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毕业 谢呈阳
Q:前辈当时高中毕业为什么选择东南大学呢?
A:当时我高考没考好,高考前本来是想去南大,当时东大和南大的分数差别还蛮大的,十来分这样。然后就去了东大,后面东大给了我很多平台,所以就一直留下来了。
Q:您是如何平衡学习和学生工作的呢?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时间管理的秘诀?
A:其实我觉得没有什么平衡之说,平衡都这是一个伪命题。你想要得到很多东西,你就必然付出更多,对吧?这是很正常的,那个时候。实际上我毕业的时候,我本科毕业的时候,我是我们学校的学习优秀生,学校招生的比例是全年级前5%,你必须每年都是这样的成绩才有可能。
你知道的这个事情,你是东大的学生,很多人都问过我,就在我读书的时候,很多人都问过我你是如何平衡的,但实际上平衡就是一个伪命题,你是不可能平衡的对吧?你要是学生社团的活动来了,你得要做。虽然说大家都很团结,虽然说你是一个会长,因此很多事情你可能不用去亲自去执行,但是你所费的心血还是很多的,同时你也不能够完全不执行对吧?你自己也要执行,而且你的绩点你也要保证对吧?
比赛你要做,那你就只能努力去做,其他我觉得没有什么平衡之说,我也有过比如到期末考试,然后跟活动冲突,然后我自己一定要保证绩点。我也哭过,但是怎么说人生这条路其实很神奇,你走过特别顺的那段路,你不太记得,比如说你跟我说你在创协有什么愉快的经历吗?
我记不得了,我只记得的是我们一起数过的时光,我只记得快乐地感觉这是我特别开心的,因为那个时候合作很顺畅,可是你回头看的时候,你只有在泥泞的路上走过的脚印,你才能看得见。所以怎么说你如果再去回首,包括现在其实我的状态也是很辛苦的,因为年轻的时候在爬坡状态总是很辛苦的,很不舒服。
但你再回头看,当时你所经受的痛苦,不能说是痛苦或者是辛苦吧,其实它是成就了你的你各方面的能力,从读书方面来看,他是定力或者是毅力,你可以坐在那边,从早到晚看很长时间的书写很长时间的东西,包括现在也是这样,现在的这种状态是早年的积淀,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可以坐在那边一整天,我们小时候可能都不愿意读书对吧?
然后可能很小的时候都是喜欢玩,为什么现在可以后来慢慢可以坐在那边很长时间一直都在攻一个难题,包括你对事情的负责,对资源的组织能力,包括你接下来的身后的友谊,都是这样的一帮人,你在本科跟你们的结交下来的朋友,其实也是你日后的财富,是吧?其实都是财富,所以就没有平衡这种伪命题。
你在什么地方付出多少努力,最后它都能够让你看到,假如说你不搞社团,你因为你的学术只读书,那也只能是我现在的学术作品,我的学术前景会比现在要更好,如果当时不读书,我知道也许我可以去创业,或者是我去企业可能有更高的收入,或者是会在事业上做得更好,因为我采用的是二者都兼收的这样一种状态,所以我现在的自己是现在的这个状态。
Q:您大学期间有没有遇到什么生活或学习上的挫折?当时是怎么处理的呢?
A:人生的路从来就不会是平坦的,挫折肯定会有啊,很多的挫折,从读书到今天,一直到在东大留下来,我应该没有遇到过什么特别大的挫折,比如说我想要去到什么地方去读书,或者是我想要实现的目标,我没有达到,这样没有。可是达到目标的过程极其艰辛的,我觉得是没有一个目标是能够轻松达到的,从我读书到现在,我不曾觉得有什么目标我是容易达到的。
所以你说我走的这条路是否是顺畅的,我觉得它不顺畅,可是你说他是不是有那种重大的挫折,我认为我没有经历过重大的挫折。但是比如说你跑到一座山上,那么你爬这个山会遇到一个个的小山坡,你必须扒过一个一个的小山坡的时候,你才能到终点,最终的山上可能还会再爬小山坡。有可能你中途鞋掉了,然后你肯定有伤痕,这些东西它都会经常会有。再怎么说,比如说你要发一个特别好的文章,你发不出去,你一直碰壁,或者是你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什么样的工作,但是你没有找到,但是我没有面临这样的问题,因为我所有的路跟我自己设想的路几乎是一样的走下来了,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所受的煎熬,无论是付出的辛苦还是心里的煎熬,因为你比如说要读博,假如说你要读博,你在硕士的时候你必须要达到多少的成果,你才有可能有老师愿意去要你,对吧?
比如说你要觉得就在东大,你必须要出多少的成果才有可能留下来,但是每一个成果的出来他其实是极其不容易的,他可能是比如说你要发论文,你可能是不断的被推广,然后发上去了。
属于是这样的一个状态,所以我觉得没有什么遇到大规模的挫折,但是在这样一个成长的过程中,他带给你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其实我一直经常跟别人、一直跟自己说的一句话,一直就是我不害怕我走的这条路比别人辛苦,我只是怕没有希望。只要你有努力的方向,你就肯定是风雨兼程的去往前走,你可能跌倒,但没关系,你爬起来再往前走。 像这样整个这样一段的过程。今天之所以跟你们说这么多,实际上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怎么说呢,我也悲伤失望过,或者是也觉得很辛苦,实在是扛不下去,这个都有过的。但是这种辛苦,这件事情你慢慢就成了习惯,慢慢的你自己得到锻炼了,积累的其实是你的经验。你受过伤,然后你还是爬起来继续往前走,一步一步最后达到你的目标,下一次你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你就会更加坚强。
读书的时候所有的困难,现在回头看都是最小的困难。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会觉得我们很辛苦,我们读书很辛苦,我们怎么样。实际上在这个时候讲一句良心话,就是你这个阶段,上面有你的父母给你支撑着,你下面没有什么你需要付出的东西,可是等到你走过20多岁,你到了30岁,我还不算是年纪很大的人,跨过30岁的门槛的时候,父母正在老去,你的生活必须是完全靠自己,然后听听家里面的各种的事情,当你变成是一个依靠、一个支撑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其实读书的时候遇到的事情都是最小的事情。
Q:您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下您当时在创协的一些比较有趣的经历,或者说一些故事呢?有趣的经历和故事?
A:其实因为时间太久远了,这都是13年了,我其实不是非常记得有很多的故事,但是我知道的是当时创协的时候拿了很多奖,包括我们当时搞活动,拿学校的十佳活动,当时我觉得说一点感动的东西,就是我觉得大家的分工都很明确,当时我们的协会可以同时做很多的事情,我记得当时因为是挑战杯,07年我们在北京比赛,我们也是一个比赛团队的小伙伴,是我们的副会长,当时他就在创协全心全意去搞活动,然后等我回来的时候我们把奖拿回来了,然后我们也把学校的十佳的活动也给做出来了。
我觉得这个是就让我非常感动的。我们当时为了去争取团委的更多的经费的,想要去给创业协会印彩色传单,想要去争取更多的学生团委的资助。然后我们大家就去背东南大学学生手册,背了之后看到里面有一些条例什么的对我们有利的,我们去跑到团委老师的办公室里去跟他们去谈判,争取更多的钱,有很多类似的,反正点点滴滴。那个时候我们每个月都还会聚餐,钱哪来的?我们组织大家去卖东西,摆摊卖东西,很多点点滴滴的小事情,可能你说不出一个特别让你觉得特别好玩的事情,但是之所以那段日子让你觉得很开心,是因为你每天都很充实,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然后大家都是你又觉得是完全能够信任对方的,觉得大家都是在尽全力的,就是力量在往一个地方去使。
其实现在就是我们的那帮小伙伴,现在已经是各个行业都非常好的了,已经在各个行业应该是一个中流砥柱的,可能没有到最高层,大家现在联系也很少,可是有什么事情那都是,说一句话就可以两肋插刀,属于这样,真的很棒这样的一种情谊。
Q:是什么样的机缘让您选择了毕业之后成为一名东大的老师呢?
