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

「玉器:玉琮是良渚文化的典型玉器,后世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之说,认为璧和琮象征着天圆地方,为十分重要的祭祀礼仪用器。」由于玉器在古代人民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古代帝王也用玉做国玺,因此,玉也被称为国之重器。

秦国统一全国.,秦始皇令丞相李斯书其文,孙寿琢其字,将和氏壁制成玉玺,文曰:”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国玺,国之重器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回字纹

回纹这种图案始见于出土距今四千多年前仰韶文化马厂遗址中的陶器上。
回字纹由单体回纹以间断排列的形式组成边饰,有的回纹呈规矩的方形,有的为减笔式回纹,有的回纹以变形手法绘制。入明后,回纹改变其原来独立单体间断排列形式为一正一反两方相连的回纹边饰。明永乐时期,回纹边饰以两方相连为主,同时,又出现一笔环连的回纹边饰。明宣德以后,除少数回纹仍作一正一反的两方相连外,多数回纹呈整圈一笔环连式,并延续至清末。
image.jpegimage.jpegimage.jpegimage.png

回字纹由云雷纹发展而来

云雷纹是青铜器、陶瓷器上一种原始纹饰,图案呈圆弧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线条,以连续的“回”字形线条所构成。有的作圆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云纹”;有的作方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雷纹”。云雷纹是两者的统称。云雷纹多作烘托主题纹饰的地纹,也有单独出现在器物颈部或足部的,有拍印、压印、刻划、彩绘等表现技法。在粤系的铜鼓上,云雷纹是作为主导纹饰应用的,常见密布于鼓面中心太阳纹的周围,象征太阳与云雷共存于天际,这是南方民族对云雷崇拜的一种反映。
image.jpeg

象征意义

回纹是指以横竖折绕组成如同“回”字形的一种传统几何装饰纹样,因其构成形式回环反复,延绵不断,回纹在民间有“富贵不断头”的说法。根据其纹样的特性,人们赋予了回纹连绵不断、吉利永长的吉祥寓意。二方连续的回纹可以呈现出整齐划一的视觉效果,所以它常被用作间隔或锁边图案,而在织锦纹样中出现的回纹通常是以四方连续的形式来进行组合的,俗称“回回锦”。
image.jpeg

古文字学家认为:回字的字形源自于水在流动时产生的旋涡形态。而从“回”字的字体结构来看,水的旋涡形态也与回纹纹样的构成形式相同,两者都是呈现出一种向心回旋的框架结构。汉字的造字规律显示,华夏文明传递信息所采取的方式是模仿大自然并简化形态来进行“意象”的表达,这种象形的思维方式奠定了先辈们在进行纹样艺术创造时的意象化审美观念。
image.jpegimage.jpegimage.jpegimage.jpegimage.jpegimage.jpegimage.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