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述不符的具体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1)材质不符:蚕丝被描述称填充物为100%桑蚕丝,经实测填充物为100%聚酯纤维; 2)品牌不符:描述为某品牌正品,实际收到商品无任何与该品牌相关的信息或标识; 3) 尺寸不符:上衣描述胸围尺寸为100cm,经实际测量,实际收到商品的实测胸围为92cm,比描述少8cm; 4)规格/功能不符:某手机描述为全金属一体机,电池容量为3800毫安,实际收到的商品,后盖为塑料,且可随意拆卸,实测电池容量为1000毫安; 5)重量问题:苹果描述总重2500g,抽检样本经实际称重总重为2000g,比描述总重少500g,差异占比20%,超出《描述不符认定及处理标准》规定的3%的允差范围。
    2. 店铺商品存在描述不符的情形,平台有权对商家的货款资金进行限制,被限制的资金不能提现、转账或支付。
    3. 拼多多平台禁止发布的商品有十二个大类 如:含有情色、暴力、低俗内容的动漫、小说、杂志,属于拼多多禁发商品中的色情低俗、催情用品,禁止在平台发布; 具有法律效应的印章,如合同章、财务章、发票章,属于拼多多禁发商品中非法服务、票证类型商品,禁止在平台发布
    4. 重复铺货:同款商品不同规格(仅口味不同)不应分别发布、通用型商品不能分开发布,比如通用坐垫,通用耳机、同款商品附带不同附赠品或附带品分别发布
    5. 若平台判定商家涉嫌销售假货的,有权对其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 (1)部分或全部商品降权、屏蔽、下架、禁售; (2)部分或全部商品移除资源位、禁止上资源位、移除广告; (3)店铺禁止上新、禁止上架; (4)限制店铺资金提现; (5)通过获取样本、用户回访等方式进行进一步核实; 由上可知,涉嫌店铺资金提现可能会受到平台限制。
    6. 虚假发货是指商家上传至拼多多后台的商品物流单号对应的物流信息存在明显的物流轨迹放缓等异常情形,或商家上传物流单号后消费者在合理期限内未实际收到所购商品; 延迟发货是指商家未在发货时限内完成发货,即商家未在发货时限内上传已成团商品订单对应的真实物流单号至拼多多后台; 欺诈发货是指商家在发货过程中向消费者发送空包裹或与商品描述明显不符的其他物品,或者实施其他情节严重的欺诈行为。
    7. 欺诈发货是指商家在发货过程中向消费者发送空包裹或与商品描述明显不符的其他物品,或者实施其他情节严重的欺诈行为。 延迟发货是指商家未在发货时限内完成发货,即商家未在发货时限内上传已成团商品订单对应的真实物流单号至拼多多后台。
    8. 延迟发货是指商家未在发货时限内完成发货,即商家未在发货时限内上传已成团商品订单对应的真实物流单号至拼多多后台。
    9. 缺货订单:用户购买商品后,商家主动联系拼多多平台或消费者告知无法在发货时限内完成发货,或者商家发生延迟发货或虚假发货后在规定时限内仍未发货,相关订单将被拼多多平台判定为缺货订单。
    10. 第三方诱导交易:与用户交换任何非拼多多平台的账号,包括但不限于:第三方应用账号、第三方网站账号、电子邮箱、网盘账号、第三方订阅号、公众号信息等,会被判定诱导第三方交易。比如:买家:“你怎么发给我电子发票?”,卖家:“您可以留一下邮箱,稍后发给您” 买家:“我想在你这里批发,平常不怎么登录,我的微信:xxxx,,加上方便联系”,卖家:“好的,记得通过哈”
    11. 低价引流是指商家通过在1个商品中设置一到多个不合规的SKU,在前端展示该低价SKU的价格,但与图片、标题、商品描述不匹配,达到骗取消费者点击的目的。如:将不同品类商品放在同一个商品链接中售卖,属于低价引流的典型案例;三个SKU价格差过大,属于低价引流范畴。
    12. 店铺资金限制:为保障交易安全及消费者权益,维护平台的正常经营秩序,店铺交易结算后的资金可能会因为以下原因受到限制: 系统检测到贵店铺订单的下单或物流等状态异常,存在交易风险,需进行排查;贵店铺可能存在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规行为,需进行排查。 涉嫌销售假货或关联店铺售假会导致店铺资金被限制。
    13. 通过虚假交易牟利,平台都是会给予限制或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