A:没有,我说过我可能在读书的时候,比如说我到了读博的时候,我不想在东大读,我想去清华读,当时也是有机会的,但是因为其他的一些机缘巧合,我还是要在东大。或者是读硕的时候,我不想在东大,但是也是由于一些机缘巧合,遇到了一些老师,希望我能跟他读博,然后留在东大。可能只有这方面的偏差,但是从大一开始我自己设想走的路就一步都没有走偏过,但是这不是因为我很顺,所以没有走偏坡,有很多时候我就觉得是运气也是努力,然后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真的是受到了很多的挫折,但是我又没有走偏。
Q:您最开始给自己定的职业规划就是本硕博连读,然后最后成为一名老师这样吗?
A:对。
Q:从老师到学生身份的转变,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A:没有什么太多的心情,因为我经营的目标是这样的,因为你自己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你会更加去设身处地的去为学生着想,我觉得这个是会的。因为我整个的过程不是非常顺利,很多的你会更愿意去帮助学生。其实我觉得是我觉得是这样的,这也有可能是因为,怎么说呢,我是这样觉得,在转换的前期,我都不觉得我自己是一个老师,我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学生,还是一个学生的状态。到现在的话可能因为我已经工作第4年了,第4年你会觉得更多的时候你是更加愿意去帮忙。你会更加愿意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为他为他们去考虑问题,但是很多时候也是没有办法,因为毕竟年轻老师有很多的压力,真的是很忙,所以也没有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
Q:其实我一直都蛮好奇一个问题,您现在作为老师,然后如果看到班上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您会不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A:不会。每个人他有自己的想法,有些人他可能成绩不好,但是他可能其他地方很强。大学跟高中还不一样,你会看到有学生不好好去读书或者是什么,但是人他是很奇怪的,你无论怎么苦口婆心的去说,你是没有办法去说服他去转变自己的心意的。老师跟学生之间确实是有这样的,你这样做确实是老师跟学生之间确实是有这样的一个过程,老师觉得我为你好,我教统计学,所以我一直都觉得我教难一点对吧?
我对你严格要求,我是对你好,可是你会发现你教难一点之后学生是不会听的,他们更愿意接受的是好玩的东西,这样的状态,但是因为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喜欢自己读书的,自己来看东西,而不是听老师讲的人,所以我很理解有些学生他的就每个人的接收方式不同。你会觉得为什么自己好好备课,但是还得不到肯定,你会有这样的想法,你会觉得我其实是非常认真的去备课的,我甚至把数学系的数理的书都拿过来去把它仔仔细细的去读一遍,把里面的细节都看一遍,就是为了去把这个事情我更加清楚的讲给学生听听,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可是他们还是不愿意听。
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有的。但是你们会说觉得他不听你的课,你觉得怎样?我觉得也不是。因为有些时候真的是自己看书或者是做自己所选择的正确的事情,比如说他去实习的,别人有的时候他目标他就不是要读书,他的目标要毕业之后就工作,他可能突然有一个非常好的实习机会给了他,他如果拿到实习机会,他以后会有更好的前景。那么为什么不去选它对吧?所以我的话其实也对于学生的学习的就是他的自己的选择,我其实没有太多的强求。
Q:您在东大度过了本科生活,也在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东大的老师,可以说与东大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您可以简单评价一下您心中的东大和东大人吗?
A:我觉得比较踏实,这是真实感受。你可能会看到其他的老师或者是学生,他们有非常花哨的简历或者是非常花哨的展示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都是很花哨,而没有实在的东西。东大的学生他就非常踏实,他实实在在地做事,但是他不太会真正的把自己包装出来,我觉得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Q:您现在是除了授课以外,有没有在自己做一些研究?
A:对,我们主要主业是科研,我副业是教师。因为其实这是我一直比较以后的一个点,教师不是主业,不能说主业是科研跟讲课是各占一半的,科研本身就是主业。否则的话就不会压力那么大了,对吧?
Q:您在授课或者说科研之外有一些空闲时间吗?您有没有发展一些兴趣或者爱好?
A:我现在真的是没有了,我现在因为我跟你说青年老师压力很大,在曾经我读书的时候,我当时就是跑步,我基本上每天我会在操场跑10圈到20圈这样的,每天都会跑。
这两年确实是没有时间去发展一些别的东西,所以我说去读书的期间,你所觉得的辛苦其实在你人生中是微不足道的。当你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你会发现在工作岗位的那几年可能也是爬坡期,蛮年轻的时候,肯定会是比较辛苦的,因为我没有经历过后面的人生,所以我也不知道后面是否是更辛苦,但是我知道读书的时候总觉得我们学生孩子最辛苦,等我毕业了我就会轻松一点,但是这是不对的,但是我因为还没有走到后面,我现在也不可能以过来这样的眼光来说什么,是不是以后也可能以后会更辛苦对吧?因为到时候有老人有孩子那时候会更辛苦。
Q:您对还在校的学弟学妹们有没有什么建议或想说的话?
A:有。这是保留节目对吧?
我觉得第一个是一定要确定好你的目标是什么,就是你人生的规划到底是什么。然后当你确定好了你的人生规划的时候,比如说你要做学术,你要找这个领域中的成功的人,问他们路该怎么走,但是成功的人如何鉴别,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并不是看上去厉害的人,他真正的就厉害,他不是这样的,你要去真正的去鉴别说这个人他真的是能够给你指导的人,或者是你在这个领域,在这一个领域内做得好,他有很多种的原因导致他今天的好,他真的是自己的能力让他自己站到了今天,你只要去看,你必须要去向那些真正的是靠自己走到了你所期望的这样一个目标的人,你去问他们路该怎么走,而且你最好是问刚刚走到这个位置上的人,比如说你希望的是到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去工作,你就去找这个企业刚刚进来的学长去了解。为什么呢? 因为他有一个时间差,比如说我想留在东大,你就问刚在东大的年轻的老师,他们是怎样走到今天的?
你要问跟你时间间隔比较短的这部分的人,真正的成功的人,因为时间长了之后,他的其实路径可会是不一样的,由于时代的背景路径会不一样,你要去的是首先你要有一个自己明确的规划,第二个是你要去找到合适的人去跟他们学习走过来的经验,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然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因为你到了工作岗位就会之后,你就会发现,因为我的岗位还不一样,我是在我一直在做学术的东西,但实际上有很多的我的朋友们走上工作岗位,又想回来继续在读书,事实上就是你现在荒废的时光,你以后你只会付出代价去弥补你现在所一切,你现在越辛苦越努力,那么你以后的路会越顺畅一点,而且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说是可以单纯的,我不看你的成绩,不看你以前的学生时代的经历,我就录取你,他是不会的。
你所有走过来的路都是你未来的痕迹,我可以说现在是你最没有压力的时候,你就应该多承担一点,就是我看过一句话,叫如果你不吃学习的苦,你就要吃生活的苦,为什么很多人宁愿去吃生活的苦,而不愿意去吃学习的苦?因为因为学习的苦是一种主动吃苦,而生活的苦是被迫吃苦,让一个人主动去吃苦是很难的,而让一个人被迫吃苦他是没有办法,他只能如此,因此读书的时候很多时候你是要去主动的去吃苦,去好好读书。
我好读书不是说你要好好听课,这是两回事,虽然我是老师。你要去读真正对你有用的东西,就是你要去学习,然后所有的学习或者说就是所有的你获得成长的过程,他都一定伴随着痛苦,不痛苦一定是没有成长的,就是不辛苦一定是没有成长的,包括读书,如果你一直读停留在自己能够理解的领域之内的东西,你是没有成长的,你只有去突破你的领域才能获得成长对吧?
你比如说读数学,你读了觉得难,你再往下读再往下读,你才有可能一步一步的成长,所以如果你觉得在读书的时候你是很轻松的一个状态,那是因为你还没有把自己的能量用到,我觉得就每个人能量不一样,比如说如果我们读高中的课本我们觉得很容易了对吧?但是我读大学的课程,我可能觉得他有难度,每个人能量不一样,但是如果你觉得你很轻松,你一定是没有把你这个能量用足,可是能量不用足,你永远得不到真正的成长。
2008年毕业 刘梅
问:您还记得当年您为什么选择东南大学吗?
