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周刊.png



摘要: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美?这些东西其实并不遥远。艺术,就像人生;人生,也是一门艺术。
归类:#美学


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美?美,有标准吗?如何欣赏美?如何创造美?

每个人都喜欢美好的事物,厌恶丑陋低俗的东西。但是,生活中也有不少“美盲”的存在。朱光潜先生的《谈美》,通过比较亲切、自然的语言,介绍了有关美学的基本内容和其独到看法。我认为,这本书是每个人必读的美学读物,尤其是中小学的教师。

朱认为,中国社会问题不完全是制度问题,大半是由于人心太坏。人心之所以坏,就是认为人们“未能免俗”,“俗”就是缺乏美感的修养。如要洗刷人心,就需要从“怡情养性”做起。

艺术,就像人生;人生,也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


🌵 | 美学大师朱光潜

image.png
朱光潜(1897年9月19日—1986年3月6日)
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中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主要编著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G.E.菜辛的《拉奥孔》、G.W.F.黑格尔的《美学》、B.克罗齐的《美学》、G.B.维柯的《新科学》等。


🌵 | 真、善、美

美与丑,有评判标准吗?恐怕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东西。同样一件事物,你可能觉得美,但是我可能认为丑。

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一人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但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景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古松的面目。

古松,就是古松,因为观看者的不同,所见之景也就不同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色彩

一位木商,一位植物学家,一位画家,同时看见这棵古松,他们的感知是不同的。

木商会想:这棵古松的木料值多少钱?
植物学家会想:这是一棵叶为针状、四级常青的显花植物。
画家会想:这棵古松苍翠劲拔,有着盘曲如龙的线纹以及高昂不屈的气概。

可见,物象的形象随着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物象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天生之处,便是客观;人为之处,便是创造。

所以,要有发现美的眼镜,才能看见美的事物。

木商、植物学家、画家,体现出三种态度,分别是:实用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和美感的态度。

image.png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这是人们的最低需求。动物的本性首先就是要活着,所以看待一件事物的时候,首先就会想其到底有什么用?一件事情是否有意义,大半都起于实用。

在实用的态度里,人们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

在许多人看来,衣服就是用来穿的,饭就是用来吃得,女人就是用来生孩子的,除此之外,便寻不出其他意味。

中国的美食非常发达,罗马的数学哲学甚是精妙。但是,如果你整日在家里研究几何,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什么等于 180°,你的“中国式传统”大爷就会问你,这东西能当饭吃吗?如果你整天在家里弹琴作画,搞一搞装置艺术,你的“中国式传统”二大爷就会问你,这东西能当饭吃吗?

jpg.jpg

如果一个人,只能看到一件物品的功用,那么他该多么无趣啊!

image.png

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它是纯粹的,客观的,理论的。

在科学的态度里,人们注意力偏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注意抽象思考。

image.png

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它是感性的,情绪的。

在美感的态度里,人们注意力偏在事物本身的形象,注意直觉感受。

image.png

我们不能仅仅拥有哪种思维,或哪种态度,而是要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例如,拿“实用主义”来说,美是最无用的东西,一不能蔽体,二不能饱腹。

人性本来就是多方面的,人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不仅仅会有身体上的需要,也会有精神上的需要。真善美三者都具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


🌵 | 无所为而为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人们的行动都是“有所为而为”,也就是为了达到某种实用目的才会有所行动,是受环境需要所限。

但是,美感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不受环境需要所限。

image.png

人总是对自己还没有得到的东西感兴趣。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家花”都不比“野花”香。例如,我们旅游的时候,肯定会去一些自己没有去过的地方玩。

我们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难免会觉得此地没有趣味。人经常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

因为我们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对一个地方过于熟悉了,就难免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去评判此地——学校离家太远了,送孩子上学很麻烦;楼下就是商业街,晚上太吵了;等等。

情人眼里出西施,两个人刚刚在一起的时候,还不完全了解,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做不完的事。但是,时间久了以后,感情就变淡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们开始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另一半了——他没车没房,以后生活怎么办?她好吃懒做,以后什么都不会干怎么办?所以,人们开始出轨,开始寻找新的“美”的东西。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总是从实用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其实,要见出食物本身的美,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出来,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总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必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在一个崭新的环境,我们还认不清事物的实用意义,事物还没有变成实用的工具,所以我们更容易发现它们本身的美。

儿时吃过的苦,犯过的尴尬趣事,时过境迁之后可以当作故事来谈,就是因为当时和实际人生的距离太近,到现在则和实际人生的距离较远了。

所以,要发现美,懂得美,让情感保持热度与新鲜,就不要把利害认得太真,要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人生世相。

艺术需要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美也是如此。


🌵 | 快感与美感

很多人,总是将“美感”与“快感”混为一谈。认为“快感”就是“美感”。男人看见美丽的女子,产生性冲动,认为这就是美感,其实不然。

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是建立在实际需求之上的。口渴时要喝水,喝到了水,就满足了快感,那么喝水是美的吗?天冷时要加衣服,加了衣服就获得了快感,那么穿很多衣服是美的吗?

