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2月是我工作的低潮期,需要给自己找点不一样的刺激。Appstore搜索社交,下载了TANTAN 。

因为她足够简单,左滑喜欢,右滑不喜欢。判断的成本也很低(看脸)真的基于荷尔蒙的选择。在遗传基因相似学里面其实你更多的选择还是倾向于和自己长的像的人匹配成功,
这就是判断是否能互相喜欢的前提。并且你不会受到打搅。但是不知道不喜欢以后是否还有机会再出现,变成喜欢。

探探匹配到越多让我越来越无所适从 - 图1

我收到的喜欢不多(947)个,真正聊天的40几个。其他全是躺尸状态

加了你,错了认识了自己;对了,认识了世界!

包装自己:喜欢美食,喜欢小动物,喜欢赛车,喜欢香烟,喜欢旅游或者掩盖自己的存在,你会发现只有一张猪的头像都能获得几千的喜欢,猎奇也不是这个猎法。

在一个“汽车”市场你确想着买电饭煲,这是严重不对的。也许卖车的人可以随车赠送你一个电饭煲,但是这样的事情基本上还是低概率的,就像过年抢火车票一样。

探探创始人王宇说要给社交软件一点真诚。我还真这么做了。然而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1、我如果是微商怎么办?**
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主动聊天的妹子,其实就是互相在共同话题只上说一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意见。

但是在聊天过程中她问了我一个问题,说如果我是微商怎么办,因为玩的时间不是很长。根本不知道其中套路,我会顺着自己的心回答了:是的话我帮你转发吧。

此刻我感觉自己好牛逼;我做到了王宇说的真诚!
果真妹子的回复也是可见我的真诚。

她回复“你很单纯”!

如今姑娘也有了自己的男朋友,祝福你。

在这之前我们并没有要加微信的想法。到了这一步就是你或者她有更多的话想要表达,但是探探这种现在活跃,59分钟前活跃,一个月以前活跃,三个月以前越活,明明就是想让用户接触匹配,所以我还是更赞同张小龙的说法,现在的人是24小时的在线的。

2、话虽不多,但是走心。
后来一个女孩每天和你说早安,晚安。偶尔说几句话,话虽不多但是走心,走心的原因就是每个人其实都有孤独的时候,你会觉得没有压力,想说就说几句不想说就停下来。这是基本的社交场景。大部分用户就是来聊聊天,缓解下生活压力,吐槽下最近不好的生活。

3、只是建立肉体关系

这其中也遇到女生特别主动,上来就说我在什么什么地方,要不要出来喝一杯,看看北京时间凌晨1点,我想说妹妹我们不约而同。不是我假装正经,也不是身体不行,这个不在我的范围之内。

4、不知道名字的人
前段时间去黄山旅游,走到天平湖附近打开软件。匹配到一个会唱歌的小姐姐,其中传达的生活那是一个平静和晒脱。本人爱好也很多品茶、弹琴、唱歌、旅游..等;小姐姐的单身真的精致的单身。她说我不玩这个了,下载了一个月,都是男的来说约啊美女,无聊透了。你加我微信吧。这也是第一次女生主动给我微信而不是我要的情况。后来成了互相倾诉压力/快乐的朋友,压力这件事就是要找一个窗口。那么此时的tantan与我来说成为了压力的释放口。直到此时我还是不知道她的名字,但是并不妨碍我们成为不错的朋友。

CEO的价值观(数量大于质量)VS我的价值观(质量大于数量)
**

“探探CEO王宇:探探已成95后最大社交平台”这篇采访文章当中这样表达痛点:

王宇讲述了中国市场上用户的几大痛点。第一,中国人中国人缺乏搭讪文化,普遍比较含蓄,且在线下缺失认识陌生人的机会;第二,在线上,用户没有暴露自己的担忧。探探通过左滑右滑来决定喜欢或不喜欢,成功配对后才会进行沟通。这种社交方式更精准,并且自己拥有主动权,不会受到和以往社交App那么多的骚扰;第三,对于女用户来说,成功率非常高。男用户会喜欢60%的女用户,而女用户只会喜欢6%的男用户;第四,男女在追求感情上并不平等,女生往往处于被动。而在探探上,女孩子也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挑选自己真正喜欢的人。


可见tantan也是很注重用户体验的,尤其是女性用户。**

探探匹配到越多让我越来越无所适从 - 图2

大家好。很高兴过来跟大家分享探探的经验和历程。我不知道大家对探探有多少了解,探探是三年前上线的APP,这三年增长速度比较快,我们,年活七千万,月活两千万,月活七百万。用户行为量是非常大的,每天滑动次数差不多是十亿次,累计已经产生了40、50亿次的配对。探探的产品形态是什么?可以看到附近的人,有一列卡片可以左滑或者右滑,左滑就是没有兴趣、没有感觉,右滑就是感觉不错。你滑的人是不知道你是把他左滑还是右滑的,如果对方也滑了你,就是你喜欢的人也喜欢了你,双方就会配对,只有做配对的前提下你们才能聊天。产品非常简单,基本上就是这样。

用户每天的滑动次数是10亿次,这个我表示无力吐槽,那么你是为了更多的滑动匹配还是为了成功率,表面上面看是为了更好的发现与你相近的人,比如做了喜欢歌曲的标签,喜欢电影的标签,还有喜欢美食的标签,还有朋友圈的展示自己。基于LBS的推荐当中距离是第一要素还是喜好是第一要素,在使用过程中我并没有看出逻辑,相信普通用户更是看不出来这个逻辑。