答:其实这个志愿是我我高中的,当时志愿时间不是我自己填的,是我爸跟我的班主任老师他们俩一起在办公室填,他们当时其实一个方面是想我离家近一点,因为江苏的,觉得南京挺好的。第二个他们觉得工商管理这个专业挺好的,觉得东南大学挺好的,所以他们就帮我填了。看那时候可能高中还没有什么判断,就是说不知道未来到底在哪里,然后家里跟老师因为他们比较了解,然后他们觉得东大挺好的。
问:然后您简单介绍一下您大学期间的经历可以吗?比如说学业方面社团,然后包括参加的一些竞赛之类的。
答:大学期间的话像我应该算过的应该是总体来说应该是很充实的那种。学习方面,我基本上是我们系的第一,然后就是拿了学习优秀生,还有连续拿校长奖学金,然后还参加了挑战杯创业大赛,然后先是本科的时候参加的校级的,后来参加了省级的国家的反正都拿了,应该省级挑战杯应该是特等奖,然后国家的应该是个铜奖。社团的话进了学校,当时就团支书。我觉得院里的老师们比较好,他是愿意去培养小朋友,然后去成长, 如果你想,基本上能争取到的机会,他们其实都会给到去锻炼。我应该是社团基本上能参加的,应该也都参加,当时精力比较旺盛,也比较小。那时候除了学习,然后参加各种社团工作,包括跟社会上去,各个企业包括企业家去接触,因为我学的是这个专业,像经济管理工商管理,然后所以就跟企业接触的很多,包括那时候应该就跟这些像南京当时的一些就做珠宝的,包括苏宁,这些当时在学校那会都跟他们接触,因为我们还是觉得学习跟实践要挂钩,在我们学管理的知识,所以就参加了很多的社团,因为这里面会涉及到一个团队,包括合作,然后包括校外的这些,因为你可以直接的接触到这些企业,它怎么去运作。基本上这方面平衡的还是蛮好的。
问:您是怎么做到把这些所有的事情都做得特别好,因为我感觉我自己平时可能学就是学业带给我的压力已经很大了,然后就觉得自己有时候没有那么厉害,也不太敢去参加这些什么挑战杯的竞赛之类的。
答:其实我觉得如果从自己的角度来说的话,一个是这么去想,一个信心一定是自己给自己的,你像只要能进东大的学生,一般都是学校里面其实非常优秀的,不管是家长也好,还是其他的老师包括同学,其实他们都会有一些对我们进入东大的人都会有一些崇拜的,实际上都是很优秀的一些学生。 这点不用去担心和怀疑自己。然后第二个的话我觉得还是要有一个自己的目标,比方说你其实可以从刚开始就可以尝试去想你未来的一个就说你希望过一个怎么样的人生,或者说你希望将来比方说在大学里也好,或者说你几年之后, 你希望在社会上有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或者说3~5年之后,或者是你希望大家怎么来看待你?就像大家说你在社会上也好,或者说你在学生群体中也好,你的一个标签是什么?虽然很多人他说我不喜欢被标签化,但实际上我们很多人给人总会有一个,比方说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其实我们要自己要去想,就是说你的未来你希望过怎么样的一个生活,或者你希望有怎么样的一个职业的一个规划。因为我们在学校里学习,最终未来还是会更好的去适应社会。 不管是生活更好,或者说你的工作上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实际上是要你从进大学开始,我觉得可以去想这个的,就说你有一个大概的一个人生的目标,你就不会那么迷茫,就是不太会容易偏。对,我刚刚想可以再补充一点,就是因为东大学生每次进学校,他会给你发一个东南大学好像叫学生什么手册,对,然后他那个手册上其实这个手册还是蛮有用的,就是对于刚刚比较迷茫的,可能一下子因为到大学里面像是有的很多人他是远离学校的,是远离家长的,就没有家长管着看着,然后老师也不会天天盯着你,其实时间就会有时候容易感觉一下子又是好多时间就好多自主权。然后有时候会容易时间就这样没了。其实那个手册它是可以他在上面都会有每一条的一些要求,比方说你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学习优秀生,你必须要符合哪些要求?或者说你要拿到一个什么优秀学生干部或者说优秀毕业生,他都会有一些要求,其实这些也可以作为一个参照。 这个手册很重要,不要把它单独的看成是一个比方说一个枯燥的教材,实际上它就是相当于一个指导,你怎么去过好一个丰富的大学生活。 然后还有一个其实东南大学的校史,当我们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时候,我们可以去看一看东大的校史。东南大学的校史是很让人振奋的,我觉得东大的很多的学生,因为东大像在南京可能被其他学校压着,然后可能在比方说全国的时候,包括大家说的时候,可能大家会觉得说有很多人他不知道东大是南京的,就让人会觉得很郁闷的,但实际上大家去看一下东南大学的校史实际上是非常非常优秀,而且有着非常辉煌的一个历史的高校,它值得我们每一个东大的人都去为他感到骄傲,然后我们也有这个责任去把它做得更好的。 然后各种的机会只要想去尝试都去尝试,因为东大的老师还是蛮好的,他们是愿意去支持和帮帮你去挑一挑也好,去够一够这个目标就想去参加就去参加,不用担心。
问:大学期间有没有觉得做过对您今后影响特别大的一个决定呢?
答:坚持去实现自己比方说想要的一个位置,我觉得这个应该对我影响很大。就说包括当时因为我们那一年应该是大二的那一年,我们当时做学生刊物,这个应该是以前大家都没做过的,然后我们就觉得可能就这个事情可能没有办法实现,但是当时的辅导员老师,包括其他的各位老师,包括同学,大家一起把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把它做出来了。我们应该做了第一本院刊,我们院的院刊当时应该叫学恒。
问:您研究生也是在东大读的是吗?
答:对,我是研一的,我是大四的时候大四加入创协的
问:研究生也在东大读的。然后因为我看您研一去了出国交换,然后您当时有想过大四的时候选择出国读研吗?
答:我大四的时候倒没有,我其实一直想去清华读的。比较喜欢北京,然后当时觉得觉得我一直因为我自己比较认可我自己的一个是文化也好,不管是我自己所处的环境,我还是觉得国内很好,我没有想过去国外,但是我的同学他们有去国外的, 其实这个想法是有偏颇的,我现在如果给我的建议,我肯定是建议大家有机会出去的话,一定要出去走一走。
问:是因为交换给您带来的体验不一样吗?
