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没有动力,该怎么办?

人最怕的就是进入舒适区。

在这个时候,一切按部就班,尽在掌握,看起来有条不紊,但实际上危机就埋在其中。

因为舒适,所以倦怠。

倦怠意味着失去再拼一拼的动力,继而关上了打开世界的门。

今天这篇文章,分享 10 个找回动力的方法。

01、去参加一场行业聚会

你会了解其他人在做什么,他们又进步了多少,自己跟他们有多少差距。——这是点燃自己最简单的方法。

因为,当你发现自己插不上话时,发现自己的骄傲在别人那只是习以为常时,你会愤怒,愤怒自己的无知,自己的狭窄。你还会恐慌,特别是那些聊天参与者比自己年轻,你意识到成长的不够,被替代的可能性就在前方。

愤怒与恐慌,会形成合力,让你从静止转为奔跑。

这时候再配合一个计划,那就形成了自我迭代的新周期。

02、去看一看招聘广告

倒不一定说要离职,而是看看自己的能力与市场需求差多少。

对着岗位要求,评估自己现在的能力,继而找到接下来的提升路径。

03、参加一场同学聚会

人最怕的就是看到与同龄人的差距。

否则为什么这类文章经久不衰:《你的同龄人正在超越你》

但是,文章至少还可以关掉,然后安慰自己:都是无良公众号瞎编的。

但是同学会不一样。那些是跟你熟识的老朋友,有些还是你以前看不上的人。可是现在,他们混得比你好,过得比你好,那种酸爽,恩,绝对会带来火山爆发般的动力。

04、去买一套房

如果软性的压力不够,那就试试绝对的压力。

一个朋友,本来对很多事情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但买了房后马上变了一个人:努力工作,争取升职。

毕竟,每个月的还款提醒不会迟到。

05、离开那些人

那些人总会在你想要努力的时候,跟你说:差不多就行了。

那些人还会在你真正努力的时候,泼冷水:没必要啦,工资就那么点。

他们或许是好意,或许是价值观如此,但是,人总是会被环境影响,无论你多么坚定。

为了让动力可持续,请离开他们。

06、找到那个标杆

他可能是你的前辈,可能是你的同学,也可能是一位同事。

当你想懈怠时,看看他。他可能正在为某个新项目熬夜加班,他可能还在为接下来的工作积极准备,他可能又在开拓成长的第二曲线。

恩,不能输。

07、拒绝 “从明天开始”

明天在大多数时候等于很久以后。

就像男女的感情会消退,热情也是。

趁着有动力,就先行动,至少做了就比没做好。

08、简单化,而非伟大化

在开始的时候,目标总会远大到心跳加速。

可是人不能飞,路只能靠脚步丈量。

所以,在开始的时候,保持克制。

比如想要一天一本书,这不可能。但是一天 10 页书,就坚持更久。

千里是目标,跬步是节奏。把握节奏,才能行稳致远。

09、不要奖励自己太多

看了一会书,就觉得自己付出很多,于是想着一点弥补,于是刷综艺、玩游戏,结果呢,大部分时间也都被玩乐占据。

好的奖励,适可而止。

因为奖励是为了让路走得更远,而不是让自己无路可走。

我个人更喜欢在一段时间的付出后,出去旅游。在旅行中彻底放松,在回来后又全心投入。

10、找到被赞美的可能

初中时候,我很爱英语,讨厌语文。因为英语某次考了好分数,被老师夸赞;语文考得一般,被老师批评。于是每天花很长时间在英语上,因为知道这个付出会得到鼓励。

我们的很多动力,都来自于鼓励。

所以,如果可能,去找到一个可以收获赞美的领域。

小结

动力的来源有两个:外部和内部

个人经验是,向内求索很难,向外去看则相对容易。

去看看同仁,找到工作内容上的差距;去看看招聘广告,找到自我能力上的差距;去参加同学会,找到自我实现上的差距。

压力不够,就试试压迫。比如买一套房,它会每周通过房贷提醒你,不努力,你将失去更多。

有了压力,那么就要保持住。

离开那些坏的人,他们总会在你想要奔跑时,拉住你,算了吧,没必要吧。

找到那个标杆,他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这告诉你,做这件事,你不孤独。

接下来就是让动力持续下去。

有动力的时候,就马上启航。

启航之后,不要想着第一天就航行太远,你要的是总的距离,而不是一日多少。也不要航行了一会就过分奖励,过分的奖励是反向的风,会把你吹回原地。最好在能发挥自我优势的赛道上,因为这里可以收获赞美,它是更强有力的东风。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你能找到一些思路,走出舒适区,找到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