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律是指,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没有办法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获得,即买不来、拿不来、要不来、抢不来,获得它的唯一方法,就是用时间来换。——杨晓霞

关于习惯的书籍已经推荐过好多本了,里面的理念相信大家也看过不少。那么为什么即使知道很多书的内容都比较类似,但还是坚持在推相关书籍呢?因为深知重复的力量

就像作者杨晓霞在《自律 100 天,穿越人生盲点》也提到的,养成一个习惯的唯一方法,就是用时间换,需要不断训练,持续积累。但人总是存在懈怠心理,也常常三分钟热度,而要把这份热度保持下去,需要的就是时常加温,也就是不间断的提醒。

所以今天选取了这本《自律 100 天,穿越人生盲点》,为的就是帮大家温故而知新。这话从何讲起呢?让我们一起往下看看吧。

推荐理由

在执行作者自创的 “OHTT” 方法过程中,作者有两个建议。

一是:建议大家采用记录的方式呈现自己习惯养成的过程。例如用写笔记和拍图片的方式,这也是为了让我们能够看见我们养成的习惯到底是什么样子,从而 “降伏” 住这个习惯。

二是:建议大家做一个 “原则” 的复盘,即对自己一天所做事情,尤其是那些做错的事情,进行复盘完毕之后总结下属于自己的“原则”,用以指导未来的生活和工作,让自己不至于再犯同样的错误。

习惯养成的五个时间阶段分别是:反抗期、不稳定期、倦怠期、适应期和认同期。

富兰克林选取了 13 种需要培养的美德,然后决定一星期只培养其中的一种。

如果你做不到怎么办呢?那就远离诱惑。把棉花糖拿走,拒绝赌博,也就是远离诱惑,而不是挑战自己的 “自控能力”,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我们每天 95% 的行为都是依靠习惯来完成的、《奇特的一生》中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每天清晨把当天需要完成的计划写在清单上…

是不是觉得上述仅摘取的一部分内容感到眼熟?没错这些我们以前推荐的书分别介绍了一些内容,而这本书,基本都概括了。所以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可以帮大家温故,时时提醒再坚持下去。

时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时间是:有效产出的时间,例如讲课、写作、写笔记等时间;二类时间是:学习时间,例如听专栏或者看书的时间;三类时间是:有价值的消费时间,例如有收获的沟通。

“场” 其实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行为线索会刺激你做出特定的行为,第一个来源是别人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第二个来源则为你以前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

很多公司很容易被一些虚荣指标蛊惑,其实这些指标根本不管用。我们想要搞定各种 “虚荣指标”,却忘记了真正要做什么了。每日必做事项就是每天都提醒自己,你人生的核心大指标是哪些。

仪式感有两个作用:第一是让自己迅速静下来;第二是作为触发按钮,开启下一步的事情。这些内容是不是看着眼生了?这就是书里的新颖之处啦,不单如此,还有很多心理学的术语和规律,所以这本书除了能帮助我们想起以前的有用经验,还提供了不少新鲜养分,干货确实不少。

此外,书中很多地方都有示例故事,执行步骤以及问题原因等,为阅读和实践减少了不小难度。

精彩导读

作者自创了 “OHTT” 概念,也就是 One Hundred Days(100 天)、Two methods(2 个方法)和 Three things(3 件事) ,即做人生中最重要的 3 件事,通过记录和复盘这 2 种方法,持续做够 100 天,在这一过程中穿越人生盲点。

每一项内容是不是都是以往我们说过实践过的?作者也进行了相应细化,比如关于怎么开启的指导方法。

一、工具指南
笔记本、三色以上彩笔(彩铅、荧光笔等)、个人三件事所需工具

二、项目指南

1、每日必做三件事
确定 100 天时间内每天都要做的三件事。

2、每日小确幸
记录每天值得感恩的事情。

3、每日时间记录
记录每天的时间都用在了哪里。
4、每日原则总结
复盘每天的错误,总结出一句话原则。
5、每日挑战一件事
让自己每天都能走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

每一项具体如何操作,作者在书中也给出了具体方法和模板。比如给出了选定 “每日三件事” 的 8 个问题参考。

【问题 1】为什么要选择这三件事作为我自律 100 天计划的事项?
【问题 2】这三件事于我而言为什么那么重要?请分别说明。

【问题 3】当我每天都做到了这三件事,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三个关键词来描述。
【问题 4】当你成为这样的人之后,除了你之外,还有谁会受益?