答:对,交换之后,其实对人的就说不管是你的去看待东西的一个一个角度,或者说整个对人的怎么说说的比较空,人的心胸也好,就是说其实都会帮你变得更大一些。这就是说大家说你多出去走一走,实际上你看到的东西,它会让你对这个世界也好,或者说对身边发生的事情会更从容一点或者更包容一些,就不会那么太多的去执着于某一个一个事情或者说某一个点。 其实这个还还是要回到一个点,就是说有一些问题,我觉得人可能要不时的都要去思考的。一个就是说其实很简单的一些问题,就是说你到底想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你是谁?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想过什么样的人生?他这个会直接影响到你的选择的。但是从如果大一般的角度来说,肯定是你出去走出去学习,因为它差异化的环境实际上对对人的整个思维都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问:您去读了一年的话,觉得自身有没有什么变化?包括从学习的方法,然后看待事物的角度这些。
答:我们交换应该没有一年就一个学期,然后他是这样说,学校里有这种交换计划的,密切的关注一下学校里发布的信息,然后平常有事没事都跟教务处的老师搞好关系,是因为他们会应该是负责这些报名招生,学校有交换计划,而且会有奖学金,可以早一点准备,如果有这个条件的话,可以早一点准备,这个事情肯定是用处好处多于坏处的。但是现在疫情这么严重,也可以考虑一下,就是说安全是第一。你说去国外的经历,比方说对的人的影响,我觉得这个影响其实是真的非常大的,因为他是这样,就是说你不同的文化,就说差异化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俗,包括你不同的环境,他们的包括老师他们教学的方式,实际上是国外跟国内是有很大差异的,包括同学之间的这种相处,包括老师教给你的这些这些
这些知识它其实是锻炼了你的一个思维,就说它其实让你的思维更加包容和多元化。就说这个点其实这个点我觉得用处是非常大的,其实它就相当于它能让你去更好的去去兼容并包,不同的差异的这些比方说不同的肤色也好,不同的种族,或者说就像我们国内的不同的少数民就是少数民族跟我们汉族这些,所以他能让你更好的去一个是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然后更好的理解你自身的一个文化就是说我觉得这方面影响很大,然后包括你的国际化的视野,像因为我们是学管理的,像他会让我们从一个国际的交流的角度去思考企业的 一个发展。就说他不单是国内的发展,我们要去海外的市场,其实这些他都能给我们一些包括你在那边可以结交一些国外的朋友,他们这种就说因为不同的人让你更加强烈的感觉到,其实一个是人比较渺小,第二个是这个世界上其实很多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其实大家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一些视觉和生活其实都是值得尊重的。多元化的,然后包括我们像以前大家可能觉得你企业必须要达到一个很大的体量,你才能去做。海外市场实际上现在不是的,包括互联网让大家就是说就很快的,其实很多企业它的业务其实你是可以去做海外的,就像我们现在包括我们身边的朋友,他们直接公司从开始创办它就是一个立足于国际化的交流,他其实会对人的一个思维会有一个很好的拓宽或者说让你在创意和创新这个方面就是束缚,摆脱掉很多的束缚的。
问:现在您是自己创业,您是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创业的
答:我其实从毕业的时候,我当时就觉得我这样作为东南大学创协的会长,我感觉你让我去去通过正常的就是应聘的方式去一家公司,我总觉得咽不下,总觉得怪怪的,我感觉可能比较适合创业公司,所以我刚开始毕业之后,其实就是加入了一个创业公司,实际上也就是相当于跟他们一起在创业。然后后来做服务创业公司的投融资这一块,我们公司是14年就成立了,但是后来成立之后没有没有一下子就做很多事情,这中间我又去了两家朋友的创业公司,相当于跟帮他们一起做了一些事情,我们自己的业务真正开始是从19年11月底,
问:我看您做的是有关传统文化的一些事情,然后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个想法的?也是从去年开始的吗?
答:对我自己很喜欢。然后第二个可能年纪大了,然后现在已经30多岁了,以前可能没有这么强烈的认知,就是说觉得文化这一块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因为大家真正做文化的话,实际上它跟生意来讲,作为一个生意来说的话,它可能不是一个大家都觉得好的生意,因为它意味着没有那么多的一下子比方说暴富,或者说一下子意味着很多的钱,它文化这块很慢的。然后他是这样,我是因为一直很喜欢读书一下,因为平常在学校里面就是说在学校里面老师因为刚开始我们像刚进学校老师们他们说将来就会成为一个 比方说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因为这跟我们的专业相关,我们可能将来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你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因为现在国内他们其实也很缺这种素质,比方说各方面很好的这种职业经理人,你职业经理人,我们就会去看这些职业经理人,他会有一些别人怎么样成为一个很好的职业经理人,他一般他们都会提到当你烦躁的时候就去读书,就是说当你觉得我突然之间到瓶颈的时候, 那就去读书。看书是我一直以来就是说自己也很喜欢这一块,然后正好是17年的时候,当时我两个朋友,我们也是很多年的朋友,他们正好在做故宫的项目,然后包括故宫出版的图书,文创,然后当时他们就找我,因为我平常像我们是14年公司创业公司成立,然后平常会组织一些活动,但是读书会主要是财经方面的,然后当时他们因为看我在做读书会,然后我们因为做的蛮好的,然后他们俩因为都属于工科生,他们不太正好涉及到图书,因为大家都觉得图书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图书都觉得这块的市场很小,而且感觉图书行业都已经是夕阳行业了,就是说 没什么人大家觉得做不下去没什么希望。当时他们就找我说故宫这边有图书,看我这边有没有兴趣就跟他们一起做,所以我是从17年的时候现在先去去我朋友他们那边作为合伙人加入了他们的公司,然后就负责传统文化,那时候主要是故宫的图书,包括电商,然后还有一些文创这些工作,然后做了两年多。我是到19年10月份,然后那会儿正好我就单独出来了。出来了之后,因为发现对这一块因为还是很喜欢。包括在服务故宫的过程中,实际上我们也接触了很多的人,就包括顾问的老师,然后故宫的像这些,我大概在电视里面看到的这些很有魅力的这些,研究员他们的包括像夏院长王院长他们就是说他们实际上也给我很大的影响。我觉得30多岁还是蛮年轻的。其实传统文化它是需要像我也好,或者说像我们身边的这些更多的年轻人,他去不断的去理解它,然后去学习,然后去再去传承,然后再把它传播开来。我觉得我们年轻人其实有这个责任去做这个事情。然后以前的话,可能大家就觉得好像很有距离感,觉得这些 文物也好,或者说传统文化的艺术的藏书,好像它就是放在那的,跟大家的生活很远。但实际上这些东西它对对年轻人也好,对我们的生活时间会有一些很好的一个就说的文艺一点,它可以实际上让我们的生活会感觉到更加更加美的。因为他是艺术的本身,他有一个一个就是它的美感,第二个的话就是说身上他们都是有时代感的,就说他可能比方说故宫博故宫,他一个600年的建筑,你在他面前你是能感受到历史的这种历史的这种从古到今的一种就年代下来的一种,你有时候当你安静的去看着他的时候,其实你能感觉到就这个世界上好像就是在很多年前,比方说有多少人,他们在这里,然后发生了多少事情,就说这个其实是很有意思的。
所以我就跟对跟他们一起,我们就继续我们就自己做了一个品牌,就是叫松兰这个品牌,然后以松南宿舍的方式在对外继续做对传统文化的解读,然后去传承和传播,去影响到更多的人。
问:您在做了做这个行业整个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答:比较难的事情。创业太难了。之前我是跟朋友我们一起做,那会就相当于是因为加入进去的方式,然后现在是我们自己在做,我们现在团队人也不多,然后做的图书,因为我们主要以图书跟文创切入的,然后图书这块就当我们自己做的时候,遇到了各种困难,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所以我觉得企业家也好像民营企业家就是他们这个群体真的是非常辛苦的,他们自己承受的压力应该非常大,像我们还好,因为我们人还不多,再加上疫情的影响, 对我们还好。但是它会影响到一个比方说大家在文化上的消费就相对会会压缩很多。就说如果你单纯考虑赚钱的话,肯定是这个也会是我们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说他的现金流肯定是很缓慢的,就因为你企业的现金流这个是很重要的,因为保证企业就是说它一个正常健康的一个成长的节奏。像我们的话像目前问题,整个的 这个过程就是更慢了。就说我们包括你回收周期投入的回收,然后包括我们希望比方说一件事情,大家说引流,因为我们也有电商业务,像引流的话,实际上就不会像以往的效果那么好,然后再加上我们肯定是需要融资创业,然后现在整个的环境,实际上就是整个投融资的环境也不是那么宽松,竞争也是很激烈,不过也还好了,大家还比较我们内部都比较理解,这个事情大家还是在很努力的。把事情做好,
