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份定义

备份是指数据或系统的备份,它是容灾的基础,是指为防止系统出现操作失误或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而将全部或部分数据集合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复制到其它存储介质的过程。

  1. ![image.png](https://cdn.nlark.com/yuque/0/2020/png/219184/1606833504646-54d459b6-959e-4816-9c10-1e8f4ef32783.png#align=left&display=inline&height=271&originHeight=306&originWidth=715&size=30979&status=done&style=none&width=634)

按照备份的数据量分类

按照备份数据量分为:

  • 全量备份
  • 增量备份
  • 差量备份

全量备份


全量备份**:用存储介质对整个数据及系统进行完全备份。

这种备份方式的好处是很直观,容易被人理解,易恢复;

缺点是在备份数据中有大量重复数据,由于需要备份的数据量相当大,因此备份所需时间较长。
**

增量备份

增量备份:每次备份的数据只是相当于上一次备份后增加和修改后的数据。

这种备份的优点很明显 , 重复数据少,即节省存储空间,又缩短了备份时间。

差量备份

**
是拷贝所有新产生或更新的数据,这些数据都是最近一次全量备份后产生或更新的。

:::info 增量备份与差量备份的区别是,增量备份判断数据更新标准是依据上一次备份检查点,而差量备份一定是依据全量备份检查点。

如没有全量备份,就没有差量备份。差量备份的主要目的是限制完全恢复时使用的介质数量。 :::

备份类型 原理 优点 缺点
全量备份 对备份集合中所有的数据进行备份 完全恢复系统需要的时间最短 费时,如果文件不频繁进行修改,备份内容几乎一样
增量备份 对上次备份后改变的数据进行备份 存储数据最少,备份速度最快 完全恢复系统需要时间比全量备份和差量备份长
差量备份 对自上次全量备份后改变的数据进行备份 恢复时仅需要最新全量备份和响应的差量备份,备份速度比全量备快 完全恢复系统需要的时间比全量备份长,如果大量数据发生变化,备份需要的时间长于增量备份

Image 备份


Image 备份**是映像级备份的简称,是指对整个文件卷进行数据块级别备份,备份传输的是数据块而不是文件。

这种备份不仅做全备份时效率提高,而且在随后的增量备份时会更快。

它采用快照技术来创建一个近似于及时的数据映像,然后对快照数据映像进行备份,对应用的影响很小。

适合文件个数在百万量级以上的大型文件系统,以及更多要求恢复整个文件卷的应用环境。

  1. ![image.png](https://cdn.nlark.com/yuque/0/2020/png/219184/1606833711810-1a2d6422-b5ee-4ed8-9484-583baef6a78d.png#align=left&display=inline&height=182&originHeight=364&originWidth=817&size=40379&status=done&style=none&width=408.5)

按照备份频率分类

按照备份时间频率分为:

  • 定时备份
  • 实时备份。

定时备份

定时备份:是指有时间间隔的数据备份方式,比如一天一次,一周一次,或者一个月一次,定时备份不能保证数据的零丢失。

实时备份

实时备份:是指无时间间隔的数据备份方式,通过实时数据复制,保证主备两端的数据读写一致,确保数据的零丢失。

持续数据保护

持续数据保护 CDP (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 是一种连续数据保护技术,被称为高级的实时备份,它兼具数据备份与数据恢复的功能,通过 CDP 实时备份技术,可以实现到秒级的细粒度抓捕效果。

目前,主流的 CDP 有很多维度,包括基于存储数据块的、存储快照的、操作系统 I/O 层的,采取不同的技术维度,所获得的数据还原细粒度也有所差别,根据恢复的细粒度的大小,业界将CDP 分为真 CDP (True CDP) 和准 CDP (Near CDP) 。

  • 真 CDP 技术是持续不间断地监控并备份数据变化,可以恢复到过去任意时间点,是真正的实时备份,不会造成数据的丢失。
  • 准 CDP 是指接近持续数据保护,数据备份存在延时,也就是意味着存在部分数据丢失的风险。

按照备份对象分类

按照备份对象分为:

  • 字节级备份
  • 块级备份
  • 文件级备份


字节级备份

字节级备份:以字节级变量为基本单位,通过捕获生产系统数据的变化,并将变化数据实时传输到备端。
**

块级备份

块级备份:以磁盘块为基本单位,将数据从源端复制到备端,即每次备份数据以一个扇区或多个连续扇区为单位来进行备份。

文件级备份

文件级备份:以文件为基本单位,将数据以文件的形式读出,通过文件系统接口调用备份到另一个介质上。
此外,根据数据备份时服务器是否停机又可分为冷备热备;按照数据存储介质之间的距离又可以分为本地备份异地备份

冷备&热备

此外,根据数据备份时服务器是否停机又可分为冷备热备;按照数据存储介质之间的距离又可以分为本地备份异地备份

本地备份&异地备份

通过网络进行备份是热备的主要方式,其主要的传输模式如图:
image.png

持续数据保护,可以恢复到任意时间点

双机热备

在国内,基于高可用系统中的两台服务器的热备(或高可用)使用较多,因此双机热备常被人提起。

双机热备按工作中的切换方式分为:
主备方式( Active-Standby 方式)和双主机方式( Active-Active 方式)。

主备方式是一台服务器处于某种业务的激活状态(即 Active 状态),另一台服务器处于该业务的备用状态(即 Standby 状态)。

而双主机方式即指两种不同业务分别在两台服务器上互为主备状态(即 Active-Standby 和 Standby-Active 状态)。

注意:Active-Standby 的状态指的是某种应用或业务的状态,并非指的是服务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