰的典型案例,以小红书为例:

  • 最大的特点是内容IP化,用户达人化,主要基于内容标签+合集,PGC+UGC结合,素人培养+达人维护+明星传播三重效应;
  • 用户场景个性化推荐,内容为主,朋友圈+达人推荐,地理(LBS)推荐为辅助,全方位打造UGC氛围;
  • 内容编辑发布工具升级,专业滤镜+个性化贴纸满足“秀”的好看,同时规范化发帖习惯,利于用户管理,激发UGC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