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物联网的内传输的数据,最大的特点是普遍会带有时间戳。

不同类型的数据不仅自身的基本组成不同,在物联网系统的各个层面上,也会因为采用电气信号、通信协议、传送机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变体。


时序数据

是带有时间戳的连续数据,传递的方向是从设备端到服务端。时序数据一般用来表示设备的状态参数,通常是按照一定的采样频率联系发送的。时序数据的获取方式可能是设备向网关主动推送,也可能是网关向设备端按照一定的频率查询。

事件数据

也带有时间戳,但是因为是表征的是不规则发生的或者条件出发的事件,所以并不是连续发送的。一般用来表征告警、状态的切换等事件。正是因为事件数据发生的不可预见性,事件数据通常采用设备端主动向网关推送的方式为好;如果也采用网关向设备查询的方式,就要充分评估查询频率对设备事件数据的传递产生的时间延迟,以及这种延迟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指令数据

指令数据传递的方向是从服务端向设备端。指令数据可能带也可能不带时间戳,主要看物联网系统自身业务对时间的敏感性来设计。比如,如果系统业务流程需要设备端忽略发出过早发布的指令而采取最新的指令,指令数据带有时间戳就有了必然的意义。如果带时间戳,指令数据的表达格式一般和时序数据很像,但是通常不是连续发送的。

文件数据

文件数据的传递方向是双向的,从设备端向服务端或者相反方向都有可能。比如在机床群控系统中,服务器可以向机床数控系统下发工艺程序文件,也可以从数控系统中获得被操作员在机床侧修改过的最新版本的工艺程序文件,或者数控系统的运行日志等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