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se James Garrett 是用户体验咨询公司Adaptive Path的创始人之一。本书是AJAX之父的经典之作。本书用简洁的语言系统化地诠释了设计、技术和商业融合是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全书共8章,包括关于用户体验以及为什么它如此重要、认识这些要素、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以及要素的应用。
用户体验是指“产品如何与外界发生联系并发挥作用”,也就是人们如何“接触”和“使用”它。用户体验设计要兼顾视觉和功能两个方面,并解决产品所面临的其他问题。正确的产品形态不是由“功能”决定的,而是由“用户自身的心理感受和行为”来决定的。任何在用户体验上做的努力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效率,这基本上以两种形式体现出来:“帮助人们工作得更快”和“减少他们犯错的几率”。
作者将用户体验分为了5个层面。这五个层面应该是自下而上建设的。越往上,我们要处理的问题就越由抽象变的具体。每一个层面都是根据它下面的那个层面来决定的。这意味着自下而上的各个层面有“连锁效应”。相邻层面的设计在时间上不应该是割裂的,而应该有一定的重叠,较好的做法是让每一个层面的工作再下一个层面可以结束之前完成。同时也要注意,让任何一个层面中的工作都不能在其下层面的工作完成之前结束。
- 表现层看到的就是一系列网页;
- 框架层在表现层之下,用于优化设计布局,以达到这些元素最大的效果和效率;
- 结构层用来确定不同页面的跳转关系,或者信息的组织方式;
- 范围层定义特性和功能;
- 战略层包括经营者想从网站得到什么,以及用户想从网站得到什么等。
一、战略层
我们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我们的用户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
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分别指向企业内部的产品目标和企业外部的用户需求。结合内外两者,就组成了战略层,也就成为了我们在设计用户体验过程中做出每一个决定的基础。
二、范围层
当你把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转化为该给用户提供什么功能和内容时,战略就变成了范围。
定义项目范围的意义有两点:一是让我们去考虑潜在的冲突和产品中一些粗略的点;二是被定义的产品给了整个团队一个参考点, 明确了这个项目中要完成的全部工作。撰写明确的文档是十分必要的。拥有明确的文档,可以减少很多“拍脑门”的情况,还可以把责任分配得清晰,提高工作效率。除了系统地确定需求外,一些战略目标外的杰出想法可以作为潜在的功能囤积起来,为以后的版本或迭代做基础。有意识地去管理范围,才能使项目是可控的,不论是工作量,工期还是预算方面。
三、结构层
将范围层中的排好序的各个feature组织成一个整体,就是结构层要做的事。在这一层中,功能性产品更关注交互设计,信息型产品更关注信息架构,但两者都强调一个重点:确定各个将要呈献给用户的元素的模式(pattern)和顺序(sequence)。交互设计关注于影响用户执行和完成任务的元素,信息架构则关注如何将信息表达给用户的元素。
四、框架层
框架层是整个三维矩阵中由抽象变得真正具体的一个层面,在这一层主要关注各种独立组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功能型产品通过界面设计来确定框架,界面设计提供给用户做某些事的能力,让用户接触到具体功能;信息型产品通过导航设计来呈现信息,导航设计提供给用户去某个地方的能力;两类都需要做的是信息设计,用来呈现有效的信息沟通,传达想法给用户。
五、表现层
表现层要做的是将框架层得到的逻辑排布进行感知呈现。在这一层,内容、功能和美学汇集到一起来产生一个最终设计,完成其他四个层面的所有目标,并同时满足用户的感官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