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文新读,常读常新,阅历增长,从同样的东西里学习到的东西也会不一样。产品经理需要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关于这个问题,有篇文章是对俞军的采访交流,深度对话俞军:关于产品经理的价值、天赋、能力、成长及未来,最系统的分享。
我觉得这篇文章是对于这个问题最好的诠释了。在微信收藏里待了两年多,每过段时间又重新查阅,仍然觉得干货满满。算是一篇很好的产品经理自我检查对照文了,通过文章讲解会产生自己新的思考,从而指导自己工作的方法论。
里边谈到如何成为顶尖产品经理?一个人需要同时具备天赋、努力和机遇三大要素,才有可能成为顶尖的产品经理。
天赋和机遇真的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
天赋这东西真的是无敌,而且很多成就都跟天赋有关。有些人就洞察力和逻辑比较强;有些人天生觉少还整天精神满满;有些人专注力和自律能力就是很强;有些人就是对某些事情无比兴趣……
机遇跟大环境有关也跟自己有关。有些人就在互联网爆发时代,各种产品还都在探索试错中;有些人实习时候能遇到个好领导,能够指导更快成长;校招时候能被公司分配到一个好的项目,正好参与了0-1甚至1-100的产品,资源倾斜容错性强。
天赋和机遇都很特殊,不具备普遍性,可遇不可求,这种也没什么好讨论的,因为指导性不强。
我们就谈努力。凡事靠自己,当自己没有在好时代、好项目和好老大的情况下,如何成长?
当然上面这篇文章已经够干货了,建议可以收藏起来。但我还不敢说我能真的读懂,所以才会每隔一段时间又重新翻出来读。
正因为我会在不同时间去阅读,因而产生了不同感受,我在琢磨这个过程才会有以下思考。
自己沉淀不外乎看产品书籍、产品文章,自己拆解产品功能,跟同行讨论思考?前提是自学产品书籍文章,才能拆解和讨论。
就拿通过文章学习这件事来说。
我们在看产品书籍和文章时候,是不是有这种感觉:文章说得好像都挺对,但一旦关掉文章,其中说了什么观点自己解释一下,好像又不太能说得通。甚至一到自己做产品时候,总觉得所看到的应用不上。
就会有种怀疑,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产品文章,自己做产品时候还是无从下手或者是总觉得做不好产品?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在产品领域,其他领域都一样。看的时候好像懂了,但脱离了文章具体例子又不能进行运用。
看了学不会不外乎两个原因,内因和外因——即自己没看懂和作者没讲明白。
在解释那两个原因之前,想谈一下对于写文章和读文章的一些感受。
随着认知的不断提高,对待一些事物的理解也不一样。关于输入和输出文章有三个层级心态的改变吧:第一层以前觉得能写出来很厉害;第二层后来觉得能看懂很厉害;第三层到现在觉得能写明白很厉害。
这三层区别具体解释一下:
- 一开始你以为你懂的只是你所认为的懂的,你通过看到别人怎么写,你觉得是那样理解然后你就那样写。
- 有些话不是说给你听的,或者有些话需要听懂需要一定的认知,没有相关经历的人是根本听不懂的。为什么都说姜文的电影很难看懂,拿《邪不压正》来说,没有熟悉这段历史的人就很难看得懂姜文想表达的东西。
- 能够将一个事物能自由表达本来就是件不易的事。输出需要将一个东西理解透了,才能够面对不同认知的人可以讲得明白。如何深入浅出让人理解,类比又不失原意。
其实上面这三点也是作者与读者产生分歧的原因吧。有时候没看懂可以先怀疑自己,其次才怀疑作者的水平。
理解上面我说的三个意思,可能就会比较容易理解下面我想表达的东西了。
就拿产品经理学习举例,也可以推广到其他工作学习,从个人感受谈下为什么看完文章还是没感觉到提升?以下四点是个人的思考。
一、有些理论适合解释,有些理论适合应用,还有些理论真的就只是理论
这可能就处于第一层的情况,你会看到有些文章都是在对着某些理论进行阐释。
记得当年实习时候,产品群里发了一篇文章,我当时看着觉得写得很好,但是我老大看完只说了一句“正确的废话”。起初不理解,随着参与的事情和阅历多了,就慢慢理解了。
就拿需求分析来说吧。
对于什么是产品需求?举那个老掉牙福特汽车的例子。
用户需求是更快的马,产品需求是一辆汽车;
不要关注用户的want,要深究用户的need;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看到挺多文章反倒是举例强行去解释理论,而不是理论支持现实。
还有罗胖在今年的跨年演讲举了个例子挺有意思。说做事的人和不做事的人的区别。
一个姑娘认真地问你:我和你妈同时掉到水里,你先救谁?你就说这个问题,难不难?烧脑不烧脑?好答不好答?想不想死?
