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周刊.png



摘要:本期聊一聊练习、教育与焦虑。


🌵 | 聊一聊 10,000 小时定律

想必大家都听过一万小时定律,这是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定律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大师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如果想成为某方面的专家,至少需要 1 万小时的学习时间。如果按照每天工作 8 小时,每周工作 5 天来计算的话,那么要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 5 年。当然这也都是基于理想的情况,真实情况肯定要大于 5 年。

但是一个人的工作年限又有多少年呢?一个现代人从 20~25 岁开始工作,到 60 岁,也不过是 35~40 年。一个行业又可以火爆多少年呢?以互联网行业为例,中国互联网发展至今不过 20~25 年的时间,很多人从这个行业刚刚兴起时便进入到这个行业里,十几年的时间,这个行业就逐渐饱和了,于是人们又需要学习与提升一项其他技能。

目前我们的教育模式依旧是基于工业化之下的制式教育,很多年我们只学习一类学科——我们的专业课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提出了一专多能的“T”字型人才模式,到现在“T”字型人才模式仿佛也不够用了,随着行业的起落,人们开始需要掌握第二技能了,也就是“π”字型人才模式。那么再往后是不是需要发展为 “卅 [sà]”字型人才?“卌 [xì]”字型人才呢?如果按照一万小时定律的话,我们能够掌握那么多技能吗?并且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需要成为一个行业的专家,而只是需要掌握基本的技能即可。对专业技能要求特别高的工作,我们可以找更专业的人来完成。但是在日常工作当中,一般情况下我们所需要处理的任务并没有那么高深,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很多只是需要某领域最基础的技巧,例如:用 PS 给图片突出一个背景,用 python 写一个文件排序脚本,用 PR 剪辑一个视频。所以我们只需要掌握可以解决这种一般性问题的方法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掌握多么高深的技巧,也不需要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那么掌握一个领域的基本技能需要多少时间呢?比如你要学会滑雪、扔飞盘等等,肯定不需要训练一万小时。学习也存在边际效应,在刚开始时进步会非常快,但是越到后面就会发现越难提高。就像考试一样,一个人从 40 分提高到 60 分是相对容易的,但是如果要从 96 分提高到 98 分,即使是只提高两分,也是非常困难的。

如图所示,很多人只是想知道掌握一门技能的所需时间的临界点是多少?

组合 40 (1).png

有一篇 TED 里曾经讲到:学习一项新的技能,从零到入门,基本上只需 20 个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这个演讲者只用了不到 20 个小时便学会了用尤克里里来弹奏一首歌曲。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我们学习的内容不一样,所需要耗费的时间肯定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要学会使用打印机,肯定不需要用 20 个小时的时间;但是如果要学会数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比如微积分,20 个小时的时间可能还不够用。所以 20 小时只是一个大概的区间。

所以,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我们并不需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只需要规划好所需学习的内容,并且专心地、持续地投入几十个小时的时间,就完全可以掌握这门技术或知识的基本内容,并且可以将它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让自己也变成一名“斜杠青年”。


🌵 | 聊一聊制式教育

我们没有人对现在的教育模式感到满意,但是又不得不去接受。

如今我们的教育模式依旧是基于工业化所发展出来的,是一种制式教育。什么叫做制式教育呢?就是以标准化流程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有固定的课本、标准的答案、一样的大纲,教育,将人当作产品一样进行标准化、大批量化培养。

制式教育是工业时代和城市化时代的产物。那个时代,人需要与工业流水线和城市之间建立联系,所以必须学习一定的专业知识,就像卓别林《摩登时代》里演的一样,工人必须训练得可以与机器进行配合,按部就班地进行工作。这就需要对人进行一定的标准化培养,也就是制式教育。

src=http___xiamen.antliepin.com_data_upload_ueditor_20181026_1540526412476473.gif&refer=http___xiamen.antliepin.gif

制式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非常规范、非常具有标准性。但与此同时,通过这种标准化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他的创造力是比较缺失的。并不是说人本身没有创造力,而是这么多年的教育模式,导致人们的心智模型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人们不再敢于去天马行空地想象,而是下意识地寻找一个标准答案、标准思路以及标准模板。儿时的孩子还是比较具有想象力的:我们画的树可能都是像五根手指一样,从一个地方开始分叉;我们画的天空都是蓝云和白天,并不是蓝天和白云;我们画的车可能飞在天上;我们画的鱼可能也没有生活在水里……然而这些想象力都一点点地被这种符合工业化和城市化所需求的制式教育模式所磨平。鱼必须生活在水里,植物必须生长在土上,汽车也不能飞起来……但是社会的发展恰恰是多样的想象力推动的,如果连想都不敢想,那么怎么有未来呢?

image.png
image.png

人,被按照某种单一的、标准化的知识体系塑造出来,从人力资源变为人力资本,从一个人变为一颗螺丝钉,为资本不停地拼装更多商品。

但是,人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性动物。当人一直被这种一元的、单一的、为工业社会和城市化发展所服务的、工具的、教育塑造着,人自然就会进行反抗。但是当个体无法违抗权力的游戏时,人就会选择躺平。

