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的行为造就了我们。因此,卓越不是一种行动,而是一种习惯。 ——亚里士多德

天赋是高频练习与促进人类大脑发育的动机的结合。

决定人能够从笨拙菜鸟变成具备高效行动力高手的不是你的基因,而是你的行动。每一天,每一次练习,都在引导你通往那个不同的未来。
——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目录大纲使用示意: 🔹 → 书中原则原文 🔸 → 自己一句话总结的适合自我理解适用的观点 💠 → 原文中解释性的重要观点

一、创造动机,鼓励精深练习/可以练习

🔹 盯住你想成为的那个人

🔸 坚定自己的目标

💠 点燃内心激情的关键之一在于用你对未来生活憧憬去充实你的“超级偶像”的形象,并且每天不断回放这些画面。

🔹 每天花15分钟“铭刻”技能

🔸 观看、模仿、学习成功者,强化自己大脑链接

💠 密集且高强度观看成功者的表现,循环播放,直到脑海中建立起一副高清的思维蓝图。
有效铭记的关键在于创造一层强烈的链接关系:通过密集的观察和聆听,可以想象自己掌握这项技能时的感觉。

🔹 大胆地、疯狂地像高手偷师

🔸 关注并学习高手细节,如何归己所用

💠 最好的信息来源是行业内的顶级选手们
去关注所有强于我们的表演者,看看他们有哪些地方是值得借鉴的,然后将其为己所用。
“偷师”时,需要关注的是细节,而不是范范的整体印象。要去捕捉具体的事实。

🔹 写下今天的结果,明天的计划和下周的目标

🔸 每日总结与计划

💠 记录自己的日常表现。记录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记录并反思的是什么。
要记录的是今天的结果,明天的计划,下周的目标。要关注自己的成长,以及未来的终身成长。

🔹 主动犯“创造性的错误”

🔸 尝试、突破

💠 不断地“尝试、失败、再尝试”是促进大脑成长并与外界形成新连接的方法。
当涉及天赋开发时,错误并不是真正的错误,而是指引你进步的路标。
每周做一次让自己在工作中害怕的决定。

🔹 清苦的环境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

🔸 集中注意力,艰苦奋斗

💠 舒适的环境会削弱人们艰苦奋斗的行为动机

🔹 培养技能前,要清楚需要的是硬技能还软技能

🔸 针对软硬技能的区分,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

💠 硬技能是指每次都尽可能准确一致地执行某些动作(精确、重复的动作),即机器人可以替代的工作。【硬技能的目标是精确、可控、始终保持一致】
软技能是指那些能通过多种途径取得理想效果的技能,学习软件时无须只遵循某一个方法。

🔹 培养硬技能,像木匠那样去重复

🔸 重复/精深练习形成神经网络的条件反射,是基础

💠 初期的重复练习是为将来打基础的
学习硬技能时,应该是可以被精确、清晰衡量的
学习基础之上很枯燥,但悄悄是投入的关键阶段

🔹 培养软技能,像滑雪手那样去挑战

🔸 好奇、挑战、实验,不要担心会犯错,重要的是去探索

💠 要像滑雪手一样,积极进取、充满好奇心和实验精神,总是在寻找挑战自己的新方法。
当练习一项软技能时,需要集中精力反复完成大量的、不同的练习,并获得清晰的反馈。
不要担心会犯错,重要的事去探索。

📌🔹 优先培养硬技能

🔸 人生需要时的硬技能+软件技能的组合,但硬技能是一切的基础条件

💠 优先培养硬技能,因为从长远来看,它是基础,对开发天赋更重要
你可以把天赋想象成一颗高大的树木,硬技能是构成其巨大的树干,大树上端还有一个由灵活的软技能组成的高耸树冠。首先要培育树干,然后再修剪树枝。

🔹 不要相信关于神童的神话

🔸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一场百米冲刺

💠 早期的成功无法有效地预测长期的成功
如果人生早期取得了成功,尽量屏蔽掉外界的称赞,并不断把自己推向可以取得进步的能力边缘。如果没有取得早期的成功,也不要自暴自弃,相反,要把自己初期的努力当作是一次次的实验,不要对自己妄下定论。