问:我觉得您在干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觉得这个就很棒。
答:对,我觉得这个也是学校里其实给的一个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说当我们想清楚这个事情,它确实是很有意义,也是正确的话,在中间确实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其实坚持去做好它,就总会好的。有目标的话,一定会遇到很多的你可能意想不到的问题。坚持,因为也听别人说,说其实大在大学其实还是最轻松的,因为工作了之后的困难会比现在难好多倍。 大学的时光是最值得珍惜的。而且一个是同学的关系,就是这些同学有可能都是会是一辈子的朋友,就是大学你一个是你要接交到好的朋友,第二个是遇到好的老师,第三个是你确实是你为你自己以后进入社会也好,或者说你进入关就是比方说去公务员这些方面就是给自己打好一个基础,很应该说是进入社会前最快乐的一段时间。很单纯也很简单。
问:因为您已经步入社会已经有好几年了,然后您有什么 建议可以给现在还在读大学的?我们比如说 大学期间的重心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或者说比如说大学期间要多找几份实习,对以后工作有帮助之类的。
答:我倒不建议说一定要积攒很多的社会经验,因为你进入社会之后,就是人很容易变的,你变的就是人进入社会之后,就说你有时候会很被动,你不得不去适应这个社会,他各种的规则,他跟学校里是不一样的,学校真的很单纯,老师会尽量给你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然后同学之间其实关系也好,各种其实都比较透明,社会上很多事情是不是这样的? 然后包括你在学校里,比方说你去怎么去努力,你都能得到很好的收获,这个都是很直接的,但是你社会上真的不一定的,有很多你可能意料不到的,所以没必要很快的把自己就快速的去适应社会。其实还是说你先想好,比方说我将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你可以去多去看,看一些比方说你能不能找到现在社会上就是说你觉得很好的一个标杆,就比方说我我假设我可能比方说喜欢哪个, 学生可能喜欢雷军对吧?你可以把雷军作为你的一个榜样,你要去想就是说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然后你要从各个方面来辅助你能够比方说我将来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我能成为一个这样的人,他一定会有各种的办法的,比方说你要多读一些哪些方面的书,然后或者说你去多参加一些哪方面的社团,或者说你多去听听什么样的什么艺术类的表演,或者说演唱会,还是说什么什么音乐会,然后还有一个比方说我多去看看展览,或者说我都去跟我感兴趣的这一类的人,我都去跟他们多交流。
我觉得这是一个方面,你要有一个自己的计划,就说可以不用那么详细,但是大概的要知道自己心里有一点点数,比方说我能大概知道我将来能够怎么样,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的话就是说我觉得什么样的年纪就做什么样的事情去也不用去太特别的去羡慕说那种比方说一下子能很成熟,很熟练的掌握很多,其实不用那样,在你承受的范围之内,比方说你可以去找一个什么样的事情,不用多,我不建议多,因为这样美好的时间可能真的只有在大学里, 你不读研的话,可能就只有这4年。然后我觉得第三个都去图书馆看一看,然后多去看一看,你在的城市的它的一些历史,包括东大的校史,就真的非常辉煌了,你说看了之后会很自豪的,它绝对不亚于国内的其他高校,包括国外的高校,包括比方说一些博物馆,这个都是可以多去看看的,包括他们的一些展览,然后还有一个多读一些书,我觉得这个很重要,书一定是人一辈子最好的朋友了。不是因为我卖书说这个非常重要,有时间就多看看书,因为这个时候的心境跟你毕业之后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可以去问很多人毕业之后他根本没有时间看书的,每天他应付公司里的那些事情,包括公司里那些同事发生的各种事情可能都搞不定,多花时间看看书,然后多跟老师聊一聊,就说找到好的导师,然后导师不一定是指研究生之后才有的导师,学校里一定会有让你们喜欢的老师,你可以跟他保持联系,比方说加个微信或者有个电话EMAIL什么的,然后多跟他们聊一聊,他们应该会有很多的一些小能给予一些很好的建议,
就多学习,我觉得这个很重要。然后还有一个是尽量的多去思考,你学了这么多的东西,你要去想,就是说对我的比方说可能是你可能是班级的一个班长,或者说一个学生干部就怎么样去把他是不是对你的这些工作也好,是不是有学生工作,是不是有一些什么样的帮助?这个也可以多去思考,你多看了这些东西,还是要把它用到用到你的一些 实践中。当然有很多东西它并不是这么说,我现在看了什么,我一定能够对我的实践有很直接的作用,但是可以往这个方向去想。再多多读的之后,要去多思考一下他跟你的现实生活也好,包括你的一个目标也好,他们之间去怎么样去 去连贯。然后还有一个多去尝试任何机会,只要你想去弄你就去弄,没有关系的不要犹豫。对。想参加挑战杯就去参加,或者你去拉团队,不要怀疑自己直接去做就行了。因为现在这个时候你尽管犯错其实没有关系的。对,因为有时候觉得自己能力好像没有那些就是这样的。 一个是自信,这个东西永远只有自己给自己,别人是给不了你的。然后第二个自信驱动力是是最免费的,他是不需要你花钱去买的,你为什么不对自己 相信你自己的能力。第三个就是说你想做这个事情,那就想办法去做,不管做到什么程度,你自己去尽力去做就可以了,就别让自己有遗憾。在准备的过程中,他一定会给你带来收获的,就不用担心,不要去太在意结果,比方说我只拿了一个什么优胜奖,我只拿了一个什么鼓励奖,这个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为你想做的这个事情,其实你去不断的去努力,或者说你去找别人来支持你的过程。因为这些方法它会直接会影响到以后你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你会不会去争取, 还是说我选择放弃或者说我逃避?就是说当你们发现自己有你想要做的事情,或者说哪怕你喜欢一个人,就去争取,不要犹豫,不要让自己觉得我做不到或者说什么。其实每个人他都会有自己的一个优点的,你要去不断的去试才能知道就是说你到底在哪个方面你可以很游刃有余,或者说更好的去让这个事情呈现好的结果, 就是多去尝试,其实真的没有任何关系的。听您说完,我觉得我自己心里充满了勇气,因为这个东西都是你自己给自己的,外面的人他们有时候可能自己还在害怕,他们怎么会给你自信和勇气呢?而且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想要什么,你要走的路是什么,然后还有学校里的这种各种机会真的都去参加都去报,就不用担心结果。比方说有时候单价我被刷了或者说什么的,没有不用这么去想。然后包括交流这种国外的交流,其实能申请就去申请,这种机会就会把他抓住,因为学校的很多机会他相当于其实它是属于成本很低的,你要是真的到了社会上,你再去想去比方说参加一个交换项目,或者说 真的反正比学校里的难度要大。我觉得多去接触一下这些创业者跟做成功的企业家, 成功指的并不是世俗的,而是你觉得他很成功,你和认可的人,和他们哪怕接触很短的时间,可能跟你看一个星期书的 帮助一样大。东大的老师也都很愿意帮助学生,他们的经验见闻都很丰富,可以多找这些老师聊一聊。
2007年毕业 黎宏伟
您离开东大也有十几年了?这些年里您知道的或者身边的从东大走出的创业人多吗?因为我是学法律专业的,所以我身边的东大人走出去创业的好像还比较少,但是现在有一些在比如我有同学东大的同学研究生同学在南京的国资集团下面的一个管创业公司的就是去找一些这种有创意的或者有想法的或者有技术含量的一些初创企业,有类似于天使投资。可以这么理解,对政府基金他是南京国资集团的,为他们提供这种融资或者是其他的资金的支持。
对。您是学法律的,这样的话可能您的就业和专业联系的比较紧密,这个问题就对。对,所以第三个问题我是法学院毕业的,所以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这个行业联系大吗?我后面我其实两段工作经历,我08年研究生毕业之后就是考公务员,到上海然后做检察官,他在检察院做检察官。后面15年我是从公务员辞职到上海复星集团,飞行器到现在其实也是它也是一个投资集团。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郭广昌的复兴集团?