所以,“快感”与“美感”并不相同。


🌵 | 移情与联想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认为鱼是快乐的,是因为其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了鱼的身上。这,叫做“移情”。

我们感受旁人的心情和知觉,都是拿自己的知觉和情感来比拟的。严格来说,我们只能直接地了解自己的心境,无法直接了解他人的心境。对他人猜测,都是通过“推己及物”、“设身处地”等方法实现的,也就是同理心。

image.png

放到美感的发掘上,移情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转嫁到外物身上,让外物也具有同样的情感。例如,我们在高兴时,看见大地山河仿佛都在扬眉带笑;我们在悲伤时,看到风云花鸟,都觉得其是在为自己叹气凝愁。

从理智的观点来看,移情作用是一种错觉,是一种迷信。但是如果没有移情,那么不但没有艺术,甚至连宗教也无由出现。艺术和宗教都是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把人和物的距离以及人和神的距离都缩小。它们都带有若干神秘主义色彩。

同理,我们在看到黄昏日落,鸦鹊南飞时,总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这就是联想的作用。看到甲,想到乙。

我们的意识是在不停进行的,那么联想也是在不停进行的。

联想是以旧的经验诠释新的经验。如果没有它,知觉、记忆和想象都不能发生,因为它们都是根据过去经验而产生的。


🌵 | 艺术与游戏

很多人认为艺术是一件高深莫测的东西,其实不然,艺术就像游戏——从某种方面,可以这么去理解。

欣赏和创造的距离并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远。欣赏之中就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寓有欣赏。

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游戏之中就含有创造和欣赏的心理活动。不是人人都是一名艺术家,但是人人几乎都玩过游戏。

小时候,我们看见电视里有人骑马,便会拿着扫帚当马骑,想象自己奔驰在田野上的感觉,并喊着:驾!驾!跑快一些!拿扫帚当马,就是一种欣赏与创造性活动。

image.png

可见,游戏与艺术有几分相似之处:

一、游戏和艺术都是把所欣赏的意象客观化,使之成为一个具体的情境。小孩子将马,具象为扫帚,就是一种客观化。

二、像艺术一样,游戏是一种“想当然耳”的勾当。孩子在拿扫帚当马骑时,心里是忘我的,他认为扫帚就是马,他聚精会神,全然不知自己是在游戏。成人再难从这种游戏中找到乐趣,就是因为我们在游戏时过于郑重,不再专心,不再认真。

三、游戏和艺术都带有移情的作用。成人总是把人和物划分的过于清晰,把想象和实际分的很清楚。但是儿童心中对于这种分界是模糊的。所以孩子拿个积木就可以当作奥特曼,拿个木块就可以当卡车,玩得不亦乐乎,成人则不行。人越老越无法移情,想象与实在之间的隔阂就愈深。

四、像艺术一样,游戏是在现实世界外再造一个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不管是骑马,还是枪战,都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亲身参与的,所以人们会创造出种种游戏来弥补现实中的缺陷,让自己快乐高兴。艺术也是如此,通过文字、画面、音符等,帮助人们摆脱现实世界的缰锁,跳出到可能的世界中去避风息凉。

所以,孩子,就是伟大的艺术家。

艺术与游戏也有几点不同:

一、艺术带有社会性,而游戏不带有。孩子在游戏时只是图自己一乐,并不需要借此来博得旁观者的同情和赞赏。二是树不仅仅要表达自身的需求,还要让其他人可以与之共情。

二、游戏没有社会性,只顾把所欣赏的意象“表现”出来;艺术带有社会性,还要进一步把这种意象传达与天下后世,所以游戏不必有作品,而艺术必须有作品。孩子骑累了以后,把扫把一扔就完事了,便再无留恋。但是艺术家对于作品会非常珍惜。

三、艺术需要研究表达技巧。艺术家为了使作品可以传递出情感,就必须研究表达技巧。


🌵 | 想象

艺术和游戏,都是通过想象建立起来的空中楼阁。

想象有再现的,也有创造的。但是,一般来说,想象大半是再现的。

但是,只有再现的想象无法创造艺术。艺术既然是创造的,就要有创造的意象。创造的意象也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将已有的意象重新配合。

image.png

以上在说到艺术时,都提到了“意象”。也就是说,艺术的表达需要具像化,艺术不同于哲学,最忌讳抽象。抽象的概念在艺术家的脑里都要先翻译成具体的意象,然后才能表现与作品之中。具体的意象才能引起深切的情感。

