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主要工作

本文对于要蒸馏的知识进行了重新的定义:

作者:Towse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942461/answer/22203691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 Knowledge Distillation 先是 Hinton 搞出来的,大意是说:小模型在分类的时候,光用训练集里的 one-hot label 不好,因为这种标注把类别间的关系割裂开了。而如果让小模型跟着大模型输出的概率分布去学的话,就相当于给出了类别之间的相似性信息,提供了额外的监督信号,因此学起来更容易。比如说识别手写数字,同时标签为 3 的图片,可能有的比较像 8,有的比较像 2,one-hot labels 区分不出来这个信息,但是一个 well-trained 大模型可以给出。因此,修改一下损失函数,让小模型在拟合训练数据的 ground truth labels 的同时,也要拟合大模型输出的概率分布。这个方法叫做 KD Training (Knowledge Distillation Training)。
  2. 然后 Romero 又搞出了 FitNet,大意是说:直接让小模型在输出端模仿大模型,这个对于小模型来说太难了(模型越深越难训,最后一层的监督信号要传到前面去还是挺累的)。解决方案就是说,不如在中间加一些监督信号。于是训练的方法就是所谓的 hint training,把网络中间的输出也拿出来,让大模型和小模型中间层的输出也要尽量接近,让小模型去学习大模型做预测时的中间步骤。实际做的时候是用两阶段法:先用 hint training 去 pretrain 小模型前半部分的参数,再用 KD Training 去训练全体参数。这感觉就好像是,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做高考题,那么就先把初中的题目给他教会了(先让小模型用前半个模型学会提取图像底层特征),然后再回到本来的目的、去学高考题(用 KD 调整小模型的全部参数)。
  3. 终于进入正题了。之前的文章都是把大模型的输出当成小模型要去拟合的目标,而这篇文章画风清奇地说,不用啊,我不拟合大模型的输出,而是去拟合大模型层与层之间的关系,这才是我要转移和蒸馏的知识!这个关系是用层与层之间的内积来定义的:假如说甲层有 M 个输出通道,乙层有 N 个输出通道,就构建一个 M*N 的矩阵来表示这两层间的关系,其中 (i, j) 元是甲层第 i 个通道 和 乙层第 j 个通道的内积(因此此方法需要甲乙两层 feature map 的形状相同)。

文中把这个矩阵叫 FSP (flow of solution procedure) 矩阵,其实这也是一种 Gram 矩阵,之前一篇很有名的文章 Neural Style 里也有成功的应用:用 Gram 矩阵来描述图像纹理,从而实现风格转换。

主要结构

image.png

image.png

关于使用网络何处的特征来计算內积,这里有这样一段表述:

image.png

计算內积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知识”):

image.png

损失函数

整个训练过程:

image.png

image.png

Lori表示是softmax cross entropy loss,这里是以分类任务为例。从这里的损失来看,使用的GT和GS之间的形状是应该一致的,这也就需要保持block前后的通道数的变化,在教师模型和学生模型中是一致的。

相关链接