我们可能现在还不太了解这些,但是你们我觉得复星集团现在是中国民营企业里边一个比较有名的一个投资集团,所以你们如果说搞创业协会的连投资圈有哪些比较知名的企业?我觉得你们要去多看看一些财经新闻,多关注一些科技新闻财经新闻,这个确实是我们有些不足,我们主要还是可能太我们现在也在反思梳理一下过去20年,我们现在还需要做什么?我们可能现在也反思了,可能太注重于学校内部的这样一个就是学生之间的交流,就是我们现在20年也想重启一下之前的南京的创业协会的这样一个联盟,高校联盟把它们整合起来,过去的格局可能有点小,年近几年对我没啥问题了。
然后跟现在所在的行业联系大吗?其实这一点我想谈的大学所学的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尤其是最前沿的知识基础知识,这是你的一最基础的一个东西,必须要掌握的东西。所以大学里面所学的任何知识,这个不单单是对你的就是一种是一种知识。其实更重要的是一种对你的这种思维方式的锻炼,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这种能力,其实就是需要在学习大学的各种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去培养。所以大学所学的知识无论如何无论你将来从事什么行业,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是你的就是一个核心的能力,一个核心的本领,一个基础的能力,所以不管你将来有没有用到这些知识,大学里面所学的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
好的,我们房地产行业现在我觉得法律行业当然学了很多法,这个跟现在的行业联系干部在检测期间肯定联系很大,现在我在公司里公司里这个也是我的法律专业知识,也是我一个谋生的很基础的能力,所以我是觉得任何一个大学的时候提前回去辞职,非常重要。
然后接下来想问您一下,您怎么看待现在的创业圈,或者说说现在的到底是对创业的创业者有不友善,整个生态泡夜圈我不知道创业圈是什么圈子,如果你关注中国的财经新闻、科技新闻,互联网新闻好像中国的创业圈,搞一些在一个某个平台,然后有个创意就去搞一个创业,但其实我觉得缺少技术含量,别着急,因为现在国家特别重视科技创新能力,但是现在的中国创业家我觉得还缺少了一些科技含量,很多人认为现在还是政府各方面管的比较死,但是另一方面很多人又觉得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可能您您作为一个法律专业的可能就站在这方面角度会比较特殊,想听一下您的这样一个看法。
创业,就是说你走入社会之后,政府的扶持,尤其是政府对创业的扶持,你不能指望政府太多,怎么可能政府就像我那个同学在南京国资集团,他管这个创业基金。对他也有考核的。可能你们现在在学校的一些考试,在你们走上工作走上社会以后,可能就要对你的考核,不管在政府里,还是在民营企业里,还是在国有企业里,对你都是有考核,所以我在南京国资集团的工作同学,他去投资,他去投资一些这种初创型的公司,政府也对他有考核的,因为它要确保他投的钱能够给他带来收益。
这公司是一个好公司,然后这个公司是有核心的竞争能力,有核心的技术含量的,所以不能指望于政府的扶持还是要自己的这种核心能力核心技术,要有。学长您说的让我想起了就是另外一个问题,关于现在银行的这种放贷的问题,就是现在有人提出财政部或者说是国家这样的管控很难,然后导致很紧,导致企业不敢银行不敢把钱带给那种风险高的或者是创新的小企业,然后就带给大企业,国有的这种大企业,然后持有大笔的资金,又不敢去做一些高风险的行业,又投资到房地产这种传统的比较保值的行业,就进一步导致了这种经济的过热。
这可能是一个额外的问题,想问一问您的这样一个看法。对,其实都是层层链条,因为投资就扶持创业。
像以前搞的大概一几年17年、18年、16年,那么鼓励万众创业,万众创新,后面都搞出一堆 p to p搞出一堆P2P你知道吧?然后搞什么互联网贷款,这些其实都是伪创业的,所以大家现在国家也不提万众创业万众创新,因为没有核心技术,没有核心能力,还创什么业,这其实是骗钱的,这好多都是骗钱。如果你这个企业没有核心的技术核心能力,你去银行贷款,其实就是骗钱,银行不可能贷给你。所以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所以国家现在虽然可能没有提万众创业万众创新,但是国家正在特别重视科技行业。
对于这种比如现在的半导体这些电路国家又建立了各种大基金,去投这些有核心技术核心能力的这些公司。当然是一方面了,一方面政府要去扶持真正有技术的这样企业。
另一方面我觉得一旦搞那种大部分人去搞创业搞创新,其实是伪命题,还是说要要把资源我终于用在好的一些企业好的项目上。那么这样说,对。
不知道您对现在的就是大学生这方面的创业教育有多少了解,然后您是怎么看的现在这样一个这样的一种情况?互联网加这种新闻发出的这些比赛,因为我在东大做办学会,因为当时面临学校搬迁,后面我可能时间比较短,大学的创业教育我可能对关注的比较少,但是我是个人感觉从大学里创业的能够做出来,后面如果做大做强还是导致又少,少之又少,后面能做成功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我觉得大学的创业教育主要还是在学好本专业知识,学精学透的基础上,自己可以去探索一些比如根本专业知识相关的一些东西,然后争取在自己的所学的本专业知识上去找到一个核心的技术或者应用于相关企业的核心的这种产品,其实都要结合自己所学的本专业知识去做。
对创业教育,我觉得还是要一个一方面去。可能学校现在开这种课吗?现在有这样的选修课。选修对可以继续听一些这样的课。
第二个也我觉得如果对创业感兴趣,一定要去不断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除了锻炼好身体以外,我觉得还是要去多读些书,多读一些创业方面的书籍,然后去听一些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这种企业家的一些一些专访,这个就是去关注一些财经新闻,科技新闻。其实这些对。
能够保持自己比较宽的眼界,你单纯的到学校的这种创业教育远远还不够的,自己要去获取多方面知识,你要知道中国的企业家,中国的公司有哪些故事,有哪些这个经验教训,以及或者说你某一段时间你集中研究某某一家公司,看他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脉络,对于你将来自己的创业,或者说你将来的就业都是有好处的。我觉得我们那个时候在学校里就一味的学这些,就是说专业知识还缺少了一种去看世界的一种一种思路,所以我觉得你可以去。
Wang这个方向都去看。好的,非常谢谢您。
最后今年已经是创协成立的第20周年了,希望李学长您能对创业协会成立20周年,后面这样一个活动说一段您的祝福,然后让您稍等一下,我们我们把视频退出来,就是这方面。这个地方可能需要一个剪辑,征求一下您的意见,后面我们会做一个纪念的视频。我这边还没想好说什么,我到时候说好之后我录段视频,然后发给任静宇好吗?好的。可以。
可以,好,谢谢你们。好好谢谢您辛苦了,好再见。
2006年毕业 周应波
采访同学: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之前与您微信联系的任俊羽,然后今天主要负责采访您几个问题。非常感谢您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这样一个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因为之前在微信上有所交流,但是都是以文字的形式,我们一直都非常希望能够有一个这样正式的机会与您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
周应波:可以的,没问题。
采访同学:好的,谢谢学长。那我们就正式开始了。首先我们了解到您硕士是在北京大学读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但是据我了解您在现在中欧基金公司工作。在我们看来其实算是一种跨界,我们想问一下您当时是怎么与这一行业结缘的?