二、提升技能,把时间花在甜蜜区

精深练习的关键在于达成目标。这意味着需要稍稍超出目前的能力边缘,把时间话在被称为甜蜜区的困难区。

🔹 找到甜蜜区

🔸 甜蜜区也就是自己的核心动力/目标(擅长的、感兴趣的能力边缘)

💠 舒适区:感觉轻松、游刃有余,虽然在工作,到哪没有为了达成目标而苦苦挣扎的感觉。

甜蜜区:感觉受挫、困难,对失误保持警惕。全身心投入一场激烈的斗争中——就好像竭尽全力伸展身体以实现一个看似很难达成的目标,用指尖轻抚它,然后再朝着目标再次全力以赴。

生存区:感觉困惑、绝望,你被打败了,思维混乱,受到重创并开始胡乱猜测失败的原因。在生存区练习,有时会成功,但这些成功主要还是靠运气。

及时发现错误,并随时改正错误。使正确的神经网络连接牢牢的嵌入到大脑中。

人必须培养一种本能,去追求竭尽全力也只能勉强达到的目标。

📌🔹 完成高质量练习的次数,比练习时常更重要

🔸 付出需要衡量指标,而高质量、效率、进步是衡量付出标准

💠 与其计算练习的时常,不如计算你的目标达成数量和重复次数。

🔹 将技能分解为技能块,从掌握技能块开始

🔸 先从整体出发,由大到小的逐个击破,之后再组合

💠 练习一项技能的正确步骤:
一、将技能分解成技能块

拆解之前要问的自己两个问题 ①、这个技能中我能掌握的最小单位的要素是什么? ②、有哪些技能块与这个技能相关?(目的是形成组合练习,提高练习效率)

二、反复练习某个技能块,直到彻底掌握它;

三、把更多的技能块一个接一个的组合起来

四、把那些已经掌握的技能块组合成更大的块

最后,循环往复。

🔹 每天都尝试完美掌握一个技能块

🔸 每天都要进步一点点

💠 刻意练习的真正本质不是练习,而是要取得进步。(不要把单纯的行动误以为是成就)

设置可实现的最小单位的目标,选择一个自己可以完美掌握的技能块去努力,这个努力不只是进步,也不只是努力,而是始终要达到100%的正确。

要花时间瞄准一个小而具体的目标,然后竭尽全力去实现它。

成功非一日之事。你的进步是建立在一点点的努力,一次次的不但重复之上。

🔹 让奋斗成为一种生理需求

🔸 奋斗让人不舒服,但不劳则无获

💠 涉及到天赋开发时,奋斗并不是个人选择,而是一种本能反应。

🔹 每天都要练习5分钟,而不是每周集中练习1小时

🔸 “日拱一卒”符合人的大脑成长规律

💠 每天练习的好处是,会滋养大脑,让其成长,即使练习只有5分钟;而间断练习会迫使大脑去追赶,达不到成长的效果。

养成一个新习惯需要30天左右。

🔹 把枯燥的练习变成令人上瘾的游戏

🔸 游戏化的练习激发行动动力,随时记录追踪进展/进步

💠 凡是可以被量化的练习,都可以设计成为游戏

🔹 独自练习

🔸 接受一个人时的自己,用嘴冷静无打扰的环境,更好的练习

💠 独自练习的好处;
①、找到能力边缘的甜蜜区
②、培养自律性,因为你无须依赖他人。

🔹 直视错误并立即改正

🔸 养成立即改正错误的习惯

💠 不要畏缩,不要对错误视而不见,直视他们并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问自己下一步做些什么能够提高自己。认真对待错误。

错误实际上是打造新技能的“工具”

精深练习会让大脑转的更快

🔹 用尽可能慢的速度练习

🔸 切勿“急功近利”,要坚持长期主义,做好一件事比做的更快更重要(只针对练习场景)

