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埋点

页面埋点应该是大家最常写的监控了,一般起码会监控以下几个数据:

  • PV / UV
  • 停留时长
  • 流量来源
  • 用户交互

统计实现方式有两种:

  • 手写埋点:最常用的方式,可以自主选择需要监控的数据然后在相应的地方写入代码。这种方式的灵活性很大,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工作量较大,每个需要监控的地方都得插入代码。
  • 无埋点:基本不需要开发者手写埋点了,而是统计所有的事件并且定时上报。这种方式虽然没有前一种方式繁琐了,但是因为统计的是所有事件,所以还需要后期过滤出需要的数据。

性能监控

性能监控可以很好的帮助开发者了解在各种真实环境下,页面的性能情况是如何的。

对于性能监控来说,其实我们只需要调用 performance.getEntriesByType('navigation') 这行代码就行了。对,你没看错,一行代码我们就可以获得页面中各种详细的性能相关信息。

监控🚧 - 图1

我们可以发现这行代码返回了一个数组,内部包含了相当多的信息,从数据开始在网络中传输到页面加载完成都提供了相应的数据。

监控🚧 - 图2

异常监控

对于异常监控来说,以下两种监控是必不可少的,分别是代码报错以及接口异常上报。

对于代码运行错误,通常的办法是使用 window.onerror 拦截报错。该方法能拦截到大部分的详细报错信息,但是也有例外:

  • 对于跨域的代码运行错误会显示 Script error.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给 script 标签添加 crossorigin 属性
  • 对于某些浏览器可能不会显示调用栈信息,这种情况可以通过 arguments.callee.caller 来做栈递归

对于异步代码来说,可以使用 catch 的方式捕获错误。比如 Promise 可以直接使用 catch 函数,async await 可以使用 try catch

但是要注意线上运行的代码都是压缩过的,需要在打包时生成 sourceMap 文件便于 debug。

对于捕获的错误需要上传给服务器,通常可以通过 img 标签的 src 发起一个请求。

另外接口异常就相对来说简单了,可以列举出出错的状态码。一旦出现此类的状态码就可以立即上报出错。接口异常上报可以让开发人员迅速知道有哪些接口出现了大面积的报错,以便迅速修复问题。

Vue.js

异常监控

errorCaptured

类型 (err: Error, vm: Component, info: string) => ?boolean

当捕获一个来自子孙组件的错误时被调用。此钩子会收到三个参数:错误对象、发生错误的组件实例以及一个包含错误来源信息的字符串。此钩子可以返回 false 以阻止该错误继续向上传播。

你可以在此钩子中修改组件的状态。因此在捕获错误时,在模板或渲染函数中有一个条件判断来绕过其它内容就很重要;不然该组件可能会进入一个无限的渲染循环。

errorHandler

  1. Vue.config.errorHandler = function (err, vm, info) {
  2. // handle error
  3. // `info` 是 Vue 特定的错误信息,比如错误所在的生命周期钩子
  4. // 只在 2.2.0+ 可用
  5. }

指定组件的渲染和观察期间未捕获错误的处理函数。这个处理函数被调用时,可获取错误信息和 Vue 实例。

从 2.2.0 起,这个钩子也会捕获组件生命周期钩子里的错误。同样的,当这个钩子是 undefined 时,被捕获的错误会通过 console.error 输出而避免应用崩溃。

从 2.4.0 起,这个钩子也会捕获 Vue 自定义事件处理函数内部的错误了。

从 2.6.0 起,这个钩子也会捕获 v-on DOM 监听器内部抛出的错误。另外,如果任何被覆盖的钩子或处理函数返回一个 Promise 链 (例如 async 函数),则来自其 Promise 链的错误也会被处理。

错误追踪服务

SentryBugsnag 都通过此选项提供了官方支持。

参考

【1】前端面试之道
【2】Vue 的异常处理机制
【3】Vue.js API
【4】vue+sentry 前端异常日志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