周应波:好的,我就大概说一说。我在东大是在八系,当时我们叫自动控制系,现在可能改成叫自动化学院了。后来读研的时候,我们当时是保研,我去的是北大的机器人实验室,但他的名字叫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是方向之一,当时没有太清晰的一个……说实话,本科毕业的时候没有特别清晰的一个职业规划,只是说在本科阶段适当的参与了一些社团活动,包括像创协这样的一些社团活动。 东大虽然说学生协会没有那么多,但其实每个协会的活动质量应该说还是挺高的。创协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同时参加创协的一些社团组织工作,然后同时也在那一年2006年的创业杯有个是一个挑战赛是吧?挑战杯也是去参加了比赛。当时的出发点就是说作为理工科的一个学生,去适当的和经济管理类的一些议题做一些接触,去了解。所以当时你可以看到像这样一些比赛,他的比赛方式一般都是组成一个团队,可能三四个人,可能五六个人。那里面有懂技术的,也有懂懂经济的,这样的话相对来说大家学科上有一个交流,这个是我对于等于说跨领域的专业有个初步的了解。
然后其实当你在本科毕业的时候,实际上是你第一次非常重要的选择。我当时选择保研的学校的时候,可以选择像上海交大和浙大这样的跟东大差不多的学校,还是以工科为主的,也可以去找一些综合类的学校。我当时想去多接触一些面,所以我当时就选了北大这个实验室。 我硕士阶段还是读的自己本专业,相当于是——可能一半以上的时间还是在实验室里面做度过的,但是因为北大它是——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综合的院校,在经济金融方面它比较强,所以我在硕士阶段也通过社团或者是其他朋友的一些方式,也接触了很多其他领域的一些知识。 同时研究生基本上读了一年以后,基本上大概就有了一些思路,因为实际上是找到了一些实习的机会去接触一些行业。比如说我研究生阶段可能接触了一些像咨询会计这样的行业。那么我其实本来是有机会去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去实习,后来我没去,后来我还去了创协的创始人林嘉喜他那个公司,我在北京还给他打了一段时间工,然后那是很早了,那是06年年底的事。后来我就去 IBM和新华鑫好像就是两个咨询公司去做过实习。 其实后来并没有进入这个行业,但是是在实习的岗位上——短的两三个月,长的三四个月——可能还是接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我后来就觉得咨询这个行业太虚了,我觉得又也好像没有太大意思,所以只是作为一个参考。所以这些零零总总基本上是作为一个跨领域的尝试。
因为我硕士是三年时间,所以其实还就给自己找找方向的时间还是挺长的。所以我大概是09年硕士毕业的时候,我在毕业之前决定去做,从行业这个角度进入证券行业,基本上那个时候就差不多是毕业之前一年多就定下来了,需要着手去做一些准备,因为你如果是一个理工科学生,如果你确定了是想转某个方向的话,你大体上你的知识结构上需要做一定的储备。比如说你如果是做法律的话,你总得去考一个司法考试,或者是去读一个法硕。像我这样去金融的话,我就决定了去考一下CFA。CSA的一级和二级基本上我在学校硕士毕业的时候基本上都准备好了。这是一个知识结构的准备。很多人还选择——就是说我可能本科的时候我就想好了,可能读硕士的时候,我干脆就去读一个经管的硕士,这个是通常来说就是最常见的一条路。但是我可能来相对来说想清楚的比较晚,所以我就是在后面再去做这个事情。 我通过考CFA这种方式把自己知识结构上补充上,因为实际上有比较扎实的理工科的数理基础的一个人去学,经济金融的知识应该没有那么难。其实基本的会计理论非常简单,更多的还是实践。所以我大概08年年底09年开始找工作的时候,那个时候刚好碰上金融危机,那个时候其实整个的形势不是特别好,就所有招人的名额全部冻结了。所以当时因为我女朋友在深圳里面,所以我就是先去了深圳,然后先去了腾讯工作。 所以我硕士毕业其实找的工作是腾讯。我是在腾讯先工作了一年的,先做了产品经理。大体上我是觉得求职基本上前面三四年都是给你一个找方向的一个时间,就是不用特别着急,一定要找一个直接对口的工作,因为很可能你的想象和你的工作不一定一致,所以我就在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的工作的时候,我就选了一家比较好的公司去。所以我就选择去腾讯做一个产品经理,大概从09年去,然后到10年上半年的时候就有了一些机会,因为工作之后,其实你的校友,你的朋友都是你的一些社会资源。我到2010年上半年的时候正好有一个契机出现,有一个北大的师兄就叫许丹丹,还是挺有名的一个互联网创业人。当时在学校里就认识,然后当时有一个正好一个机会就把我介绍到平安证券去做行研了。所以我正式进入金融行业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算起。
但我觉得有个感悟就是说,我基本上在腾讯还是在平安,基本上每个岗位上每年的考核都是在最前面的,就是说你不管是做什么事情,你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好。就算你这个事情不是你长期的一个目标,但你也要把它做好,因为你总能从这样的一个所在的岗位或者是所在的专业里面得到回报的。所以到了平安之后差不多一年多时间,然后我后面的路相对来说比较顺。 在一个行业里面,我当时是先做的卖方研究,然后后来去北京华夏基金做买方研究,然后后来又在上海的现在的中欧基金做投资。基本上这条路是一个典型的证券的一条路,就没有太多可讲的了。但是这段时间里面基本上我在每个公司还都是做的不错,所以相对来说进步的还是比较快的。即使是以金融行业本身来说的话,也是进步很快的。基本上工作从10年进入行业到15年开始做投资,然后从15年做到现在的话,这个程度应该说还是相对来说走得比较顺。
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其实运气还是挺重要的,包括你刚好有一个师兄或者朋友给你介绍工作,或者是你到了一个新的岗位,刚好也干得不错,这个挺重要。但是其实我觉得在年轻的时候或者是在有精力的时候工作比较拼,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你在每个岗位上,基本上你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你在这个岗位上起码考核要到最前面,这样的话你到下一个岗位的时候,大家才会比较认可你。 我觉得这个是一个长跑,有不断的小的短跑积累而成的还是挺关键的。但是我觉得其实像我这条路和嘉喜师兄他这种就不太好比,他这条路其实不是特别好复制,他那条路相对来说需要天赋异禀,要有非常强的这种天才的东西结合上一些时代的背景,才能做到。我这个还是其实算是比较正常的,因为其实我工作之后接触到很多的工科背景,同学或者是朋友都是转行进入的行业的,大多数人都是比较典型的路就是本科读工科理工科,然后硕士读个经管,然后再找个相对应的工作,硕士经管可能比如说你去个上财或者去个复旦,或者是在南京的话,你最起码可以从东大跑到南大去读个硕,这样的话会顺一些。这种路会比较多,我这种是会比较少。 但是基本上你要想最后做的好的话,还是得在你经过的每个路上都做得比较好才行。
采访同学:好的,谢谢学长。其实就是您说的经历,其实对我们黄柏皓学长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因为据我了解,他现在也是读电子信息,也是属于工科,但是他硕士也是想往金融这边转。
周应波:黄柏皓现在是读几年级?大三,Ok。那是需要想这个事情的时候了。马上大四了是吧?对上财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快的路,因为确实上财和复旦的甚至北大的校友在这个圈子里面都没有他们多,这两个学校是最多的。
采访同学:谢谢,好,那就再问您一个小问题,您在学生时代就是在东南大学会不会有某些经历对您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或者有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周应波:你是说本科时期有哪些经历会非常有影响对吧?(采访同学:对,就是在工作上或者个人发展上。)我觉得一个就是说首先这个成绩得学好,要不然比如说你无论是保研还是考研都搞不定,这个可能还是挺重要的。这是一个。
第二个本科阶段通过比如说专业的一些竞赛活动,比如说像黄柏皓如果是6系的话,可能会参加电子设计竞技大赛,对吧? 当时我是拿了全国一等奖的,当时应该是大三的暑假参加这个比赛。当年东大是一共拿了一个挑战杯的金奖,当时是4系的一个同学叫我记不清名字了,你们可以查一下,他当时是自己一个人把示波器能做出来的。 然后我们是一共是两个一等奖,一共是三个奖。我的意思就是专业的比赛和这种非专业的社团活动其实都要参与,其实都能够得到一些回报。因为本质上讲其实都是一种一种团队合作的锻炼,它最重要的是锻炼大家的团队协作的能力。不一定非得跨校,但是我是觉得你在这种团队合作里面去完成任务,这个过程其实还是很锻炼人的。然后同时也能结交一些朋友,这些朋友大家以后会是比较宝贵的一些财富。不一定非要去一些公司去实习,其实在社团里面去完成一些任务,或者是就像他们互相协作,然后每个人看一个行业,然后就互相的去做一些研究。相当于自发的给自己定一些任务,这样的方式也很好。这是很简单的一个就是学习学好。
第三个学习之外的专业或者是非专业的活动。其实你整个本科阶段做个两三件或者一两件比较出彩的事情就ok了,不用做那么多。因为你经历这样的话我觉得作为本科阶段基本上就ok了。另外就是说如果真的是对非专业的领域比较感兴趣,你可以自己去读一些书。就很简单,因为像经管金融类其实这种学习的壁垒,你去找一些书来找一些专业的这种考试考题来把东西过掉的话,实际上是很容易的。比如说你可以就可以把cfa一级考掉,然后到了到了研究生的时候把二级考掉,那些东西很简单的,就是数学根本没有东西的。 或者说其实那些东西其实对于数学和英文比较好的同学来说,应该不是门槛,数学很简单,英文只要能够死记硬背下来都能考过去,再结合上一些那些书籍。我觉得你这个硕士阶段也不用学,就是那些东西。很多时候也都是通过学习,然后进入这个圈子而已。比如说你去上台,你可能跟这种师兄师姐包括同学的联系,其实对你长远更加有帮助,大概是这么个情况。
采访同学:好的,谢谢学长,其实今天学生关于跨专业工作,这个话其实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因为我也是这半年对于自己的专业也有疑虑,可能未来从事的行业也和我现在专业不太一样,也想有一个想跨界的选择。
周应波:主要6系和4系可能相对来说跟自己的专业还比较紧密一些。 8系确实本身是一个万金油专业,什么都能干,对专业方面的可以去做6系4系的活。然后如果是非专业的那就广了,什么做公务员的什么都有。但总体上来说,因为本科都是一个通识教育,你其实我觉得你可以等一等到大三的时候,像黄柏皓他这个时候去把这件事情想明白,或者是因为你到时候要面临抉择,是找工作还是读研到底是读什么研,对。别着急,多观察。
2004年毕业 张黎明
1、可以简单聊一聊您在大学期间以及大学毕业以后的经历吗?