比如说“贫富不均”一句话入耳的时候只是一笔冰冷冷的总账,杜工部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才是一幅惊心动魄的图画。

思想家往往不是艺术家,就是因为其不能把抽象的概念翻译为具体的意象。


🌵 | 情感

没有情感的艺术,称不上艺术。

在艺术作品中,人情和物理要融成一气,才能产生一个完整的境界。

艺术的任务时在创造意象,但是这种意象必定是受情感饱和的。情感或出于己,或出于人,诗人对于出于己者须跳出来视察,对于出于人这须钻进去体验。

主观时,要能够“超以象外”;客观时,要能够“得其环中”。


🌵 | 有规则,但不要拘泥于规则

古时的诗人,最初时都无意于规律而自合于规律,后人研究他们的作品,才把潜在的规律寻绎出来。

从历史上看,艺术的前规大半是先由自然律变而为规范律,再由规范律变而为死板的形式。

不仅是艺术是这样,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刚开始做成的事情,可能并没有规范可以依照,但是人们会从成功的事情中总结出规范和依据,在之后的事情中进行复用和参照。之后,这些规范便慢慢成为了死板的教条。

创造不能没有格律,但是只做到遵守格律的地步也绝不足与言创造。

古今的艺术大家基本上都是从格律入手的。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是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

后来,这些艺术大家都做到了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从束缚中挣扎出来,自由创作,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

创作、做事,要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


🌵 | 注重基本功

各种艺术,各行各业都有其基本功,也就是独有的筋骨技巧。

想要学习一门艺术,就先要学习它的筋骨技巧。

拿画画来说,此时我心里想到了一个十分美好的景色,但是我无法将其画出来,因为我的手不听我的使唤,我想画一条直线,但是画出来的却是七扭八歪的。

所以,穷究到底,艺术创作要能够手能从心,不仅能够欣赏美好的意象,还要能够支配筋骨的活动。

怎么支配筋骨呢?全在有练习与没有练习


🌵 | 模仿

学习一切东西,刚开始都源于模仿。

还拿写字来说,刚开始写字的时候,进行描红,其次是写印本,再次是临帖。通过临摹,逐渐形成写字的感觉,找到字的结构与章法。

所以,做事的开始离不开模仿。但是,做到模仿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只做到这步功夫就停止,都不足以言创造。

创造是旧经验的新综合。旧经验大半得于模仿,新综合必自出心裁。

我当时上小学的时候,有一篇叫做《我的“长生果”》的课文,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我记得非常清楚: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创造不能没有模仿,但是只有模仿也不能算是创造。

image.png

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语,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语,固不能有创作;只有诗人的妙语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及创作亦难尽善尽美。

匠人虽比诗人身份低,但亦绝不可少。


🌵 | 多数人的努力还不足以谈天赋

如多人拿天赋当做逃避的借口。聪明人说,我有天赋,我干什么都能成,我现在先不用去下功夫。蠢人说,我没有天赋,所以我即使做了也成不了。

虽然天赋很重要,但是个人还有努力的余地。牛顿曾说过:“天才只是长久的耐苦。”

但是平心而论,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不足以谈及天赋问题。


🌵 | 灵感

灵感,是最容易显示出是否有天赋的地方。

很多人头悬梁,锥刺股,想破头颅做出来的东西,有的人灵机一动就想出了大概的方向。

但是,其实灵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基于平时努力而植根于潜意识中的。灵感,就是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与意识。

image.png

还是拿写字为例:我们在刚刚练习写字的时候,每天都可以觉得自己在进步。但是过了几个月,却发现自己的字写得越来越丑,进步突然就停了,瓶颈期了。但是再过一段时间,又会觉得自己突然一下就进步了。

一切脑力的工作,不一定非要是一直在“干活”。其实停下来的时候,潜意识也是在活动的。所以,灵感的培养不一定限于读书,只要留心,处处都是学问。

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它虽是突如其来,但却不是毫无准备


🌵 | 艺术与人生

完美的人生,应该是真善美的均衡发展。

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便也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没有创造和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懂得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得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我们每个人都要活出自我,活出品味。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不要让自己成为俗人和伪君子,这两种人最不艺术。

美,无处不在,我们要学会发现,也要学会创造。

不要着急,细细品味。

“慢慢走,欣赏啊!”


**参考资料
[1] 朱光潜.谈美 [M].三联书店,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