【问题 5】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你那个时候的状态,会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问题 6】如果用一种动物来形容你那个时候的状态,你会选择哪种动物?为什么?

【问题 7】从今天开始,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来完成这三件事?
【问题 8】如果每日三件事你都完成了,你将会给自己什么奖励?

践行 “自律 100 天” 计划时,要做好的四个步骤:

  1. 厘清践行过程中的障碍
    2. 制定解决这些障碍的方案
    3. 按照解决方案持续践行
    4. 复盘总结更优的践行原则

另外作者还针对每一个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障碍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通过查找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这还没完,作者还列出了践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比如执行一段时间后,进入倦怠期,实践解决方案该注意些什么?

作者提出,在践行以上方案的时候,随时用以下问题清单来检查:

  1. 执行计划的节奏是否太快?
    2. 经常采用哪些方式呈现自律计划?
    3. 对于践行完计划后的更好未来,有没有信心?
    4. 我的体能管理有助于精力管理么?
    5. 近一周以来,我的情绪状态如何?
    6. 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赋予了哪些非做不可的意义感?
    7. 评测下处在习惯养成的哪个时期?
    8. 每天专注的时间有多少?

是不是非常详细有用?那么剩下的干货就请感兴趣的小伙伴自行去书中寻找啦了。

好啦,今天的读书分享就到这啦,你该用时光序复盘昨天的任务完成情况,计划今天的安排啦,记得和年度目标关联起来哦。

计划复盘

一、X 月目标

(一)…

(二)…

二、X 周目标

(一)…

(二)…

三、计划复盘

(一)昨日复盘

  1. 制定目标

  2. 时间回顾

6:30-8:00

8:00-10:00

10:00-12:00

12:00-14:30

14:30-16:00

16:00-17:30

17:30-19:30

19:30-21:30

21:30-23:30

23:30-6:30

  1. 昨日收获

  2. 昨日不足

  3. 今日该怎么做

  4. 一点分享

(二)今日计划

  1. 制定目标

  2. 时间计划

6:30-8:00

8:00-10:00(建议先制作 “to do 清单”,然后做需要高度专注的自我投资工作)

10:00-12:00(建议做需要高度专注的自我投资工作)

12:00-14:30(建议日光浴、有节奏的运动、咀嚼和小睡 26 分钟恢复专注力)

14:30-16:00(建议穿插开会、整理资料、发送回复邮件等在主要工作中帮助缓解疲劳)

16:00-17:30(建议利用专注力又有所回升抓紧完成工作)

17:30-19:30(建议通过有氧运动,让专注力恢复到 100%,为晚上做准备)

19:30-21:30(建议利用好大脑的第二个黄金时间,做一些需要高度专注的工作进行自我投资)

21:30-23:30(建议阅读、和家人交流感情等,保障接下来能够有时间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以此恢复专注力为第二天做准备。如果睡前记忆后不再输入多余信息,可以用于记忆)

23:30-6:30

历史文章

工具 | 缓解假期综合症,小而美的年度总结和新年计划不来一份吗
工具 | 定了计划却总是无法做到?那你手机里一定没有这几个 app
工具 | 每天都过的浑浑噩噩?不如试试复盘吧
经验 | 那个做计划又复盘的人,最后摆脱颓废了吗?
分享 | 牛人都是怎么写年终总结的?一招教你搞定 (内含福利)
经验 | 总结 2020,1 年仅实现 40% 目标,我把我一整年的经验教训告诉 2021 的你
定目标列计划,既执行也复盘,一起过有仪式感又收获满满的新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