我们学生时代所学那么多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呢?只是为了让人获得一个学历的证明吗?学生时代仿佛就是一本本教材,一次次考试,以及在面对竞争压力下寻找出的各种解题技巧。学习逐渐变了味,不再是武装自己的大脑,而是变成了试卷上的数字。于是学生开始投机取巧,我也是这样,有谁又不是呢?比如,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并不是去真正地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去寻找各种蒙题、猜题、凑题的技巧:网上盛传的三短一长选最长,三长一短选最短;英语高考完形填空的答案总是 5 个 A,5 个 B,5 个 C,5 个 D;语文阅读题的答题模板;历史大题的答题模板,等等。我们一直在去寻找各种各样的解题技巧,而不是真正的去学习课本上的知识。那么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放到工作上,也会惯性地去寻找各种搪塞问题的技巧,而不是真正地去解决问题,总是想用最容易的方式掩盖问题的本质。“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这种偷机取巧,给人们心智所带来的影响并不能在短期改变。这种在长期训练下形成的心智模型,使人们开始习惯在面对问题时,寻找各种投机技巧。

拿创业来说:很多创业者其实是为了创业而创业,为了创业去想出一个看似还说得过去的点子,然后去想方设法地使自己公司的财报和增长曲线变得好看,从而去忽悠投资人。这种方式可能在第一轮和第二轮时,骗来一些投资。但是从长期来看,因为创业的点子是不够合理的,所以在后期的发展上就会比较吃力,最终导致创业失败。看似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创业活动,并且也融了很多钱,但其实这种投机取巧的思维方式不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金钱、精力,也浪费了投资人和合作伙伴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事情的结果并不会给自己和身边其他的人带来任何正向收益。

高中时期,我几乎没有学过语文知识,而是靠着一点解题技巧和背一些作文案例来应付考试的。而如今,当真正想自己写一些东西时,才发觉自己的语文功底是多么缺失。所以,内心觉醒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如果自己没有真正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那么学习其实都是被强迫的,再加上考试这种以成绩论英雄的验证模式,学生们就会非常自然地去寻找各种投机方法以及解题技巧,从而人们开始厌倦学习,开始违背学习的初衷。

这几天高考,有同学押中了高考语文题目,上了热搜,这对他在某种方面确实是一件好事,但在某种方面可能也是一件坏事。投机取巧一旦成功一次,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心智模型,以至于在未来的很多事情上,会下意识地去寻找这种“技巧”。

Vol.5 | 练习,教育与焦虑_思维周刊_第 5 期 - 图6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有一篇文字下乡的描述:“城市人觉得乡下人不懂知识,‘笨’,而城市人去了乡下,却连各种农作物都不认识,这不也是一种‘笨’。”

我们在职业选择或者是专业选择上,总说要选择自己真正喜爱的事情、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不要随波逐流,看见别人选什么我们就选什么。但是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时代的绝绝绝大部分时间都被这种制式教育占据着,人们很难去发现自己真正喜爱的东西。于是很多人就会觉得,自己这么多年学的东西一点用都没有,纯粹是在浪费时间。目前教育模式这种“填鸭”多,思考少的特点,很难让学生学会如何深度思考。教育不应该只包括语数英史地政, 而更应该包括如何思考。

拿高考志愿填报来说,很多同学在报考专业时,根本都不知道大学的每个专业所要学习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个专业未来可以从事的方向有哪些?稀里糊涂的志愿填报,导致了毕业大学生“转行”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这是正常现象吗?我认为不是,如果是正常现象,这么多年上学学了些什么呢?

退一步来看,其实这也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因为高中对于老师和学校的评价,是拿学生的高考成绩、升学率来评判的,这是一种基于短期视角下的评判模式。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个学生未来 10 年、20 年的发展轨迹。人性总是这样的,动物出于对自己的保护,总会选择比较容易的事,避难困难的事,注重眼前的、可预见的短期利益,选择忽视长期利益。短视并不可耻,这是动物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机制,但是人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万物之长,应该努力避免短视行为。

平庸的马路是拥挤的。正是因为大多数人会选择做比较简单的事,那么从事这些行业的人数就会很多,竞争也会很激烈。与之相反,正如华大基因的董事长尹烨说的:“成功的道路真的不拥挤,因为没有几个人能走下来。”这句话的背后,也透露出了一种“原则”,要么卷到底,要么从一开始就别卷。

什么是困难的事呢?古时,人们可能觉得会识字、写字就非常困难了;近代,人们可能会觉得使用计算机比较困难;到了现代,人们可能会觉得掌握数据、基因知识会比较困难。但是社会依旧会不停往前发展,我们的下一代人一定会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

不管如何,当一项知识成为社会发展必须跨过的鸿沟时,不管它现在多么艰难,未来都会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与过去相比,我们现在不都会写字了吗?未来编程、基因可能成为每个人都具备的一项技能。但是仍会有顶级的技术大牛,就像初级技工和高级技工一样。