所以相对配对成功的数量,我更在意质量。YP的肯定不开心了。所以产品经理的价值观就代表了产品的价值观。无论你怎么逃避反应在产品逻辑上就是表达了你的价值观。

我们最近在做酒店搜索结果页展示新装修/新开业的年限提示时也是这个思考点。

我们针对人群是15岁-27、28岁的人群,就是我想认识一些异性,谈一谈,好的话可能变成男女朋友,不好就算了了,也不是说一定要找人结婚。这个恋爱关系是大家非常开放的,跟西方也差不了太多,主要是搭讪这一块完成不了。


观点没有对错,所以CEO还是倾向于数量。**

好不容易匹配到了,却说我不怎么用。加我Wechat吧。
1、聊的好好的有更进一步意向,吃吃饭看电影等,就会说加我微信吧
2、这个不怎么用我是刚下觉得没意思,你加我微信吧
app的留存也是产品经理要考虑的问题,是什么导致了产品会给微信引流。这个产品经理要深入思考下,从我的使用度上来讲,个人觉得还是字体输入+语音输入的体验太差,表情还要解锁,解锁你妹。

产品经理你好好想想吧!!!

匹配到了如何破冰
这是一个很经典的论述,往往部门有新人进入,如何才能让他/她快速的融入团队。破冰是最好的一种方式。破冰的好处有:
1、打破人际交往间怀疑、猜忌、疏远的藩篱,就像打破严冬厚厚的冰层
2、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
3、产生话题,产生更进一步沟通的欲望

陌生人聊天如何破冰? 不管是陌生人聊天还是销售这都是一个需要学习的技巧。


破冰技巧:
1、问对方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你的衣服看起来真不错,很适合你,在哪里买的呀?”通过一句赞美的话带入一个问题,给对方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

2、找对方身上一个特点进行赞美

哇,你的项链很特别和你真配,你在哪选的呀?
诶,你的衣服真不错,看来你是一个很会搭配的人,常逛街吗?

3、对周围环境做正面评价并问对方感受

你的食物看起来不错呀,在哪拿的呀?
这酒吧气氛不错,你常来这吗?

探探的破冰方式使用的也很特别,就是真心话。他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普通真心话,还有一个就是私密真心话。用过以后觉得话题是建立了。目的消失了,做成了普通朋友!

这个功能做的真棒,我要找对象变成了我要找朋友,可能是我的目的太明显。


探探匹配到越多让我越来越无所适从 - 图3
什么是爱?

用理论来回答就是:
1、相似性(你们相似,语言行为喜欢的东西,甚至家乡)
2、外表吸引力(长相相近,这个说明了为什么中国会有夫妻相这一说)
3、对方反馈(我抛出了一个话题得到了你的回应,我对你的关心获得了你的反馈,今天天冷你也多穿点)
4、关系回报(前两天为你织了一条围巾,不知道适不适合你明天来了试下,男生说正好昨天出差帮你带了你最喜欢的杭州面包)

满足以上4点循序渐进基本上就是爱了。

基于场景化的社交是否可行?

中国是缺乏搭讪文化的,没有线下的渠道。你看中国年轻人基本上没有什么派对,周末不去酒吧夜店没有什么嗨皮,因为太忙,所以线下基本上没有什么认识人的机会。线上我们特别怀念,十几年前当时QQ的时代,我和我的联合创始人苏菲雅是81年的,我们这代人基本上靠QQ解决个人问题。QQ做大之后就变为熟人社交的服务,从此以后线上就没有非常好解决单身问题的线上服务。中国单身人群主要分两波人:一波是学生,一波是工作人群。中学生是不许谈恋爱的,大学里面基本上是男生多,要么是女生人,一个班里面女孩被人抢过基本上没有什么机会了,我们跟很多男孩聊过非常苦,他们经常找女生多的学生晃悠,饱饱眼福,但是不敢跟人说话。开始工作的人大部分都是在异地,不在自己的家乡,而且去异地之前都会分散,绝大部分人都是单身,会有大量的单身人群在各个城市里面,特别是开始工作的前几年会非常孤单。因为没有亲朋好友,没有人给你介绍人。怎么办,一个人上班,一个人下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

探探匹配到越多让我越来越无所适从 - 图4

所以上线了一起跑步,一起K歌,一起看电影。但是想想看除了看电影这个场景下会因为不是陌生人感到紧张(1、不用说话;2、电影院人多,发生奇怪的事情不可怕,有行为约束力),其他两个场景下基本上是和亲密的人才会产生的互动。

所以我质疑你!!!不是说不可行而是说好像场景还是不对。

说了那么多缺点,但还是有做的好的地方:
1、匿名表白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喜欢的人,这个喜欢是明知到不会在一起,但还是想着在大家都能下来台阶的情况下去表达。手机通讯录的匿名表白做的很好,没有压力

2、手机通讯录屏蔽
还是为了私人化的考虑减少熟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就像普遍大众都觉得陌陌是YP软件,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认为是聊天软件。

3、朋友圈的一对一评价
不会因为你匹配到了多少人,你的评价只能对当事人开放,并且生成一条聊天信息,我想产品经理是为了拉起聊天的欲望吧。

我来设计的话原则应该是:
1、匹配LBS更近的(因为恋爱也是需要在一起的)
2、标签更接近的
3、颜值匹配(颜值识别,相近性)
4、去过的地方
5、聊天的频率
重点的设计在破冰的方式上,重点不再多而在于质量,**少一些压力和无所适从**。

请记住以上我所说的都是错的,你想知道更多还是自己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