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困难生”转专业的那些事

原19级仪科 现20级社会学本科生 贾东晓


一、开篇

每个人都因为不同的原因来到这个学校,或许高中时的你对大学生活充满向往,却又有些懵懂无知。我相信能够进入东南大学学习的每一位同学,在应试教育阶段的成绩一定都是很优秀的。应试教育的机制会有各种各样的力量推着我们往前走,可能只是随着人流,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这里——大学。努力学习再进入优质的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也许只是一种习惯性的机械行为,这群人中的大多数可能都没有认真的思考过,“为什么要继续向前走?”“经历了大学之后又要去做什么?”。我们只是在社会的规范下通过自己的努力选择了大多数人都必须要走的路,因为上了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才能找到好工作,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结婚生子,周而复始。

可是我总会在这套行为体系中感受到一点虚无,我觉得我在做的事情是正确的,但是却缺乏个人的实现意义。我了解到,很多同学因为种种复杂的因素,可能是对于所处专业的兴趣缺缺,亦或是因为上大学后放松了对自我的管理造成了学习成绩上的一败涂地。后来,这部分群体逐渐不知不觉的变为了“边缘人”。挂科乃家常便饭,面对辅导员的耳提面命也逐渐麻木,甚至可能会有“挂科就挂科吧,大不了补考,补考不过也还能重修”这样的想法,进而放任自流。

但在专业学习上的不优秀不代表完整个体的不优秀,可能身处学习困境的你,只是还没有找准自己的发力点。“学习困难生”这个看起来令人难堪的名字,也只能代表在原专业学习成绩不优秀的自己,不能代表未来的自己。无论你处在何种境地,请大家永远保持主动积极的态度,带着对生活的热情,为自己找寻一条适合又自恰的出路。而“学习困难生”转专业,便是我经过一番自我探索与挣扎之后,为自己选择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出路。

二、“学习困难生”转专业基础知识

1.“学习困难生”转专业是什么

2019级本科生的大学生手册上,有几页专门介绍了“本科学生转专业工作实施办法”,第三条的第四种类型(一共有四种转专业方式)说明的便是本篇要介绍的“学习困难生”转专业,也称为“兴趣”转专业(以下简称学困转系)。参加学困转系的人大致可以描述为两种,大一或大二结束后,成绩不好,实在是不想学理工科了,但是对人文社科的专业有些兴趣,经过一些思考便决定换个方向;还有一种是在原专业学不下去了,甚至不能正常毕业,觉得人文社科比较好混毕业,就转了,有些学院的辅导员也会劝成绩不好的同学考虑学困转系。
学困转系可以选择的范围非常有限,每年能选择的也都只是人文社科类专业。

可转学院和专业如下:
1.人文学院包括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言文学,社会学,旅游管理,哲学。
2.外国语学院包括英语,日语。且转入后均需进入大一学习,也就是说即将成为大三的原大二同学也要重新成为大一萌新。
3.法学院包括法学。法学是每年竞争最激烈的专业,以2021年学困转系为例,法学考试报名了24人,坚持到面试的有19人,最后录取了12人。
4.公共卫生学院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转系之后要搬去丁家桥校区,且课业压力也不小。

2.“学习困难生”转专业报名条件

  1. 大一或大二的本科生;
  2. 无纪律处分;
  3. 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可在其他划定范围的专业继续学习的学生;
  4. (1)艺术类专业与非艺术类专业之间不能互报;(2)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录取的学生不能报名转入非外语类专业;(3)招生录取在大类的学生,不能报名转入该大类包含的专业【注:通过综合测评等方式直接录进大类中的专业(专业小类)的学生可申请报除该专业(该小类包含专业)外的其他专业,具体情况以教务处审核结果为准】。(4)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不得转专业。(5)通过正常考试转专业资格审核的大一学生不能报名;(6)学籍处理后予以退学的学生不能报名。

以上报名条件转自教务处发布的学困转系通知文件。

这里要强调一下,已经大二的同学只有学困转系的资格,不能进行正常转专业。如果想转到理工类专业,需要大一就作出决定,好好准备。另外,并不是只有成绩不好的同学可以参加学困转系考试,成绩很好但是在人文社科领域有所追求的同学可以和辅导员、学院教务老师说明情况,从而获得学困转系的资格。