拿识字来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国民识字率不足 7%;《清代教育及大众识字能力》上的统计是男性为 30% 到 40%,女性 2% 到 10%。其标准是:能计算数目,写简单的信函,不受人期蒙。因为识字率和写作能力的普及,才让人觉得写作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试想 180 年前,有一个穷秀才在“知乎”里的提问:未来写作会不会成为一个人人都有的能力,从而识文断字的人才将会失去虎口的营生? 当一项技能成为社会发展必须迈过去的一道门槛时,那么不管它现在多么困难,看起来如何稀缺,将来都会成为像吃饭喝水一样的能力。1

所以,什么是好的教育模式呢?我们每个人好像都知道,但是好像又都不知道。每个人心中的标准不同,可能这种不同就是最好的模式。


🌵 | 聊一聊焦虑与不确定性

从经济学的角度思考,人做出决策总会出于两个角度的考虑:我将要付出什么(供给)?我能够得到什么(需求)?并且交易只有在获利的时候才可能发生,所以当人们无法获利时,“不佳心情”就会产生。

为什么现代人会越来越焦虑了呢?人们的焦虑,来自于「未知」和「不可控」。如果未来可以预测,并且可以控制,那么还会焦虑吗?

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竞争的加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人们生活的本地性开始被破坏,竞争的压力不仅仅来自于自己的周边,更来自于世界的四面八方。过去,由于资源流通的闭塞,一个村子可能只有一个工程师,这个工程师一直会有活做。但是,随着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其他村落、其他城市,甚至其他国家的工程师也会跑到村子里来抢活。于是,竞争加剧了。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职位何时会被别人抢走,又会有什么新技术、新要素出现,让自己的一技之长变得一无所用。引用当代非著名脱口秀演员徐志胜的话:“年轻人的机会是无限的,但是年轻人也是无限的。”

全球化的发展,带来变量的增多。刘擎老师说:“在传统生活当中,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有限的、比较小的空间中,具有鲜明的本地性。人们熟悉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影响自己生活的那些要素,我们叫‘变量’,包括你的物资的来源、人员的交往、信息的来源等,这些变量都不太多,也不太远,更不太复杂。人们能够大体把握自己的命运,因为影响你生活的变量少,你大体能够了解。”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信息的流动性、资源的流动性、人力的流动性,等等,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不可预测,所以生活就多了许多失控感,人们无法再按照自己已有的习惯和心智模型很好地生活下去,恐慌与焦虑由此而生。

红利退去,新要素不知何时出现。人性总是安于现状的,当现状和可预期的状况良好时,人的焦虑感就会降低。古时,人们没有太多机会,只要耕好自己的田,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可以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轨迹基本确定,没有什么可焦虑的。几十年前,人们的大部分需求都没有被满足,机会无限,遍地黄金,只要肯干,就大概率可以翻身农奴把歌唱,也没有太多可焦虑的。如今,红利退去,机会不多,新的技术和生产要素何时出现,还是一个未知数,自己的现状也无法满足自己预期的生活,有太多的事让人焦虑。

那么如何减少我们的焦虑感呢?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从供给侧着手,第二个是从需求端出发。

供给侧: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所能从事的事肯定会越来越难。就像我一直说的,现代科学取得一个新的创新,要比爱因斯坦发明一个灯泡难很多。有许多人不同意这个关观点,认为如今发展出一个新的科技,会有很多其他的手段作为辅助,但是爱因斯坦发明电灯时,并没有其他的资源设备去辅助。爱因斯坦在发明灯丝的时候,只有几千种材料可以尝试,哪怕他什么设备都没有,只要多加尝试,就会有很大几率找到比较适合的一种材料。但是现代科学的发展,不止有几千种方案备选,可能会有上万种,十几万种,上百万种……从诺贝尔奖现在逐渐开始多团体奖和终身成就奖,就可以看出来这种趋势——现代科学如果产生一个特别大的进步,是比原来要困难很多的。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在未来有机会的时候才会有能力接住这个机会。

需求端:要降低自己的预期。俗话说“知足常乐”,当你的预期降低以后,即时是同样的收获,也会比预期高时感到更加满足和幸福。人的努力,是为了追求各种效用的最大化,什么是效用呢?效用就是“欲望”,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总是在追求最大化地满足自己的欲望。那么,降低人的欲望,效用是不是就可以更大了呢?

不多说了,更详细内容可见刘擎老师的视频。



参考资料:
[1] 未来编程会不会成为一个人人都有的能力,从而程序员的高薪不再?胖总的回答.[EB/OL].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6982061/answer/984378833
[2] 温铁军.打破制式教育的结构束缚,开启多元宇宙,走向思想的生态化.[EB/OL].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U4y1N7iS?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3fa61b4efc9bf3ed1003d06e116eb8b6
[3] 刘擎.为什么我们这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动荡和充满不确定性?.[EB/OL].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8A4y1d7Gd?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3fa61b4efc9bf3ed1003d06e116eb8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