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运用分析方法甄别实际要做的需求 - 图1
产品经理是唯一可以挖掘出真实需求的人,如果你没有把握住分析的机会,或许你就在不经意间错过了很多微信级的重量级互联网产品。

完成需求收集以后,产品经理要做的就是需求的整理和分析,其中需求的整理相对简单,按照一定的分类规则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不同业务不同产品对需求的分类方法会不太一样。这个整理的过程比较适合收集回来的需求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如果需求量不大,可以略过整理的步骤。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找到实际要做的需求,并明确需求执行的优先级。我们在收集需求的时候,即便限定了需求获取的范围,但因为每个人的理解差异,回来的需求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偏差,这就要求我们运用一些分析的方法去甄别。

需求分析的关键是找准目标用户群体

我们在产品定位中明确了目标用户群体,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就始终要围绕这个目标用户群体的需求去分析,而不能产生偏离,即便是同一个目标用户群体,也存在专家用户、粉丝用户和主流用户的区别,做产品的过程中,我们最应该满足的就是主流大多数用户的需求,逐渐的把他们变成粉丝用户,可以从专家用户那边获取需求,但不能一味的以他们为准。

分析需求的目标用户是要弄清楚做某个需求到底是满足谁的,是普通用户的需求,还是专家用户的需求?是领导的需求,还是产品所处行业的需求?为什么银行ATM机不能取1块钱,5块钱,10块钱?是ATM机的容量限制问题么?是ATM机的设计问题么?其实是ATM只是为了方便那些临时缺钱的用户,而这部分用户一般不会取小面额的钱。

专业术语上我们称目标用户群体为产品的关键涉众,可以从涉众利益的角度去分析,用户需求外加商业目标,也可以反推,这样我们就能找到需求的服务对象。

比如宠物商店的关键涉众是宠物的主人,而不是宠物,自然我们做互联网宠物应用APP的时候也要以宠物的主人为分析对象;财务软件的关键涉众是企业老板,而不是企业里面的会计,老板想看到什么样的财务报表,决定了下面的会计要怎么做账;现在互联网金融产品中的理财类产品,就有的是面向普通用户的,有的是面向理财规划师的,这都是由产品的用户需求和商业目标来决定的。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找到真实需求

需求分析的过程,从执行顺序的角度看,基于明确目标用户群体的前提下,一般按如下顺序执行:

  • 辨别需求的真伪:收集到的需求是否真的存在,或者真的如需求描述的那样
  • 分析需求的可行性:确实存在的需求在当前的资源条件下是否具备可行性
  • 分析需求的业务价值:该需求对实现核心业务目标的贡献度会有多大
  • 排定需求的优先级:衡量优先级的唯一标准是需求的业务价值

说个老套的故事,一天晚上,一个孩子和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孩子说:“妈妈,我要吃鸡腿”,但是现在附近没有肯德基之类的店铺,妈妈犯愁了,怎么办呢?可不能饿着孩子啊,妈妈又突然想起来中午买的披萨还有一些,于是拿出来给孩子吃,孩子一看还有皮萨,很高兴的接过来吃着了。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首先披萨并不是鸡腿,但是也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其次既然披萨也能满足孩子的需求,那么孩子的真正需求就不是他所说的“吃鸡腿”,那是什么呢?

变潜在需求为直接需求

潜在需求是间接需求的一种,是指用户虽然有明确意识的欲望,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明确的显示出来的需求。一旦条件成熟,潜在需求就转化为显性需求。上面那个故事里面孩子的潜在需求其实是他饿了,要吃东西,而且要是好吃的东西,所以当有披萨的时候也满足了这种需求。

不要忽略间接用户

间接用户并不直接使用产品,但却也对产品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比如做财务类的产品,类似记账功能,必须要符合一般的会计规范和会计准则,这个规范就是间接用户,这里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影响到产品设计出来后的专业水平和可信程度。

注意沟通语言的措辞

在需求分析过程当中要适当的注意一下沟通的技巧和措辞,很可能一个不小心的描述不当,就造成了分析结果的偏离,在调研需求,制定产品功能的初期,尤其要减少沟通的误差导致出现的问题。
需求分析:运用分析方法甄别实际要做的需求 - 图2

三种常见的需求分析方法

需求分析其实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从已经收集起来的需求当中找出有价值的需求去实现;另一方面是从这些收集起来的需求当中去发现新的需求,或规划产品的未来需求。这两个部分在需求分析的过程当中是结合在一起的,不是单独的部分。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需求分析方法:

做减法:去掉与核心业务实现无关的需求

初始的需求收集虽然是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去收集,但也会反馈回来大量的需求。不过有总比没有强,产品经理要做的就是从这些需求当中找出可实现的,有价值的需求,排除那些无意义,不可实现的需求,或者是当前暂时先不实现,或者是这个产品不实现但可以利用在别的产品身上的,反正与当前产品无关的需求,都需要排除掉,这个过程就是在做减法。产品经理要捕捉到有价值的需求,围绕产品的核心业务功能,并不是胡乱筛选。

做加法:完善核心业务流程的功能

当收集到的需求无法满足核心主流程的设计时,一种方式是重新做一轮需求收集,一种方式是靠产品经理的能力去找出新的需求来完善产品的主流程设计,后一种方式就是做加法的过程。产品经理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对业务、对产品设计理念的理解,可以提出新的需求,这些新的需求不一定就是最终的需求,但产品经理要有能力去总结发现。

做挖掘:发现新的功能价值点

当我们面对全新的产品设计任务时,没有任何现成的数据去提供给我们做参考,或者说收集回来的需求很少,这个时候就要去挖掘需求,也可以说是发现新需求。产品经理要锻炼挖掘需求的能力,经常关注一些事物的本质,多问为什么,经常去分解现有产品所提供的服务。

需求分析的取舍原则

现在越来越多的成功互联网产品表明,越专注于某一个功能越能体现出产品的价值,也就越容易成功。因此我们在对待需求实现的时候,也要有一个取舍的过程。

1、满足核心用户的核心需求。

核心用户就是指产品目标用户中的主流大多数用户,而不是专家型用户或者粉丝用户,核心需求就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典型的就是80/20法则,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为了满足1%的用户需求而影响了99%的用户的使用场景。

2、学会妥协,在不完美中找平衡。

做出一个完美的产品,相信这是大多数产品经理的梦想,但现实往往是骨感的,产品经理要学会在有限的资源下,把正确的事情做到极致,这就是成功。

3、面向未来规划产品。

产品经理的思维不应该仅停留在当下,而是应该着眼于未来,如果觉得某个方向是正确的,就应该坚持朝着某个方面去设计产品,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毕竟几年前谁都想不到可以在手机端有微信、陌陌这种社交和通讯方式。

通过以上的分析,相信大家对需求分析的过程有了基本的了解,一个真实的需求没有实现出来,谁会最悲痛?用户是不知道的,因为他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需求,产品经理是唯一可以挖掘出真实需求的人,如果你没有把握住分析的机会,或许你就在不经意间错过了很多微信级的重量级互联网产品。

华仔,微信公众号:zeropm,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历任阿里巴巴、1号店、盛大网络资深产品经理,现任美平米电商产品产品总监,合著有《运营前线》、《产品前线》、《互联网产品之美》,译著有《人人点赞:让APP瞬间疯转的绝妙文案》。11年产品经理工作经验,专注于在线教育和电商产品方向。


产品教练

产品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