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去使用一些产品的时候首先被迎合的是能解决我们的需求或者在一瞬间打动了我们亦或者被安利了许久。
    随着互联网的向前迈进,固定的产品流程变得越来越流程化,大厂的设计开始想着设计计算化,就是把设计解构让大数据发挥作用,通过数据来讲内容分发给用户。

    前几天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觉得很有意思。
    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1This photo is ©知乎

    总结了下知乎朋友的答案,同时增加了一些我的想法。下面从三方面来聊一聊我喜欢的细节设计;1、互联网;2、实体产品;3、我们自己产品看细节设计

    1、互联网产品
    1.1、Chome产品的关闭
    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2This photo is ©Chome在关闭Chrome标签页的时候,所有标签的宽度都会自动调整,让你的鼠标刚好悬浮在下一个标签的关闭按钮,这样可以很快速地关掉一串标签页,不用把鼠标挪来挪去的。这是个特别微妙的细节,用过一次就知道有多贴心了。

    1.2知乎提供的心理援助

    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3This photo is ©知乎

    当我们在知乎搜索“自杀”的时候,会有一个弹框的提醒。我不知道真正使用这个弹框的用户是多少,从情感方面还是要给予赞扬的。

    1.3、华为手机提醒下班回家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4This photo is ©华为手机这还不止,如果时间晚了你还没回家,他就会提示你“早点回去休息吧”。大晚上一个人加班到深夜,看到这句话真的是无比的暖心。

    1.4、网易音乐的有网络和没网络
    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5This photo is ©网易网络不好或断网状态,和网络正常,这两种情况打开APP,默认的标签页是不一样的。1、断网时会直接前往本地的“我的音乐”;2、网络正常则是“发现音乐”页。没网的时候发现个毛线音乐,只能是听本地音乐了,用户场景区分的很细。但是随着网络资费的下降,后面默认到“我的音乐”的情况会越来越少。
    1.5、微信读书的翻页
    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6This photo is ©微信这个场景满足的是用户在快速翻到大概位置的时候,进行的详细微调,从而满足极细看细节的需求,但是我觉得很多人还是不习惯。大家都是大查不查开始阅读,即使这段看过,复习一点也没关系。就像是电视快进的大差不差,然后在进行观看,除非是进行经典桥段的观看,才会在意那些细节的调整。
    1.6做一道题
    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7This photo is ©饿了么饿了么点多了,无餐可吃。我在家点了半年的外卖。发现周边的想吃的都让我给点了一遍了。长时间不吃又别特想吃的东西,比如方便面。

    请问怎么办?

    以上大家从事互联网工作或者学历足够,通常就可以自己操作,但是我的爸妈一直需要指导才能完成任务或者说他们就不会使用。

    思考:为什么用户不按照我们的想法使用产品。

    其实这里面就涉及到了一个理论。
    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8理学中,动初区在动切内在动初外部素激发用户特定行为的倾向称之为外在动机。大部分下我们可以将外在动机视为寻求奖励。内在动机是指内部因素驱使人做出特定行为。内在动机来自人的内心世界由一个人的希望和需求所形成。

    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9

    所以能力不足是导致父母不会使用的重要原因。说到这里不得不说:驱动用户的六大模型;1)利益驱动模型2)表现欲模型3)内容驱动模型4)沉没成本模型5)PvP模型6)好奇心驱动模型

    1)利益驱动模型A.分法利类型,用户只要完成分享就可以芸得;
    B.损失厌恶类型,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难以忍受;C.求助双赢类型,奖励的获得需要依靠用户之间彼此的合作和帮助。

    2)表现欲模型用户分享的一个诱因就是希望在大众面前展示自己的一方面,展示自己美貌、勤奋、搞笑或者其他个性一面。

    3)内容驱动模型内容驱动是指通过产品的本身内容,去促使和用户主动传分享, A热点事件、B争议内容、C共情共鸣、D提升形象

    4)沉没成本模型沉没成本(英语:Sunk Cost),,或沉淀成本或既定成本,是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对我们的用户来说,如时间、金钱、精力等举例:电影很烂,来都来了,算了吧,继续看

    5)PvP模型PvP(Player versus Player)模型,我们也可称之为PK模型。每个人都有攀比和竞争的心态,就是利用了这一心态,每个用户只关注排行榜上自己的位置。

    6)好奇心驱动模型人对未知的事物总抱有一定的好奇感,总想探究竟。只要这个探究的成本在自己可承受范围之内,大多数人都会愿意付出。

    那么怎么影响用户的注意力呢?其实也有六种心理模型1) 直觉思维2) 锚定效应3) 禀赋效应4) 管窥效应5) 超级符号6) 机会成本

    1) 直觉思维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10
    人是喜欢故事的动物,画面更容易触发我们鲜活的情感反应。
    使用方法:尽量将想要呈现的信息图形化,画面胜过千言万语。案例:为了鼓励用户发表文字视频,把常见的文字发表场景做成背景模版。

    2) 锚定效应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11示例:对比两次实验中选择 B、C 的概率。其实这里还有中国人的中庸思想,不必太好,也不能太差,所以选择中间;
    人们的注意力常常受某一印象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思维固定在某处。在进行选择时入们会自动将物品价值与心中期望的参考价值作比较,而参考价值的制定会受先入为主的偏见所影向。
    使用方法:通过锚定效应植入深刻的印象,让用户在对比中选择我们的服务。案例:对比亚马逊,京东聪明的把会员价值直接量化,“锚“的出现增强了开通会员的的动机,也刺激后续消费。

