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熬不下去,就读读余华的《活着》 - 图1

作者 | 小婷半清 来源 | 时光的角落(ID:xiaotingbanqing) 主播 | 樊登读书 · 楚翘

如果熬不下去,就读读余华的《活着》 - 图2

✎ 解读预告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樊登读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遇见》

身处荒诞的世界,每个人都该读读余华。

余华的代表作《活着》风靡全球,打动一代又一代读者。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能接受之痛,愿我们都能从中找到力量。

余华因为《活着》而家喻户晓。

《活着》一改以往的血腥暴力风格,余华用平和质朴的文字,讲述了一个悲怆的故事。

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余华未曾煽情,连文字都极其朴素,却能让读者情不自禁黯然泪下。

主人公福贵的身上,几乎凝练了所有人生的苦痛。

有人说,福贵的这一生太苦了。

但任何人的一生,一定是苦难和幸福并存的,就像是福贵,他的苦难中也有很多幸福。

如果实在熬不下去,就读读余华的《活着》。

如果熬不下去,就读读余华的《活着》 - 图3

01 福祸相依,人生没有绝对的输赢

福贵从出生就是地主家的少爷。

他们徐家有着一百多亩地,是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

福贵住着豪门大院,身穿绫罗绸缎,衣食住行都有佣人和长工打理,典型的 “富二代”。

可他偏偏不学好,是一个浪荡子,败家子。

他先学会了逛窑子,又学会了赌钱。

直到有一天,他把所有家产都输了,输给了龙二。

福贵的爹虽然气得要晕倒,但还是决定变卖家产替福贵还债。

一夜之间,徐家一贫如洗。

他们辞退了所有佣人,搬进了茅草屋,换成了粗布衣,生活从天堂跌进地狱。

福贵的爹最终不堪重负,一命呜呼;

福贵的老丈人第一时间接走了福贵怀着孕的妻子家珍;

福贵的四岁女儿凤霞还不懂世事,天真地以为只是换个房子住;

福贵的娘迈着一双小脚,摇摇晃晃地去挖野菜。

为了谋生,福贵不得不拉下脸皮去找龙二租了五亩地。看着龙二住着自己曾经的房子,福贵内心非常不是滋味。

这场赌博,福贵输得一干二净,他凭一己之力毁掉了徐家的所有。

可他没想到,有一天龙二因为阶级问题,被拉走枪毙了。

龙二死之前,还对福贵喊:“福贵啊,我可是替你死的。”

福贵输掉了家产,却赢得生命;龙二赢得大笔财产,却丢了命。

世间没有绝对的输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好事和坏事都是交替发生的,福祸相依。

有时候我们遇见了一个坎,可能是为了以后的某个机会铺路。

放平心态,能享受最好的,也要能承受最差的。

如果熬不下去,就读读余华的《活着》 - 图4

02 世间最大的幸福,就是一家人在一起

落魄以后的福贵开始了农民生活,之前他从未干过农活,只能一点点学习,所以干的特别慢。

值得庆幸的是,有一天离家出走的妻子家珍回来了,还抱着他半岁的儿子有庆。

这一下,一家人就团聚在一起了。

福贵的娘常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

家珍回来之后,福贵干活更有劲头了,一家人虽吃糠咽菜,倒也过得开心幸福。

好日子不长,福贵在大街上被拉去打仗了。

福贵见识了战火纷飞的可怕,体会到了几天吃不上饭的饥饿,还和一个叫作 “春生” 的小伙结下了生死之交。

福贵命大,最终踉踉跄跄地回到了家里。

家还是那个家,可福贵的娘已经死去了,女儿凤霞也因为发烧说不出话了,家珍更是一副疲惫沧桑的模样。

经历了战火纷飞的福贵,非常明白,眼前一家四口还能聚在一起,就是莫大的福气。

林语堂说:

“幸福,一是睡在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三是听爱人对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我们终其一生要追求的,也不过是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可总有些人不懂这个道理,总觉得外界的热闹更重要,觉得酒肉朋友更要紧,却忽略了身边最需要关爱的人。

我们都会遭遇坎坷,当你拥有一个温暖家庭时,外界的一切苦难都可以克服,所有的难题也都能解决,因为你拥有无穷的力量。

如果熬不下去,就读读余华的《活着》 - 图5

03 生离死别,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命运

福贵之后的生活,虽然贫困,但有着一双儿女,还有着贤惠的家珍,也算是幸福了。

可是,命运总是不讲道理,非要把所有苦难都砸向福贵。

儿子有庆长到 13 岁,因为给县长的难产妻子献血,竟然被抽血抽到死去;

女儿凤霞好不容易嫁给了一个合适的人,却又因为难产而亡;

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症,缠绵病榻多年,最终安静离开;

偏头女婿二喜一直都善良能干,却因为一场意外离开人世;

就连最小的外孙苦根,本和福贵相依为命,却因为太饿吃了太多豆子,撑死了。

本来热热闹闹的一家人,最后只剩下福贵一个。

有庆死的时候,福贵决意要大闹一场,他一定让人赔上一条命,可没想到县长就是之前战场上的春生。

看见春生,他气消了一半,不忍心让春生赔上那条命。

之后凤霞难产,偏头女婿二喜干活时遭受意外,这些都是福贵无法阻止无法改变的事。

唯一让他后悔不已的是外孙的死。

苦根跟着他,一直吃不饱饭。那次苦根发烧生病,福贵心疼,就摘了新鲜的豆子煮给苦根吃。

没曾想,一盆普通的豆子对苦根来说都是人间的美食,他就吃撑到死。

生离死别,是我们谁都无法控制的事,也是世间常态。

人活着的必修课之一,就是要学会接受离别。

身边的亲人、朋友,都不可能一直陪着我们,早晚都要面临分别的那一天。

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是我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这是生命的规律。

在经历了悲欢离合、生离死别以后,或许更能教会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

如果熬不下去,就读读余华的《活着》 - 图6

04 活着的本质,就是活着本身

《活着》这本书里,福贵经历了太多了坎坷和磨难。

有些是他自己的错,有些他根本无力掌控。

在身边的家人全都离他而去时,他依然坚强地活下来了,他和一头老黄牛作伴,依旧在田地上耕种,每日迎着阳光和晚霞,活着简单又真实。

余华用这样一部让人心痛的作品,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

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正如意大利哲学家贺拉斯说的:

“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任何时候,不要因为外界的事,随意糟蹋生命。

生命才是世间最宝贵的东西,只有一次,再无重来。

点个「在看」,我们活着,即是圆满。

作者 | 小婷半清 来源 | 时光的角落(ID:xiaotingbanqing),用读书品味世界,用文字道尽冷暖。 栏目主理人 | 徐徐来 排版 | 郑向北 图片 |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音乐 | David Davidson - Brighid’s Blessing

如果熬不下去,就读读余华的《活着》 - 图7

往期推荐

《钝感力》|《非暴力沟通》| 《微习惯》
《自卑与超越》|《被讨厌的勇气》
《不受父母控制的人生》|《学习的格局》
《活法》|《共情的力量》|《窗边的小豆豆》
《老人与海》|《浮生六记》|《平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