大学时光过的飞快,除了完成学业,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喜欢接触新事物,尤其是互联网相关,节奏较快,丰富充实,萌发出创业的想法。毕业后,开始创业,比原来更加忙碌、折腾至今,在一个领域已经坚持14年。
2、可以简单聊一聊您目前的工作和所在的企业是什么样子的吗?
从06-16年,做到省内最大的物流信息平台创业开始,到2016-2020这四年的网络货运平台创业,紧随着行业发展,从信息平台深入到交易、结算、开票全流程探索,初显成效,接下来将快速发展,致力于行业降本增效。
3、您当初是如何与该行业结缘的呢?
进入物流信息技术领域,是因为需要完成毕业论文,在南京苏果物流中心实行,感受到信息技术初步应用,预计将会从内部分散到社会化的转变,提升行业效率。
4、许多本科准毕业生面临着国内读研、留学、求职就业的抉择,在成长的道路上,您有什么叮嘱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吗?
我觉得不管是考研、求职还是留学,都没问题,建议定位好未来的方向,并做好当下,积累每一点的成长,坚持付出,总会收获不少。
5、您当时是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的呢?可以就职业规划这方面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经验吗?
当初我的职业规划非常清晰,在大学阶段,已经萌发创业的想法,尤其是加入创协得到的锻炼,更加坚决创业想法,后期并找到创业方向,建议学弟学妹们,要发现自己内心的热爱,大胆实践自己的想法,锻炼自己快速的学习能力,注重团队能力的建设。
6、您如何看待校内学生与社会人士之间的身份转换?
我觉得身份的转变,可能受是环境变得复杂,外界的定义,年龄的成长等因素影响,但我觉得可以接纳新环境,锻炼交际能力,更重要还是专注于所从事领域,把工作做好才是最主要的。
2002年毕业 胡鹏
是什么机缘巧合让您选择了东南大学?
填报志愿时,根据我的预测考分去查,预估是600分我,就去查590,600左右的,在重庆那边比较合适的就是东南大学了。
能否简单聊一下您大学期间的经历(专业)
我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2系的。大学里面,学习上就按部就班,也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大一时是英语协会的会长,英语协会当时挂在外语系下面,我主要负责当时的浦口校区的英语电台。到了大二的暑假之前,就辞掉了会长,因为有蛮多其他事情的。当时召集了一堆朋友,从南京骑自习车到西安的西北大学,大概有一千五百公里左右,当时有这个计划后,整个学期都在做这个事情,有8个同学骑单车,2个同学做后勤,后面帮忙写写文章什么的。大一到大四一直有锻炼,每天早上练3千到5千米跑步,校运会去掉特招生基本上都是我是冠军。在校的同学真的可以多锻炼身体,工作后锻炼的时间会少很多。大三除了学习之外,主要精力都放在创业协会了,创协是97级林嘉喜创办的,现在是深圳校友会会长,当时他做了一年,因为创办了个公司没时间了,就把理事长给我做了,一年后就当了会长。到了大四就找工作,也尝试了考研,本来想考经管系的,但数学没过关就没考上。没考上也无所谓。这些都过去好多年了,平常也没想过,大概就是这样子。
那说完了在学校的事情,接下来问点毕业后的经历吧,学长当初是为什么选择了来到广东工作呢?
当时按照大部分同学的想法来说,应该是留在华东那边多,实际上也是大部分留在那一带,我当时是想广东这边没来过,这边也是比较发达,工作个三五年,看情况吧,体验一下,有可能又回到上海去发展,当时是这么计划的。但是过来以后呢,因为认识了我现在的老婆,就结婚了,就没离开这边了,计划是赶不上变化的,也是缘分吧,当初如果不过来这边也不会认识她。
那这也是影响一生的一个决定了,那学长您当初是为什么选择从计算机转成了销售岗位的呢?
当时是做机械的造型设计,用计算机建模这种,因为一开始去的台湾公司也是做OEM,做贴牌的生意。当时做了一年后,感觉挺枯燥的,和自己的性格也不是很匹配,感觉静不下心来搞技术,当时有一个机会,一个西门子的HR翻到了我大学毕业时留的一份简历,他觉得合适,就打电话问我去不去,后来就在那边工作了七八年,也是机缘巧合吧,去到那里就从事销售的工作了。
您可以简单介绍下销售岗位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吗?最需要培养什么样的技能呢?
说白了,搞销售就是卖东西的,和外面卖西瓜卖苹果的类似,不过卖的产品不一样。现在竞争很激烈,销售是非常重要。所谓商场如战场,销售是冲在最前面的,我们要把东西销售给客户,转变为营业收入,才能盈利。每个销售都有目标,否则就变成大锅饭了,要实现这些目标要掌握两个方面的技能,一个是专业方面的,要懂卖的东西,否则没法和客户沟通,要了解客户需求同时懂产品。第二个就是沟通能力,要和客户建立信任,最好是成为朋友,双方共同探讨来如何达成交易,最好的状态时实现双赢,买家买到合适的产品,像我们作为,能为公司创造营业额,这也是沟通的过程,沟通过程信息的获取也很重要,就像打仗时的情报一样。大概就这两方面的技能比较重要。
那您觉得当前行业的前景如何,未来自动驾驶汽车,电动汽车等方面应该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的吧。可以简单分享下您的看法吗?
我个人感觉,汽车及零部件,相关度是很高的,现在应该是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汽车发展这一百多年看来,过去的这几十年,基本上是围绕内燃机发送机进行优化,最大的变革应该就是福特T型车,从固定工位生产到流水线生产,使得汽车成本大大降低,从奢侈品变成了日用品,后来丰田做的精益生产。还有其他一些小的变革。最近这些年是汽车工艺上非常重要的时期,新能源带动了汽车行业的“四化”,首先是电动化,电力成了首选能源,电动化又带动了汽车的智能化,智能化包括自动驾驶,然后是网联化,车会接入互联网,最后是共享化,这主要是商业模式的变革了。这“四化”对行业冲击非常大,几乎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车的结构都改变了,不再是以前那种发动机简单的排放升级,电子零部件的增加等。包括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如V2X,就是车和外界的连接,这些对行业的影响都非常大。对我们这些从业者来说,挑战非常大。我很看好,这个变革会带来很多机会,但竞争也很激烈,最后会优胜劣汰,有些公司能生存下来,有些可能就不行了,包括一大堆公司要转型。但总的基本面是好的。
那刚刚聊了那么多学长的主页,那可以聊聊您的副业投资吗,比如说您愿意投资什么类型的公司呢?
我投资的公司也不多,就一两个,基本上都是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我懂这个行业。我觉得要做一个事情的话,要做懂的事情,只有自己懂的话资源才能整合,才能进行评估,才有竞争力,相比不懂的人就有优势。除非我投资就是去玩,那就无所谓,但长期的价值投资,还是会投自己行业里面的,而且会长期持有,不会撤资的。举个例子,我投了一家公司,他是我的朋友,他做的东西是我很多年前从事过的细分市场,因为汽车工业有很多细分市场,那个公司是做工程机械里的液压系统,这个是比较专业的,当时我也找了很多圈子里的专家朋友咨询过,我觉得还ok的,就投资了,但也不参加管理,更多是去看一看,整合下资源之类的。
最后一个问题,学长有什么建议可以给我们东大的学子吗?
身体很重要,在学校时要经常锻炼身体,我现在工作和生活,说到底工作还是为了生活,还是为了身体健康,家庭和睦。有些人工作太拼命,搞得身体也挺差的,家庭也不和睦,没有什么必要,不过也是我个人觉得,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年轻人可能想着要奋斗终生,但也不要忘了总有一天还是要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