如果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你站岸上三天三夜,也得不出一个让姑娘满意的答案。但是如果她俩真掉水里了,那问题就具体化了:是掉到游泳池里,还是掉到海里了?你离谁近?谁会游泳?旁边还有没有别人……所有在岸上讨论的假设马上会具体为硬邦邦的现实,这时候选择有什么难的?你会立即作出反应。而且你还会发现,让你做决定的那些因素,和你没事瞎讨论的那些因素没什么关系。
等看的东西够多了,就会发现其实有些理论就会存在不同作用。但这其实并不影响着作者的分享,因为微信群体里读者分层千差万别,分享者的目的就会各异。持有不同意见,仅仅是有些文章的受众群体不是你而已。
二、有些干货理论是很通透的结论,理解需要背景
这个就是第二层意思,有些话听懂需要一定的门槛,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听懂。
就比如俩医生在交流的时候,肯定很简单。比如他说,一个阑尾炎,去割一下。这么几个字就完成了对话。因为
他们已经有专业的背景知识沟通起来才会简单。
搁一外行人甚至刚实习的医学生,就得懵圈,不知道手术咋进行。
还有些大佬总结的就是很纯度干活。比如杨涛总结出来的运营心得就是“人流”和“留人”。
你看完觉得好像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呢,对于你做运营立马有什么帮助?
你知道“人流”什么意思么,怎么吸引人流,如何提高曝光等等,是在哪些渠道和场景下才能适用。“留人”什么意思,怎么才能够留人?没有特定的经历是不太明白原义的。
就像我开头推荐的那篇文章,两年前我以为我看懂了,两年后我又发现又引发出了不同的思考,其实离明白差远了。所以遇到有些文章持有不同观点先不急着去证明反驳,并不是他们说的不对,而是听懂了是要有些差距。
三、结论的定义域问题
就像我在产品经理漫谈独立思考时候说过,所有的结论都会有一定的定义域。
时间可真的是验证真理的最佳选择。
特别是在投资市场上,这点更为明显。因为你的策略代表着你的收益率,你说的对不对,收益率直接证明反馈。
从去年币圈到今年A股,都开始入场交学费,就更理解定义域这个问题。
特别是受了西风的影响,开始注意到时间这个维度。如果把时间拉长,没有哪个投资策略就一直是对的。比如有些人觉得房价就一直会涨,因为他只看到这20年。但如果把时间拉长100年,那就明显不是了。
有句经典的话就是“凭运气挣的钱最终都会凭本事赔回去”。意思就是有些人刚入场可能自己的策略刚好踩对了趋势,误以为自己手法高才不断盈利。
还有,一件事为什么能够辩论,往往是因为这个观点的存在往往都会有定义域,而定义域上的东西只能在某个环境下才能够成立。而跳脱出这个定义域,往往就会是不成立。所以你才会看到一场辩论往往是在不同立场来对说辞。
同理,有些人给你结论的时候,它没有给你定义域,甚至连他都不知道定义域,那他真的是没有理解,或者说对这个事没有太大的体会。
回到问题本身,互联网发展也没多少年,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兴起也是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事。
互联网发展太快了,有些总结出来的东西没有经过论证。而且市场周期大大缩短,互联网用户扩充迅速,用户群体分层增多,都在影响着结论的有效性。
很多结论都还需要市场不断验证,可能有些在当年有效的理论,时代一过就不使用了。不过有些干货文真的可以经得住岁月的洗礼,就像一开始推荐的文章。
以前也谈过一个有意思规律,发现越原始越低级的物质存在形态,它的存在度越高。同理,越是往基础的理论,定义域越长。比如社会学科经济学这种,那些理论都是经过大几十年上百年的沉淀,经得住岁月的推敲。
四、有时候讲的是方法论,不是具体的做事办法
方法论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
就像跟你说炒股就是要高抛低吸一样,但这种理念是没办法知道你怎么操作的。就像产品要做到简单可依赖,但具体原型和文档还是由你自己来写。
现在也很少能够指导做具体产品的文章,只有通用的思考方法。可能两个原因吧:
- 因为文章是面向大众的,不是面向你具体个人处境的;
- 因为即使作者能够单独写给你看,但是他毕竟不是你们团队的,团队所面对的问题他也不清楚,很难做到给出具体的操作指导规范。
但是,你是能学习到一种产品思维的,而这种思维不是让你能够马上就对你手头上的产品设计有帮助,而是在你遇到问题的时候,想着解决方案时能够参考那些方法论,慢慢地影响着你的思考问题角度。
你不停解决问题,然后复盘再解决问题,终究会有着对于自己熟悉行业的“问题坑”和解决方案,去探寻本质和思考,归纳总结也会有自己的方法论。终有一天能够理解和感悟到所谓的进步,这时间会很长,而不是一看完就立马能够操刀。
回到题目存在的问题,再去找解决方案,那么有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认知和学习方法?以下是曾经摘录的句子(忘了出处了,如侵权麻烦联系删除)。
是先了解了基本原则,然后学习和积累思维方式,再在两者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问题,经过尝试和实践,提炼、归纳出自己的「方法论」。
所以,我希望,你不要仅仅止步于搜集和应用「方法」,而是要不断去思考背后的思维方式和原理,结合自己的实践,不断试错、复盘、优化,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诚然,产品经理最主要的还是解决问题。先要了解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知道范围以及积累的方向;遇到理论可以先怀疑性相信,带到工作中去验证;通用性解决方案进行总结归纳,指导新工作;形成自己的方法论,不断验证迭代,尽可能总结的方法论适用性更广。
以上就是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