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晨十点起床,到晚十二点睡下,算上午休的两个小时,这一日清醒的时间刚刚好有十二个小时。

2小时,进餐食,占16%

距离住处约1.1公里的山腰,有一个小餐厅,提供小碗家常菜。步行走去约一刻钟。由于前日着了寒,只是慢慢拖着步子往山上走,走了将近20多分钟。可爱的是,沿途尽是植被树木,竹林茶园,还有一口小池塘。晚间的时候,池塘上浮着一轮橘黄色的夕阳,空气里隐约有金银花的香味。

1小时,休息观察,占9%

饭后小憩,看到一个留着可爱卷发的女孩在练习滑板。咖啡车后的方桌前,咖啡师低着头认真地绘制着一张明信片,再远一点的房间里,有一个刘耕宏男孩带着一个女孩在练习。我想,就算一连四日重复这样的生活,也并没有让我腻烦。严格意义上而言,这里并不是安静的地方,环境中有着自然和人声组成的白噪音。但是却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每一个人在认真地生活,其中有一种令人心动的真诚。我曾经以为我将走遍世界去流浪,才能体悟万物。但是此间却忽然觉得,哪怕只在一处,也可以窥探到世界的深远和丰富。

1.5小时,阅读,占12.5%

今日很幸运,有一只巨大的白色萨摩,在草坪上和我一起读书。最近正在慢慢将阅读纸质书的习惯转变到电子书上,但是这样做的前提是先要清空行李箱里的书籍。今天阅读的是《自由竞争的未来》,是属于组织管理领域的书籍。其中有一段话我非常喜欢:

我们希望读者朋友在阅读每一章的时候,都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可以想象,不久之后会出现一本有足够的嵌入式技术,内容可以随着你一起发展进化的书。如果你愿意,可以称它为“互动式图书”。你可以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与它互动并共创个人体验。

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几个月前初识FY的时候,她问我的问题:“Zoe,你喜欢什么类型的书呢?” 我还记得自己当时的回答:“我也许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样的书。不喜欢那些仅表达观点,告诉读者该做什么的书。我觉得好的书,应该可以为明确的问题构建答案,甚至能让读者提出更多问题” 。所以也许,未来更好的书籍阅读方式,是能够实时和读者共同成长进化的。

7.5小时,五场对话,占62.5%

今日最重要的事情,也是耗时最长的事情,便是对话。
长时间的对话是全职工作下很难享受到的福利。和工作时的沟通不同,对话并无明显的主题和目的性,这是全无私心的分享和交流,也是一个不断提问和尝试解答的过程。
与3位老朋友,4位新朋友,共进行了5场对话。每场对话平均约1.5个小时。我很感谢他们,哪怕仅仅从“时间经济价值”的角度而言,他们抽出的这些时间都让我十分感激。

对话方 时间 关键词 TO DO
PI 61min 个人领域与国家领域的对抗与和解;心性养成 能够阅读中文是一种幸运,每一种文字背后都是一个平行世界。该多花时间读一些中国的经典书籍。
O,Y,C 120min 不确定性下的生活和工作
CH 41min 语言理性(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 探索后结构主义:福柯,德里达,德乐兹
F 47min 生活 痛苦来源于私欲,如果可以保持中正温良纯善,便可以静下来做事而不受困扰
UT 140 min 个人成长,投资,品格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和UT的对话。于UT而言,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陌生人。但是UT的分享却毫无保留,充满善意,就连我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可以做到这样的坦诚。

两年前做职业选择的时候,我有过一个一闪而过的念头:成为一个投资人。但是我选择了声音更强烈的那一个,即成为一个创造者。比起去观察和陪伴他人去创造,我似乎更愿意直接去参与创造本身。与UT的对话让我开始想到,也许创业者和投资者本身的属性是一致的,他们都广博兼蓄,有独特的影响力,也对世界有着奇异的热情。

只有当你可以解决用钱无法解决的问题,才能获得我的投资。——by UT

UT很聪明,而且他知道自己很聪明。他自小培养的积极良善的品格,更是让这份聪明没有变成负担而是成为他的助力。我很惊讶他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从人生必经的意义迷茫中走出来,摆脱了“自信”和“怀疑”的动态螺旋。我甚至在想,UT本身会是一个极好的课题,这个课题的名称就叫做 “A case study of how humans navigate through ambiguity”😆

Well,he can b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