💠 慢速练习法的目的是,能让我们更清楚察觉自己的错误,进而加以改正

🔹 在你做对的地方做上标记

🔸 反馈,记录下做对的事情强化执行动力

🔹 坚持午休

🔸 让大脑适度放松休息,为下一阶段工作做好准备

🔹 永远把注意力集中在积极的行动上

🔸 正向心理框架:要把注意力放在想要达成的目标上

💠 把注意力放在努力达成想要完成的目标上,如:遇到问题,要把注意力焦点放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非问题有难。

🔹 在精疲力竭之前停下来

🔸 找到自己精力充沛的状态,在精力充沛的时候学习

💠 疲惫是学习的敌人。疲惫会减缓大脑运行速度,引发失误,分散注意力,达不到好的效果。

🔹 比赛后立即练习是最有效的

🔸 完成一项事/比赛之后,不足点会更加清晰的显现,要及时针对不足点进行改进练习

💠 聚焦不足加以改正

三、拥抱重复,把目标埋藏在心底

🔹 拥抱重复练习

🔸 重复练习/刻意练习是提高技能的最强工具

💠 拥抱重复意味着要改变你的思维方式,与其把重复看作是一件苦差事,不如把他看作是最强大的工具

🔹 试图改掉坏习惯,不如养成新的习惯

🔸 把精力放在培养新习惯上,用习惯覆盖旧习惯

💠 养成新习惯,需要慢慢来。因为新的脑回路还没有构建起来,你的大脑仍然想遵循旧的模式,需要通过逐步增加难度来一点点养成新习惯。

🔹 要想学的更深,就要去指点别人

🔸 教别人是让自己掌握知识更快更牢固的方法

💠 当你向别人传授一项技能时,自己也会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一项技能

🔹 培养一项新技能至少需要8周

🔸 培养一项新技能需要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去开发天赋(至少8周,即两个月)

💠 不要过早做出判断,即使没有立即看到进步也要坚持下去,要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时间去开发天赋

🔹 走出瓶颈期最好的方法是努力突破他

🔸 瓶颈期是大脑适应了当下旧的方法,解决方法是要跳出来,找到新的方法

💠 当你能无意识的情况下自动运用一项技能时,就会进入瓶颈期,就会导致停滞不前

走出瓶颈期最好的方法就是努力突破他,需要改变你的练习方法,扰乱“自动驾驶系统”,重建一个更快、更好的脑回路。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加快速度,强迫自己比平时更快的完成任务;也可以放慢速度,以发现之前从未注意到的错误。

未来,属于终身学习者

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

改变命运唯一的策略是你要变成终身学习者。未来需要具备完善知识结构,极强逻辑思考力和高感知力的复合型人才。

阅读建立足够强大的抽象思维能力,获得异于众人的思考和整合能力。阅读必定和终身学习形影不离。

生活根本没有标准答案,你也不能期望过去的经验能解决未来的问题

真正的阅读,应该在书中与智者同行思考,借他们的视角看到世界的多元性,提出比答案更重要的好问题,在不确定的时代领先起跑。


阅读收获:

:::info 接受一个人时的孤独,独自练习。 :::
阅读完这本书,整体感受是他是生活的一本行动指南tips,书中列出了五十多条小原则,大部分是非常值得铭记学习的,但对个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几个原则点是:习惯、精深练习/刻意练习、独自练习

习惯:重复的行为造就了我们。因此,卓越不是一种行动,而是一种习惯。
行动只是一个动作而已,到最后的改变、成长以及成功,都归因于习惯。
要想改掉一个坏习惯的正确做法就是,培养出一个新的好习惯去覆盖掉旧的坏习惯,而一个新习惯的培养需要最少60天,即2个月时间,所以培养习惯需要规划,也更需要时间耐心。

精深练习:精深练习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刻意练习,一件事只有被带着思考练习很多次才会变成习惯,最后也才会发挥其巨大效用。

独自练习:练习时要接受一个人时的孤独,在冷静的环境下更利于个人的思考,带着思考的重复练习会更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