    3) 禀赋效应
    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12示例:损失/收益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13示例:先下手为强,展示在意项,对比其他-损失
    个人一旦获得某项物品,对该物品的注意力相应增强,从而觉得这个物品的价值特别大,比拥有之前大得多。它来源于人类的避害高于趋利的本能。
    使用方法:把福利包装成养成体系,让用户因为拥有某物而付出注意力。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14This photo is ©拼多多案例:对比泛滥的现金签到福利,拼多多的实物福利+游戏养成的方式,建立了一个更完整的收益预期目标。
    4) 管窥效应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15稀缺是一种心态,它会导致管窥效应的产生。它会使人的注意力只关注到紧急的东西,而忽略重要的东西。就像一根管子,让你只能关注眼前狭隘范围内的紧急事情,管子之外的再重要的你也不会关注。稀缺会肖耗大量的心智负担,引发计算带宽不足,干预人们的关注、決策、执行和抵制诱惑的的能力。
    使用方法:在某些功能设计渐进式的难度递增体系,让用户产生好奇和求生欲。案例:支付宝集五福的过程,从易到难,吸引广泛网民的讨论和互动。
    5) 超级符号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16超级符号是一个可以迅速与受众熟悉的认知建立联系的标志物。超级符号的作用就是把用户从茫然意识中唤醒,刺激他做出本能反应,使他的注意力变得集中,让他下意识把自己与当前情景联系起来。
    使用方法:超级符号可以附带行动指令,吸引用户进行仿效,实现二次传播。案例:把纪念碑谷 2 的游戏场景,与现实生活建筑结合,引起人们寻找#现实中的纪念碑谷的晒照热潮

    6) 机会成本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17
    机会成本会导致人们的注意力下降,减少机会成本。为注意力减负。当选择过多时,人们经常会为自己做出的选择后悔。机会成本会使人们关注被放弃的选项,这不仅仅使的选择过程更加纠结,还会影响人的心情,也使得被选择的选项在对比之下显得不那么好了。
    使用方法:降低机会成本,为注意力减轻负担。案例:差旅基于用户自己入住的酒店推荐以及同事入住酒店的推荐来降低机会成本,促成更快的交易效率。

    1.7、合马鲜生
    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18This photo is ©盒作社阿里的整体思路从今年开始有了全面的转变,所有的设计开始平台和工具化,这个思维相当于我做什么都是当作平台来做,当公共工具来使用。

    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19
    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20
    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21
    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22
    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23
    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24
    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25
    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26
    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27
    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28
    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29
    上面是阿里运用的“设计+计算+大数据”最后将商品精准的推送到用户面前。
    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30This photo is ©韩雅倩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31This photo is ©盒作社盒作社可以批量化生产品牌专用的营销广告和互动广告,精准的投放给做活动的某家门店用户。
    这个效率相当于将产品品牌化和效率化,设计的本质思考是我将我的产品市场化,我服务的不仅仅是盒马团队我可以服务整个时长,将设计团队独立打包销售。
    这个想法与我的未来期望不谋而合,目前也在引导团队进行工具化。

    阿里的设计所有都从建立场景+货+人开始构思,并且争取做成公共工具,比如Ant Design、yueque、iconfont、盒作社等产品都是内部孵化出来的产品。

    2、实体产品的细节
    2.1、升级农产品不得不说阿里的团队在商业上成功以后不断的去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和受益群体。阿里内部做了实体产品的比赛。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32This photo is ©alibaba这些最终落地的方案不仅可以有利于整个设计行业的进步和接地气更加让大家看到设计的可能性。
    2.2、护士双手拿着输入数据的设备用于骨髓检查。结果他们研究后发现,这个过程中病人非常痛苦,护士们要握着病人的手安慰他们,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33This photo is ©网络

    3、我们的产品总体产品优化后降低了员工系统操作时长60%,我们加的细节特别多不方便多讲,就说一个细节好了。

    3.1、呼叫号码的格式化因为我们的呼叫中心在深圳用座机呼出,并且受限于呼叫软件,深圳本地号码前需要00+电话号码,深圳以外是00+区号+电话号码所以还好进一步处理一键复制。
    同时要去掉“-”

    这样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其实这个是产品的折中、低投入的方案带来的效率最大化。

    好的问题是解决方案最重要的一步!我一直说好的问题是提供解决方案的最佳方式。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有很多种解决方案,但是直接说解决方案给别人会造成所有人脑子的闭塞。
    导致最后做了一个逻辑产品,逻辑上没问题,使用中不满足场景。
    如何让细节设计满足用户场景 - 图34
    上周团队美女在分享的时候讲了转账二维码的使用,那么我问了一个“收钱”的使用用户是谁?最能满足用户心理需求是那个设计?
    其实我不得不说,将二维码转过来给对方扫是一个好的细节设计。但是最核心的是“收钱”满足的是半陌生人或者陌生人使用的功能,真正的熟人会支付宝好友,然后转账。曾经为什么支付宝为了让你加好友那么拼命的推“集五福”相信大家还记得。
    最最核心的应该是“吴__众”有个输入框让你输入对方的名字,其实这个的核心是避免转账错误,保证用户的心理安全。
    就像是银行使用的2小时后到账,次日转账到账功能,提高了大额汇款以及电信诈骗分子施行诈骗的反思时间。就是我们常说的“产品容错”。要允许用户犯错,并且可以挽回。
    也就后来进行了理解,所有创新的产品的核心关联点一定是满足自身企业的核心,比如阿里的所有创新都是利用新的场景将货物抵达到用户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