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触动自己的几句话:
动力因素包括:有挑战性、获得认可、责任感、个人成长。

100%的坚持会比98%的坚持更容易。
(在还没有建立起自己强有力的节律系统之前,要严格遵循这一定律,避免“破窗”效应的开启)

:::

唯一让人有工作满足感的方法就是从事你认为伟大的工作,而通向伟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爱上所从事的工作。如果还没有找到这种工作,那就继续找。不要将就,要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史蒂夫 · 乔布斯
点击查看【bilibili】
战略最基本的意思就是你想实现怎样的目标,以及如何俩实现这个目标。
实现战略的三要素:“重点”、“根据机遇权衡计划”、“分配资源”

“重点”原则。“重点”就是你做决策时的核心标准,即职业中对你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


No.01 真正激励你的是什么

动因理论:包括基础因素和动力因素;
基础因素包括地位、薪水、安全保障、工作条件、公司政策等满足人正常生活的基础物质资源,这些都很重要,但他不能让人产生热爱,获得满足感、幸福感,不是动力因素。【谋生 —— 基础生存层面 】
动力因素:有挑战性、获得认可、责任感、个人成长。动力因素很少与外在刺激有关,更多的是跟自己的内心和工作的内在状况有关。【价值感 —— 精神层面】

如果动力因素起作用了,你将会爱上自己的工作,即使赚不到大把的钱,你也会变得积极起来。

我们原以为重要的是目的,其实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想帮助他人,就要做管理者。解析

要找到真正的职业幸福,就要继续找你认为有意义的工作机会,从中学到新知识,获得成功和成就,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找到你喜爱的工作,你会觉得这一生没有一天在工作。

对于基础因素的一些收获,超过一定的临界点时,如:钱、地位、薪水、安全保障、工作条件、公司政策等都只是幸福的副产品,而不是产生幸福的原因。

动因理论建议:问问你自己不同类型的问题,而不是总问自己过去问过的问题。
比如问自己:这份工作对我有意义吗?这份工作将会给我带来发展机会吗?我还能继续学习到新东西吗?我有机会得到认可、获得成就吗?我将会被赋予更多的责任吗?这些才是真正驱动我们的动力。一旦清楚了这点,什么是你工作中最重要的就会越来越清晰。

人生的发展过程其实是完美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也就是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生活的基础因素(金钱、定位、安全保障、工作条件等),就会转向往更高层次——精神层面的自我价值、意义上的发展。
【低层次的基础“外驱动” → 高层次的精神层面“内驱动”】

:::info

“动因理论”完美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即人类需求是由基本的物质需求为基础外部驱动,当满足基础因素后,会需要往更高的精神层面“价值实现”的内部驱动发展。【动力因素:有挑战性、获得认可、责任感、个人成长等】

:::


No.02 周密计划与偶然机会的平衡

理想的工作状态:既能给你动力,又能使基础因素得到满足【基础因素+动力因素都有】。—— 杠杆原理

几乎所有战略都是周密计划和意外机遇结合的产物,关键是要走出去,并行动起来,一直到你明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兴趣和重点放在哪里。当你真正做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就应该立即将应急战略转换成周密计划。
【不断尝试试错,找到适合自己的核心事项】

“发现 —— 驱动计划”帮忙做出最佳选择:说出哪些假设条件需要得到验证,才能说明整个战略有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标准。用实践去证明所列出的假设条件(计划)是否可靠】

从事某项工作前,仔细列出还有哪些事是需要别人来澄清或提供的,以便能完全达到预期。问问自己:“要成功完成这项任务,先要验证哪些假设条件是真实的?”把这些假设条件列出来,想想他们是不是可控的。

结合周密计划,并不断调整应急战略,对意外机遇敞开大门。

成功取决于不断尝试,直到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为止。

当你仍在为事业考虑时,应该让生活氛围大大拓宽,应该依靠自身所处的特定环境,准备好各种机会做试验。

:::info

理想的工作状态:基础因素保障+精神层面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用不断尝试去验证每个机遇是否可靠,之后再做是否选为重点战略事项的决定。)

:::


No.03 你的战略与你所说的一致吗?

了解一个人或公司,看他们做什么会比说什么更重要。

在配置资源之前,必须通过周密计划的筛选来决定哪个应该作为重点。

任何一个战略,不论是企业战略还是个人生活战略,都是从数百次日常决定中产生的,它是关于如何安排时间、精力和金钱的决定,是关于如何分配人、财、物的决定。

生活中的每一个有关如何分配精力和金钱的决定,都表明了你真正在乎的是什么。你可以尽情地谈论自己的生活,谈论有什么清晰的目标和战略,但是如果投入的资源和你的战略方向不一致,这些谈论都毫无意义。如果最终不能有效实施,你的战略只能是一个良好的愿望。

如何确保实施的战略是不是真正想要的,那得看你的资源都流向哪里了。

:::info

要把资源(时间、精力、金钱)投资在最重要/在乎的事情上。【资源分配】

:::


No.04 时光在流逝,而你丢失了什么?