3.时间线

教务处每年5月底左右(在正常转系通知发布一段时间后)会发布“关于做好xx级、xx级学习困难生转专业”的通知,通知中会告知报名条件,可报名的专业范围,考试科目等重要内容,一切消息都已教务处当年的通知为准!6月中旬发布“学习困难生转系网上申请”的通知,这时候就要登录网上办事大厅,按照文件中的流程进行申请,超出时间范围后即不能申请和更换报名专业。7月中旬,各学院审核转专业资格完毕,向教务处上报最终的资格名单。9月初,教务处公布考试资格审核结果和考试日程安排。然后很快就会进行转系考试考试结束后的2-4个工作日就会出成绩和预录取名单。之后根据教务处发布的通知,办理转专业手续,选课,到新专业学习。由于疫情的原因,2021年的转专业考试时间安排与往年都不同,故以上时间仅供参考,时间安排都视具体情况而定,有转专业打算的同学一定要多多关注教务处在学籍管理板块发布的消息,同时多多和本院的教务助理老师保持联系!

三、经验分享

转专业考试本就是给了同学们多一次的选择机会,所以在做出选择之前一定要慎之又慎!多多考虑转入专业的学科实力、社会评价、就业前景等多方面因素,找一找之前转专业的学姐学长或是本来就在对应专业学习的前辈。和他们多沟通多交流,问问学习体验,学习方法和对未来的规划(我是在熟络之后才问的)。
有些具有正常转系资格的大一同学也会选择学困转系这条路径,因为学困转系是没有名额限制的,只要成绩达到预转入学院的要求即可,如此,就不存在要PK掉其他人的情况。当然,学院为了控制转系的人数,确保教学质量与秩序,可能会压低分数,来淘汰一部分准备的不充分的同学。

学困转系相对于正常的转系来讲是容易一些的,但是不要因为简单就轻视。即使简单,也总是会有不幸未通过考试的同学。有些同学因为长期浸在理工科里,加上在思政、毛概、马原等考试中随随便便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的经历,容易轻视人文社科的专业甚至产生一定的偏见。其实不然,我认为人文社科是需要一定的天赋和热情以及极大的后天努力的学科,要求学习这类专业的同学们在学习中逐渐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理论积累。
因为我本身对理工科实在提不起兴趣,便在这个可转范围中做了许多尝试,我读了一些经济学、文学、社会学、哲学方面的书籍,选修了几门人文社科方面的通识课,还通过各种方式认识了这些专业的同学,和他们进行了一些交流,才最终确定了想转入的专业——社会学。

为了进一步了解社会学,我选修了社会学专业德高望重的聂春雷老师的通识课——“社会调查方法原理与实务”,“当代中国研究”。我在课堂上受益匪浅,尤其是“当代中国研究”,课程要求独立撰写一篇读书报告和一篇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小论文,写论文的时候会接触一些文献资料,加深了我对某方面问题的思考。我也在老师的推荐之下开始读《社会学概论》,了解社会学的一些基础理论。平时多多关注社会现象,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和道理。多读书(虽然我也没读多少,但多读书真的有好处!),如果前期读不下去艰涩难懂的社会学理论著作,也可以先接触人类学的书,可以去网上搜搜社会学专业要求的书单,随便挑几本读一读。我当时最先开始接触的是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我觉得还是比较通俗易懂的。

《现代社会学教程》是转系考试的参考书目,可以具体了解理论,但学困转系考试的笔试并不会要求大篇幅的理论默写,社会学概论考的更多的是对理论的理解,比如举例说明xx理论。可以总结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理论,做到能大致讲出理论的内容即可,不用非常严谨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不过,熟悉这本《现代社会学教程》对进入专业后的学习很有帮助。社会热点问题分析会考一些你对当代某些政策和热点社会现象的思考,比如“健康中国的社会意义?”,“如何看待内卷?如何破解?”。灵活地阐述你的思考再稍微结合一点点理论就好!到了面试环节,人会相对的松弛。面试前想一想老师会问的问题,我准备了三个问题“为什么想转社会学?”,“在你看来社会学是什么?”“最喜欢的一本社会学著作是什么?书的内容,喜欢的原因。”,因为怕自己太紧张导致逻辑混乱还写了文字稿。

面试时,老师会先让自我介绍,这个时候我就把前两个问题准备的东西说完了,老师再根据我讲的东西提问,这里建议大家多说一点,让老师能根据你的经历问出问题。之后回答问题的时候,就当做是在和老师聊天,保持放松和真诚就好啦!因为进入大学以来我在工科的成绩一直很差劲所以很想用高分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只求通过的同学大概是不用准备这么多的,进入社会学之后再努力学习也行。

本科阶段有很多的时间,可以用来阅读和积累,扎实自己的理论基础,培养过硬的专业素质,希望每位看到这里的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热爱,去到心仪的专业学习!如果有学困转社会学的问题,也可以放心大胆的联系我,很愿意为大家提供我最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