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可视化的由来
- “科学计算可视化”
- “数据可视化”
- “信息可视化”:使用计算机支持的、 交互性的视觉表示法 , 对抽象数据进行表示 , 以增强认知。
- “知识可视化”:知识可视化与信息可视化有着本质差别, 信息可视化的目标在于从大量的抽象数据中发现一些新 的见解 , 或者简单地使存储的数据更容易被访问 ; 而知识可视化则是通过提供更丰富的表达他们所知道内容的方式 , 以提高人们之间的知识传播和创新 ( E P p l e r & B u rk a r d , 2 0 0 4 ) 。
- 理论基础——双重编码理论
- 重要原则
- 同时以视觉 形式和语言形式呈现信息能够增强记忆和识别。 该 理论于1986年由aPiv。提出,试图把语言和非语言 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Pla iv (o 198)6 声明: 人类 认知是独特的 , 它在同时处理语言和非语言对象时 非常特别 。 该理论认为 , 语言系统直接处理语言的 输入和输出(以演讲和书写的形式) , 同时充当非语 言对象、 事件和行为的符号功能 ,任何的表征理论都 必须符合这一二重性。
- 三种类型的加工
- 表征性的,语言和非语言表征的直接激活
- 调用性的,通过非语言系统激活语言系统或反过来通过语言系统激活非语言系统
- 联合加工,在语言系统内部或非语言系统内部的表征的激活
- (一个任务可能需要三种加工中的一种或全部)
- 可以看出
- 知识可视化将知识以图解的方式表示出来 , 为基于语言的理解提供了很好的辅助和补充 , 大大降低了语言通道的认知负荷, 加速了思维的发生。
- 重要原则
- 知识可视化的实质
- 知识制品(日常处理的对象:报告、邮件、书刊)
- 认知知识制品
- 对真实物理世界的了解和理解, 通常被简化为“ 知识”
- 内容
- 物理知识制品
- 认知知识制品的表示法。
- 表现形式
- 认知知识制品
- 知识可视化的实质是将人们的个体知识(暂且称为认知知识“ 制品” )以图解的手段表示出来 , 形成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知识的外在表现形式(显性的物理知识制品 ) , 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
- 知识表征
- 知识的外在表现形式,直接作用于人 的感官的刺激材料
- 知识可视化是连接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研究的新的桥梁 , 为计算的知识表征作用于人脑提供了可依赖的方法和手段
- 知识制品(日常处理的对象:报告、邮件、书刊)
- 知识可视化与教育技术、知识工程
- 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赵国庆,2005,开放教育研究,pp23-27,10.13966/j.cnki.kfjyyj.2005.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