与家人、朋友的关系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源泉。
要建立牢固的家庭关系和亲密的朋友关系,最重要的是投资时间。

企业因为没有为未来投资而要面对因此带来的不幸后果,这样的道理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个人生活。
【不管是工作还是个人生活,都要为未来投资】

要建立和谐满意的关系,就得从一开始就做起。
如果不去培养、发展这些关系,他们就不会在那儿了,不会在经历困境和挑战时支持你,也不会变成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源泉。

:::info

不管是工作还是个人生活中的朋友、家人关系,都要从一开始就投资时间维系好关系。【为未来投资】

:::


N0.08 家庭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家庭文化

文化是帮助我们缩小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最有力工具之一。

家庭文化是帮助家庭形成正确的行为价值取向,以便在面对选择时懂得如何去评估不同的选择,从而选择正确的行为。家庭文化将成为家庭行为的一种非正式但强有力的指导方针。

文化,是人们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的方式,这种方式一直被大家所沿用,并且一直行之有效,以至于人们根本不会想到要以另外一种方式去做事。特定文化一经形成,人们就主动地去做药取得成功需要做的事。

:::info 家庭文化是形成的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标准,是对做选择评估的一个指导方针。
【家教、家规】 :::

No.10 仅此一次的错误

正确的思维方式应是聚焦于未来。

“仅此一次”的代价可能低得诱人,但一次之后你就可能深陷其中,并且看不到这条路的尽头指向何方,也想象不到你将中国选择付出多大完全成本。

100%的坚持要比98%的坚持更容易实现。

踏出走上错误道路的第一步,源于一个你认为微不足道的决定,当你做出许多会积小成大的决定后,就相当于做了一个大决定。

如果我们破一次例,那么接下来的时间就很有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破例。

确定你要坚持的事,然后始终坚持他。

避免人生中出现道德让步带来的后果的唯一方法就是坚决不让他开始。跨过底线的第一步就是你走上后悔道路的那一步。避免自己后悔的最好办法是什么?那就是当你第一次面临错误选择时,就不要跨出第一步。

:::info 100%的坚持要比98%的坚持更容易实现(坚决不让第一次的错误发生)。
如果破例一次,就会有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破例。
【“破窗”效应】 :::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一生?

人生目标

目标的三部分:
一、对未来发展道路的期望“画像”。【目标】
确立愿景,构想未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二、对期望中的“画像”有强烈的认同感。【认同、强化目标】
一旦清楚地确定那就是你想要成为的人,就应该用一生的努力去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三、标尺准则。
评价人生的标尺/界定。人生中最重要的标尺是每个我帮助过的人,我们能够成为更好的人。当我们关注的是每一个个体,我是在做正确的事,这就是评价我们人生的标尺。

我们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寻找人生目标。

你将如何评价你的人生?

:::info 人生目标
当人生开始找寻到人生目标,以及清楚人生意义的时候,这也差不多就是“三十不惑”。 :::


1637457255565_40641_image.jpg


阅读收获:

读完这本书,有几个非常关键的知识点很重要:三十不惑、动力因素、尝试、资源分配、投资未来、家庭文化、“破窗”效应等;但让自己有效尤其深刻的是知识点是:三十不惑(人生目标)和动力因素。

三十不惑→ 找寻人生目标的思考,
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什么是我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
我该如何评价我的一生?

“动因理论”完美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理想的工作状态是:基础因素 + 动力因素组合,即做自己热爱的事。而现实是要先满足基础因素前提下,再尽量追求有动力因素的组合。(先“吃饱穿暖”,再考虑精神世界富裕)

基础因素是:满足正常生活所需的金钱、地位、安全保障、工作环境等最基本的物质因素,它只能让生活没有不满意,但它不能让生活变得更幸福和满足。【谋生 —— 基础生存层面 】

动力因素是:有挑战性、获得认可、责任感、个人成长。动力因素很少与外在刺激有关,更多的是跟自己的内心和工作的内在状况有关。【价值感 —— 精神层面】

100%的坚持会比98%的坚持更容易。
(在还没有建立起自己强有力的节律系统之前,要严格遵循这一定律,避免“破窗”效应的开启)

动力因素也是每个达到基础因素之后,希望追求的精神世界满足的生活状态,也应该是自己期望的生活方式。

尝试、验证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资源分配和投资未来 → 要做对未来收益很大,做最重要的事,并把资源分配到最重要的事情上

家庭文化 → 做选择时的正确价值行为取向的指导方针/原则【家教、家规】

“破窗”效应 → 100%的坚持要比98%的坚持更容易实现。坚决不让错误的第一次发生

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有非常多值得学习的建议点的,但对动力因素这个观点印象非常深刻。

最近总是会感觉到工作没有价值,做事没有动力,有些一味追求被认可,有挑战的事,但实际上,此刻困扰自己的还是基础因素(薪资和工作环境),动力因素的确重要,但目前首要是要努力调整状态,先解决基础因素上的事情,之后再一起考虑如何获得认可的动力因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