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大家好,我是安哥。
今天不知道写啥,那就写一下去超市遇到的一点小事。
先说一下「价格歧视」,它是一个经济学中的概念,指的是:对不同的用户收取不同的费用。
但其实你应该对这个概念不陌生,因为如果你经常浏览网上的信息,或多或少都可能看过一些 App「大数据杀熟」的案例,即一些 App 凭借自己掌控的用户数据及绘制出的用户画像,对相同的一件商品或服务,向 App 的老用户收取更高的价格,这种行为,本质上也属于「价格歧视」。
现在的许多 App 凭借自己掌握的海量数据,可以更方便地区分出谁是价格敏感者(新用户)、谁是不那么敏感的人(老用户),从而更好地对用户实行价格歧视。
说回今天的话题,现在许多超市的收银区,都分为人工收银和自助结账。
在我的认知里,年轻人更倾向于使用自助结账,这可能有两个原因:
- 年轻人对自助收银机的接受度更高;年纪较大的人不一定会使用自助收银,或者还保持着「我是来买东西的顾客,凭借要我自己自助付款」的「上帝」观念
- 有些超市的自助收银机只支持支付宝付款,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支付宝,但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微信,走人工收银就能使用微信支付
但在我家旁边的超市,这两种收款方式还存在一个细微的差别:
自助结账售卖的购物袋主打环保♻️,可生物降解,小型号的购物袋六毛一个,而人工收银售卖的购物袋还是以前那种老的、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大型号的购物袋三毛一个。
不考虑购物袋是否环保,两种付款方式售卖的购物袋价格存在着差别,我猜测还是因为使用这两种付款方式的人群不同:
使用自助结账的多是年轻人,他们乐于接受新的观念(这个购物袋主打可生物降解、环保的卖点),对价格不敏感,大概率不会去在意这个 6 毛钱的购物袋,而使用人工收银的多是家庭主 fu、爸爸妈妈那一辈或者年纪更大的老人,少部分人还会一次性买很多东西,更注重省钱,对价格敏感,因而就还是售卖那种价格比较便宜的购物袋。
超市还有另外一个小插曲:
我好久没去过沃尔玛了,五一期间去了惠州的一家沃尔玛超市,发现那里买的蔬菜、水果、冷藏食品等,也都是自助称重计价的,而不是像我家旁边的超市,还是用的人工称重。
活久见,感觉商家(资本家)在缩减成本、利用顾客的「自助行为」来帮自己打工,真是很有一套。
生活中的其他价格歧视
上周用高德地图打了好多躺车,之所以用高德,是因为高德里面聚合了很多个打车平台,它会列出不同打车平台的价格。
除了打车,还意外地发现了高德的另外一个功能——它会提供来自不同平台的酒店信息,以如家为例,高德提供了来自艺龙、飞猪、携程、去哪儿的酒店信息,同样的一个大床房,在艺龙上预定的价格比飞猪便宜 3 块钱。
朋友分享过她订酒店用过的 App 的迁移经历:
最开始用飞猪订酒店,对比别的 App,发现飞猪很贵,就换到了新的 App——智行火车票,但后来发现在高德上订酒店更便宜,就换到了高德,瞬间高德真香了。
换了这么多 App,并不是说高德就绝对好,因为它也是有可能会杀熟的,逻辑大概是这样:
先用低价的酒店吸引你来用,等算法估摸着你有了来高德上订酒店的习惯了(黏性),就可能又会暗中悄悄调高酒店的价格了。。。
还有值得一提的一点是,我充了智行火车票的年度会员,发现上面的酒店价格,还是没有智行新用户的便宜。。。
写在最后
今天是我连续日更的第 95 天,距离完成 100 天连续日更计划,只剩下 5 天啦。
说实话真的很累,中间有好多次,内心都会出现类似这样的声音:算了吧,停止更新了吧,也没啥东西好写了。
当我们选择不做一件事的时候,这些事可能是写东西、找对象、运动、学车、不断地问自己内心到底想要什么等等,你都可以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说服自己,让自己不去做那件事。
不做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做可能才是唯一的解决方法,勤则百病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